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杂书二十首。元代。方回。灯花昨夜饶,喜事集今朝。新立蒲萄架,初尝枸杞苗。天清诗眼豁,春暖酒痰消。更复得奇石,数峰昂碧霄。
《治圃杂书二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灯花昨夜盛开,今天是喜庆的日子。
我新搭起了葡萄架,初次品尝枸杞苗。
天空晴朗,诗意如眼明亮;春天温暖,酒痰消散。
我还得到了一块奇异的石头,山峰高耸云霄。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方回在治理花园期间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灯花盛开、喜事举行的热闹景象。他搭起了葡萄架,初尝枸杞苗,表达了对丰收和新生命的期待与欢喜。天空晴朗,诗人的诗意如同明亮的眼睛,能洞察事物的本质。春天的温暖使得酒痰消散,暗指诗人的身体康健。最后,诗人得到了一块奇异的石头,山峰高耸云霄,暗示他在花园中发现了令人惊叹的景观和自然奇迹。
赏析:
《治圃杂书二十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方回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喜悦。诗中通过描绘灯花盛开和喜事集聚的场景,营造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氛围。诗人在花园中搭起了葡萄架,并初次品尝了枸杞苗,这表达了对农作物丰收和新生命的期待。他所描述的天空晴朗、诗意明亮,以及春天的温暖与酒痰消散,表明诗人心情愉悦,身体健康,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乐观。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得到了一块奇异的石头,山峰高耸云霄,暗示他在治理花园的过程中,经历了令人惊叹的景观和自然奇迹,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想象力。整首诗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宋代。王安石。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
相见欢。五代。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留 一作:留人)
十月五日风。宋代。舒岳祥。十月五日风,俗占端可验。常年谁能记,两岁入程椠。去年当此月,初三月未艳。暮下陈村庄,夜投象原店。道边人未眠,山曲灯微闪。时经兵火余,惊问暗窥觇。往扣瓜葛门,炊糜聊属厌。仲叔为猪肝,不辞口腹玷。回思万马惊,心掉舌为舚。恐恐如有追,昧爽踏霰。横山过西田,恶风吹欲阽。萧萧三两家,逋流已先占。怜我是官人,枯薪许分{左木右忝}。时艰无沽户,粗粝得充歉。我行仆忙追,赵坑石排剑。荒蹊陟崇冈,奔湍啮深堑。有坞当中心,纸乡家自赡。主人褐宽博,黄泥补茨苫。邀我劝我留,铺床展伸欠。少妇亦解事,炉中添焰焰。我意自多危,岌岌急风缆。蓐食入雪楼,山深路犹闇。冰柱照层崖,霜花滑断磡。山家喜客来,开门容弛担。翁媪互行酌,畦菜许分盐。此日气颇舒,愁新懽得暂。文叔因饥寒,豆粥怀一啗。劳薪与鍊炭,至此成鍼砭。颇怪少陵妻,粉黛未忘艳。今辰复此日,山庵私酒釅。扫林三日风,纸帘垂襜襜。患难几人全,生存吾已忝。十月五日风,艰难须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