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元代。方回。下邽老子扶黄屋,直上澶州城北楼。辽阳铁骑惊相问,旧日巴东野水舟。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下邽老子扶黄屋、直上澶州城北楼为开篇,接着描述了辽阳铁骑惊讶地询问过去巴东野水舟的情景。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在吴山长文英的野舟上,题写了五首诗。下邽老子扶黄屋,直上澶州城北楼。辽阳铁骑惊讶地询问,旧日巴东野水舟。
诗意: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吴山长文英的野舟和下邽老子扶黄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的热爱。同时,诗中辽阳铁骑的询问,则体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吴山长文英的野舟和下邽老子扶黄屋的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向往。在末句中,辽阳铁骑的询问则给诗中增添了一丝历史变迁的气息,使整首诗融入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沧桑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并通过辽阳铁骑的询问,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首诗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虎丘夜泊。明代。何乔新。千里归帆下玉京,夕阳暂舣阖闾城。沉沉梵宇疏钟吼,渺渺渔村远火明。芳草空馀藏剑处,折杨犹听踏歌声。明朝又鼓吴江棹,遥想家山只数程。
向常侍。南北朝。颜延之。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茶中杂咏·茶舍。唐代。皮日休。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题横山雪浪庵梅花。元代。陈汝霖。罗浮一别暗伤神,月落参横恐未真。今日细看枝上雪,当年曾寄陇头人。孤根占断千花谱,百味空销万劫尘。偶到禅房聊一和,白头憔悴不胜春。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足堂。宋代。王炎。身外成亏万事,人间宠辱百年。丝毫不挂念虑,一榻清风昼眠。
宿姑苏半塘寺赠觉师。明代。龚诩。平生不到半塘寺,今夕方来借榻眠。水绿山青尘外境,风清月白雨馀天。穹碑三复知前事,废业重兴忆老禅。珍重觉师能继武,不教松桧减云烟。
杭州遇朱蓉生侍御 其一。清代。严辰。直谏闻天下,朝阳有凤鸣。履霜防厥渐,见晛绝其萌。此举堪千古,其名震八瀛。休嫌难补牍,祇恐轸皇情。
寄赠吴纯叔藩使督祀太和。明代。皇甫汸。玄宫胜地迥尘寰,先帝崇祠敕楚山。仙吏拜从香案后,衙斋寄在玉清间。瑶篇久秘逢谁识,桂树丛生好自攀。更道襄阳风日近,乘閒一醉习池还。
庆少保户部尚书黄宗豫尊翁八十八寿。明代。夏原吉。人生七十古稀闻,今喜先生近九旬。雪鬓霜髯膺宠爵,云林烟岫乐閒身。达尊不让香山老,硕望宜联洛社宾。他日绘图修故事,肯容樗朽厕簪绅。
沂风亭。宋代。刘仲堪。四楹倚岩壁,一径临烟坞。诜诜讲习罢,济济生徒口。振衣嘉树阴,浴德青江浒。舞咏自忘归,何须在邹鲁。
简胡学士索木芙蓉栽 其二。明代。杨士奇。闻种拒霜遮水槛,春前分乞数枝栽。总知宋玉才情绝,会约花时作赋来。
古剑歌为吴真人作。元代。杨载。閒閒真人藏古剑,敬之如神不敢忽。宾客时来求一观,辄有悲风起仓卒。人言此是金铁精,良工煆炼久始成。动摇天地合变化,摩荡日月含光精。昔年有蛟起江中,口吐烈焰烧长空。下民昏溺上帝怒,雷电往击皆无功。尝持此剑斩蛟首,流血滔滔浸庐阜。传记传闻时既久,不意世间今尚有。吾过下里多恶氛,魍魉魑魅能食人。请君为我绝此怪,一洗宇宙长清新。
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唐代。无名氏。勤劳王室见周公,报赐宜膺曲阜封。兆见维秦符佐命,祥开有魏庆畴庸。申加井赋恩方治,倍衍圭腴赏正浓。一德君臣千载遇,九州四海仰云龙。
沐浴子。宋代。曹勋。新沐莫弹冠,新浴莫振衣。圣人贵同尘,贤者汩其泥。夷齐立骏节,感激歌采薇。子真老谷口,岁晏无苦饥。屈原怀独醒,沉湘谁与悲。渔父随其波,所适安所宜。君看侯门客,饥于纨袴儿。
寄福清林世卿旧契。明代。林文俊。昔年湖上访茅庐,五月扁舟过雨初。旧事怪来连夕梦,故人别后几封书。新迁涵水鸣珂里,何异庚桑畏垒居。我拟官成赋归去,卜邻相伴老樵渔。
南歌子。宋代。秦观。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何期容易下巫阳。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旅中重阳。唐代。司空图。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过张桓侯故居。清代。陈璋。汉鼎三分日,桓侯战伐高。心犹轻马赵,气已夺孙曹。卤莽生何惜,精灵死亦豪。英风留涿鹿,不剪旧蓬蒿。不填故实,自是桓侯,移壮缪不得。
董仲仪来夜郎访死生二首 其一。宋代。王庭圭。雪霾鬼葬山头路,雾失鬼门关外村。不谓故人千万里,忽携书册夜敲门。
送黄给事晖奉使满剌国封王 其二。明代。姚绶。使节随重译,皇仁被百蛮。海天同日月,风土异云山。驿骑孤城外,楼船叠浪间。归将慕华事,敷奏悦龙颜。
岘山。明代。王缜。叔子乃儒生,岘山事游衍。赤心置人腹,不恃威力显。吴境亦晏然,泪堕谁能遣。卓哉古人言,在德不在险。
宴郑协律山亭。唐代。宋之问。朝英退食回,追兴洛城隈。山瞻二室近,水自陆浑来。小径藤间入,高窗竹上开。砌花连菡萏,溪柳覆莓苔。舞席归云断,歌筵薄景催。可怜郊野际,长有故人杯。
读清塞集。宋代。释智圆。立意造平淡,冥搜出众情。何人知所得,后世谩传名。云树饥猨断,冰潭片月倾。如无子期听,绿绮为谁鸣。
奉送泉州守周师改郡赴京。明代。王世贞。露冕闽江惜别迟,莼鲈已慰故园思。曾沾父老攀辕泪,亲领君王保障辞。病间可容长孺卧,政成还与细侯期。它年梦里三禾失,总道功名治郡时。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唐代。白居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僧徒多怅望,宾从亦裴回。寺闇烟埋竹,林香雨落梅。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题马溪寺二首。宋代。程公许。久客愁多雨,清游喜聚晴。云蓝犹独踞,玉岭忽双撑。洞口龙方卧,山腰虎尚狞。方池竟何在,一水至今清。
同赵汝迈漆中甫二太史宿张明成司业东郊别墅。明代。多炡。徙倚步郊坰,西山黯翠屏。春醪曲尘绿,晚饭烛花青。小隐丛生桂,浮踪一聚萍。疾邪焉用赋,甘学古沉冥。¤
雨後极凉。宋代。陆游。金微未壮长,火老尚余烬,可怜茅舍翁,瞑目困藉躏。萧萧得一雨,天气颇清润,岂惟爽襟灵,亦足祛疾疢。浮生日月驶,老死才一瞬。圣贤邈不嗣,利欲以身徇。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闭门君但学,妙理天岂吝。
寄题虎丘山。宋代。释智圆。崛起孤峰号虎丘,奇踪宁与众山俦。月涵秦始剑池冷,藓駮生公讲石幽。招隐未能居绝顶,卧云空欲学前修。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
朱仲文编修还江西,诸公分题赋诗为饯·予适。元代。贡师泰。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夹岸芙蕖红旖旎,满汀杨柳绿纷纭。一杯酒向今朝别,万里船从此地分。他日重来须舣棹,莫教惊散白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