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圃杂书二十首。元代。方回。芍药抽红锐,荼醾缒绿长。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
《治圃杂书二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草繁盛的景象,并通过对芍药、荼醾、蚕、燕、谷雨、茶和墨的描写,传达了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第一句“芍药抽红锐,荼醾缒绿长”通过对芍药和荼醾的描写,表达了春天花草的生机盎然,花苞逐渐绽放,绿叶茂盛的景象。
第二句“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通过蚕和燕的比喻,描绘了农家蚕丝的生产和燕子筑巢的情景,展示了农耕生活的细致与和谐。
第三句“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表达了谷雨时节的深沉和春天的临近,茶香袅袅,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一句“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闲适与安宁,他懒散地磨墨写诗,用拄杖在苔藓墙上作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沉思。
整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为主题,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和安逸的意境。诗人通过自然的观察和感受,将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出郭小园二首。明代。梁有誉。新水斜通浴鹭洲,苍苍孤屿镜中浮。黄花未绽江南景,紫蟹先成水国秋。旧路忽惊芳草合,高台独上暮云稠。郊居岂为栖迟计,堪笑人间沈隐侯。
哭孟寂。唐代。张籍。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高阳台 题小青“瘦影自临春水照”图。清代。宗婉。一种愁容,十分病态,可曾真个痴心。强整新妆,东风独自沉吟。无情有憾谁人见,只一池、春水分明。冷清清,庭院深深,杨柳阴阴。天荒地老寻常事,算人间只有,此憾难平。薄命红颜,枉教占断才名。伤心我亦工愁者,向画中、订个知音。愿从今,卿自怜侬,侬自怜卿。
萧母蒋氏挽诗 其一。明代。杨士奇。结悦来嫔君子室,琴声容易变孤鸾。来时皎皎鸣珰玉,直到泉台似昔看。
龙州(十首)。明代。林弼。林塘幽窈隔桑村,风磴崎岖接石门。雨过茅茨忘赤日,云深篁桂易黄昏。
登峨眉亭。明代。释宗泐。千尺苍崖一小亭,大江东下入沧溟。矶头牛渚从来险,天际峨眉不尽青。南北山川分历历,荆吴樯舰去冥冥。十年兵后重来客,独倚阑干两鬓星。
送张孝廉归吴。唐代。章孝标。吴将勤苦见高科,艺至春官不奈何。想得江南诸父老,因君鞭鞑子孙多。
过夏镇新河有怀先师朱大司空。明代。于慎行。廿载谈经忆旧游,司空勋业此乘舟。人烟尚记河桥夜,渔火重经水国秋。地近徐方多故垒,渠分禹迹总安流。不堪阅代成今古,花树西州涕未收。
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其六。宋代。俞德邻。毁以是为非,誉以非为是。是非自有真,不在誉与毁。誉尧复毁桀,两忘固佳耳。不见缯布纹,眼醉眩成绮。
虎踞城边雁未还,远传歌吹入燕关。十年出佩扶阳印,九命趋归太尉班。
幕府重沾新雨露,鼎门能记旧河山。南曹已隔宾庭履,花满江头鬓渐斑。
铜梁张中丞自上谷入为右司马远承书问因登石头城奉寄。明代。欧大任。虎踞城边雁未还,远传歌吹入燕关。十年出佩扶阳印,九命趋归太尉班。幕府重沾新雨露,鼎门能记旧河山。南曹已隔宾庭履,花满江头鬓渐斑。
曲林歌赠曹君时范十首 其八。明代。顾璘。匡庐江涛不可经,武夷南天空自青。何似三茅近京国,缠联王气会仙灵。
过风门岭。宋代。林景熙。客来自风门,飕飕撼两袖。溪回众峰新,畈绝一岭又。行行春晶微,怪禽啼白书。流年感花稀,古道表松秀。
不寐。明代。刘基。不寐月当户,起行风满天。山河青霭里,刁斗白云边。避世惭商绮,匡时愧鲁连。徘徊怀往事,恻怆感衰年。
湘潭道中即事二首。宋代。刘克庄。傩鼓咚匝庙门,可怜楚俗至今存。屈原章句无人诵,别有山歌侑佳尊。
寄张帝臣时帝臣携家住华山。清代。王又旦。他时货畚似春农,聊就青山策短筇。直豁云烟栖八口,平携鸡犬入三峰。炎天树尚留残雪,静夜人还伴怪松。我去关东空怅望,城头出没碧芙蓉。
访冯次冈林塘幽筑 其二。明代。王渐逵。远俗遥怜僻,避諠常畏名。庭生书带草,床枕太玄经。啼鸟谙诗谱,游鱼识□声。祇馀朋旧兴,通剌话平生。
题吴熙仲云萍录。宋代。戴复古。家在蓬莱海上居,出身履历一时无。姓名羞上云萍录,本是烟波一钓徒。
元夕赐观灯 其二。明代。金幼孜。天仗森森护翠华,从官如雨列簪花。教坊乐舞三千队,灯市楼台十万家。宝座星回瞻御气,宫壶春煖醉流霞。金吾此夜知无禁,处处笙歌语笑哗。
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想蕴藉、和羹风度。万紫千红羡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看好月、亭亭当午。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影相容与。时索笑,想应许。
贺新郎·醉里江南路。宋代。刘埙。醉里江南路。问梅花、经年冷落,几番烟雨。玉骨冰肌终是别,犹带孤山瑞露。想蕴藉、和羹风度。万紫千红羡妒早,羡仙标、岂比人间侣。聊玩弄,六花舞。云寒木落山城暮。忽飘来、暗香万斛,春浮江浦。茅舍竹篱词客老,拟傍东风千树。看好月、亭亭当午。流水村中清浅处,称横斜疏影相容与。时索笑,想应许。
次韵马伯庸少监四首 其一。宋代。虞集。仍岁从巡幸,山川识重临。讲帏来济济,驰道止骎骎。五月衣裘薄,诸生坐席深。归耕何待老,莫问二疏金。
拟古七首 其二。清代。刘鹗。疏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兹言深服膺,既稳仍且腴。鄙哉弹铗君,惓惓志鱼舆。古人甚能言,适与吾心如。
长干行二首。唐代。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