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县丞

挽李县丞朗读

《挽李县丞》是宋代文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继承云龛的文脉,儒雅的气味转为甜美。
有位官员说我晚来,但三邑的政务毫不惭愧。
我身体健康何必早归,我孤身贤道充盈参与。
渊明生于自己的祭祀之中,我含泪聆听着美好的谈论。

诗意:
这首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已故的李县丞的悼念和敬意。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李县丞的交往和对李县丞的评价,表达了对他的钦佩和思念之情。诗中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情感,融入了士人的风范和儒雅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李县丞的描述和自身感慨的展示,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诗词中的"云龛"指代文脉的传承,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重视和承继。"儒酸味转甘"一句,表明了诗人对李县丞的敬仰和对他品德的赞美。"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表达了李县丞在官场上的才干和为政的能力,诗人对他的评价充满了敬佩之情。"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表明诗人自己在身体健康和道德修养方面都非常出色,也暗示了诗人对李县丞早逝的遗憾之情。"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一句,通过对渊明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李县丞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生前聪明才智的赞叹。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充满了对李县丞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的学识和情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该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逝去的李县丞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灯火动渔矶,湖边过鸟稀。
孤蟾久未上,五马不成归。
长啸风生座,高吟露满衣。

()
青天素月古今流,奇观还须自我谋。
照有馀辉众人共,取之不禁此湖收。
水容天色交光处,玉鉴冰壶不夜秋。
俯仰无尘清绝甚,栏干百尺独宜搜。
()
梁王吹台侧,五月多荷花。
荷开对翘鹭,吴客还思家。
家在水中城,四面如铺霞。
焉能长相守,千里独起嗟。
()

三闾爱秋菊,浥露餐落英。独醒鄙众醉,乃觉非人情。

楚亡如厦仆,一木那支倾。离骚固愤切,聒聒如蛩鸣。

()

包山美人构亭子,岿然屹立深园里。窗近断岩见怪石,壁临绝涧闻流水。

亭中一架古人书,知是群经及诸史。桐叶滴露下阴砌,橘花随风飘静几。

()

奇绝巍台峙浊流,古来人号小瀛洲。路通霄汉云迷晚,

洞隐鱼龙月浸秋。举首摘星河有浪,自天图画笔无钩。

()

云容初皱,鹦老梳翎,微露狸红丹咮。迤逦金风,轻寒不耐,心绪还如中酒。

莫是怜秋瘦,贳韶光薄媚,春归还又。念一自、红药凋零,杜宇三更,啼血而后。

()

风声鸟声。这番病起,不似前春。针又慵拾,睡还难著,剩个愁人。

隔帘几日浓阴。恰放出、些儿暖晴。薄命桃花,多情杨柳,依旧分明。

()

名族仍前辈,高才更望郎。经年滞龙节,数日冠鹓行。

白鹤开新历,青黏屏旧方。春风柳条绿,传赐看勾芒。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长夏幽居睡起迟,绿阴何处啭黄鹂。尘针俗砭谁能识,斗酒双柑我自持。

妙手只输摩诘画,高怀且和少陵诗。老来真得山林趣,谩说萧韶叶凤仪。

()
铭旌远明灭,骑吹去低昂。
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工。
鹤飞来吊客,牛卧卜连冈。
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

新秋初雨后,独立对遥山。去鸟望中没,好云吟里还。

长年惭道薄,明代取身闲。从有西征思,园林懒闭关。

()

三十年前早诞生,指天今又属罗云。击开寺竹原龙种,呼起神鹞突洞云。

内绍步移非干蛊,再参智过始超群。船头愧杀秕糠我,东去西之暂任君。

()
老子何曾惯市尘,今朝也复入城闉。
太平有象人人醉,造物无私处处春。
九陌莺花娱病眼,一竿风月属闲身。
不缘兴尽回桡早,要就湖波照角巾。
()
楼倚春江百尺高。
烟中还未见归桡。
几时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
()

深秋风雨苦连宵,瓶钵郎当一瞬漂。庞老有船曾用载,丹霞无佛不须烧。

身家浮沫宁常聚,性海狂澜尚未消。从此还山松月好,一枝犹自足鹪鹩。

()

积善务增厚,求名惟恐多。
白圭宁有玷,古井竟无波。
议法资修定,监州极抚摩。

()

濛濛北来黑烟起,将台传令敌来矣,神龙分行尾衔尾。

倭来倭来渐趋前,绵绵翼翼一字连,倏忽旋转成浑圆。

()

浮世有由虚尺寸,明时无伎答涓埃。偶随青琐须高步,欲缀丹书甚寡才。

断壁云过溪笛逝,虚林雨映寺钟来。几年闲却持螯手?强为清秋送酒杯。

()

白发遨游阅两京,相逢偶得话平生。花开别馆三春梦,草绿遥天万里情。

水驿维舟闻过雁,江亭把酒对啼莺。极知令子难为别,远道犹烦寄好声。

()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
身世堪惆怅,风骚颇寂寥。
高秋期野步,积雨放趋朝。
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

谁遣春韶随水去。醉倒芳尊,忘却朝和暮。换尽大堤芳草路,倡条都是相思树。

蜡烛有心镫解语。泪尽唇焦,此恨消沈否。坐对东风怜弱絮,萍飘后日知何处。

()

故书不厌百回读,病后惟应此味长。千古精神如对越,一灯风雨正相忘。

卷中求道深知谬,意外图名抑又荒。束发心情谁会得,中宵抚几自茫茫。

()

玉腕弄柔弦,清商吐未转。何意凉风吹,使我肝肠断。

()
结丝千绪不胜愁。
莫怪安仁鬓早秋。
檀口未歌先_泪,柳眉将半凝羞。
杯倾潋滟送行酒,岸舣飘_欲去舟。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