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朗读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本诗以南山朱公的遗集为题材,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拘束和对精神追求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疽根蟠阃内,命也可由人。
蜀雪犹坚壁,江风已震邻。
功名拘气数,文字见精神。
仰药临危日,何曾爱此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朱公南山的遗集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深思。第一句“疽根蟠阃内,命也可由人。”表达了功名得失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暗示了官场的险恶和人事的变幻。疽根是指腐病的根源,蟠阃是指官场,意味着功名之路充满了险阻和艰辛。作者暗示了人的一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可能受制于他人的决定。

接下来的两句“蜀雪犹坚壁,江风已震邻。”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坚守精神追求的赞美。蜀雪代表了雪山的坚固和纯洁,江风则象征了风的力量。蜀雪和江风的形象与前两句形成了对比,强调了精神的力量和不可动摇的品质。

接下来的两句“功名拘气数,文字见精神。”则是作者对功名追求的反思。作者认为功名会限制一个人的气数,使其追求的目标狭窄,文字只能表现出一种精神层面,不能完全展示一个人的才华和追求。这里的文字可以理解为文人墨客的作品,而精神则是指内心深处的追求和思考。

最后两句“仰药临危日,何曾爱此身。”则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冷漠和对精神追求的看重。仰药临危日指的是在面临危险和死亡时,人们关注的是药物,而非对自身的关爱。作者通过这句话暗示了世人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忽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南山朱公遗集的思考,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拘束和对精神追求的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功名的反思,呼唤人们应该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超越功名利禄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早年芳誉彻丹霄,此日中台凛百僚。总为霜棱推独坐,更缘风采重三朝。

登龙故溢名贤礼,旋马堪同圣相谣。伫望黄扉资燮理,八荒何地不春韶。

()
池台小雨干,门巷香轮少。
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
何时斗草归,几度寻花了。
留得佳人莲步痕,宫样鞋儿小。
()

曲径花光裛露漙,拥衾争爱夜珠寒。经归法藏禅归海,物外何人不受瞒。

()

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雪含朝暝色,风引去来香。

妆面回青镜,歌尘起画梁。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

朝望双溪,暮望双溪。双溪竟何在,白云白离离。

()
一水如绳,两山如翼,绿野如绣。
松院干霄,筠庄枕浪,揽尽溪山秀。
水南水北,竹舆兰棹,来往月宵花昼。
问人间、天上何处,更寻大围小有。
()

南月惊乌,西风破雁,又是秋满平湖。采莲人尽,寒色战菰蒲。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凭高,增怅望,湘云尽处,都是平芜。问故乡何日,重见吾庐。纵有荷纫芰制,终不似、菊短篱疏。归情远,三更雨梦,依旧绕庭梧。

()
稍稍江上雨,声入窗壁寒。
悄悄舟中人,曲肘自枕眠。
安卧不成寐,起坐浩长叹。
离家日逾百,行路忽已千。
()
寂寂松门竟日闲,更无金锁与玄关。
时人欲识南明路,过得溪来便上山。
()
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
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清露凝珠缀,流尘下翠屏。
妾心君未察,愁叹剧繁星。
()

国工募得费钱多,技尽春游几曲歌。青冢紫台魂不返,琵琶恼断贾婆娑。

()
日日梦长干,真成下碧湍。
雍郊辞鹿隐,钟阜看龙蟠。
百胜傅家学,三司践世官。
谁知弓剑里,曾带腐儒酸。
()

六月如蒸火方老,三伏炎炎挠清抱。閒中雨汗林末悄,忽得禅师祖山耗。

笛材未许龙凤吟,却织双纹惬高卧。卷送西来尤是时,乃似乌薪雪天到。

()
星使南驰入楚重,此山偏得驻行踪。
落花满地月华冷,寂寞旧山三四峰。
()

白玉堂深午漏迟,黄山高处倍相思。人于鹤背腰缠贯,心似蛛丝手论棋。

听雨楼头眠较稳,望云天际立多时。十年万里常为别,独对金台一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