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书事十首

仲夏书事十首朗读

《仲夏书事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其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风吹密树,
古屋隐林隈。
卷画防梅雨,
镌诗惜石苔。

医书邻叟借,
庵记野僧催。
细省仍微笑,
犹胜走俗埃。

译文:
夏日的南风吹拂着茂密的树木,
古老的房屋隐匿在林荫之间。
卷起画卷以防止梅雨的侵袭,
镌刻诗句珍惜着石头上的青苔。

邻居老人向我借医书,
山寺的记忆催促我去参访野僧。
细细品味生活仍然微笑着,
仍然胜过纷扰的尘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仲夏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时刻所感受到的宁静和喜悦。南风轻拂着茂密的树木,使得古老的房屋隐匿在绿树丛中。诗人将画卷卷起,以防止梅雨的侵袭,同时他也珍惜着石头上的青苔,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珍视。

诗中提到诗人的邻居向他借医书,山寺的记忆也在催促着他去拜访野僧,这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灵性的渴望。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琐碎和背井离乡的尘埃,但诗人通过细细品味生活,仍然保持微笑和喜悦,认为这种宁静和满足胜过世俗的纷扰。

赏析:
《仲夏书事十首》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知识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南风、树木、古屋和苔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夏日的静谧和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描绘画卷和石头上的青苔,表达了对艺术和文化遗产的珍视。同时,邻居借医书和山寺的记忆,展示了诗人对知识和灵性的追求。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使得他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微笑和满足。

整首诗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知识和内心平静的独特体验,给人以诗意和思考的空间。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对内在宁静和追求的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筚栗频吹断,经旬敢一行。
巷初投犬吠,市稍贺人声。
家在移前尽,身从定后惊。

()

独处衡门下,慨然思九州。我马苦疲怯,山川多阻修。

丰草被长坂,麋鹿或群游。蔚彼嘉树阴,鸣禽自相求。

()
冷泉亭角坐移时,试看孤峰飞不飞。
峰自不飞人自醉,暮鸦栖了更忘归。
()
一阵春风起,依然故旧情。
墙根霜下草,吾与汝更生。
()
卖菜深村妇,休嗟所获微。
芜菁胜乳滑,莱菔似羔肥。
橐里腰钱去,街头买肉归。
种蔬胜种稻,得米不忧饥。
()

家母素知儿有志,他人却道帝无心。史官兼载非相牾,后世那知费讨寻。

()

又衡云过尽,咫尺湘源,旧游重到。望里平林,怪翠烟如扫。

凤叶凋香,虬枝剪玉,任摧残多少。一曲薰风,等闲翻入,怨琴凄调。

()
当时临际辞黄蘗,或指河南或河北。
英禅此日下中峰,机案曾焚笑仍则。
九包一角惭称瑞,导月观星亦非意。
争似韶阳振古风,半途未肯还希冀。
()
()

木杪云初亮,山前瀑布寒。光辉今夜倍,圆缺几人看。

柳影池心乱,琴声露气漙。含情与谁语,惆怅夜漫漫。

()

笑汝皤然似一公,穷冬相伴胜房空。
三缄口不思援上,九转肠应为热中。
诗咏怀春同少女,礼云当夕称衰翁。

()

水市喧津桥,村店临官路。一棹横孤烟,隔江人唤渡。

()

金汤形胜满秦中,战鼓惊飞北塞鸿。为向崆峒山试道,可能高枕听松风。

()
残水涓涓入野塘,菊花犹放数枝黄。
闷思野步便晴日,病怯冬温喜薄霜。
汤饼煮成新兔美,脍齑捣罢绿橙香。
人间富贵知何得?商略山林却味长。
()

有鸟有鸟名太平,太平时节方来鸣。当今天子神且圣,怪尔日夕无停声。

人言此鸟亦如凤,不向梧桐爱萋菶。上林何树可相依,万年枝上春风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