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知府陈大著

挽知府陈大著朗读

《挽知府陈大著》是宋代陈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知府陈大著

艾轩今有几门人,
盛德如公复丧沦。
蚤岁文名喧米廪,
莫年禄秩竟朱轮。

闾阎方颂循良政,
台阁犹传剀切陈。
拟俟垂车随贺客,
如何永别泪沾巾。

译文:
挽别知府陈大著

如今在艾轩府中,还有几个门客,
他的盛德与公相似,但却遭受沦丧。
年岁匆匆,文名已传遍米廪,
却不见禄位和官职上升。

闾阎百姓都赞颂他的良政,
朝廷高官仍然传颂他的剀切(才能)和陈述。
我本想等待着他的车马,与贺客们一同送行,
然而如今却不禁泪水湿透了巾帕。

诗意与赏析:
这首《挽知府陈大著》是陈宓对知府陈大著的挽歌。诗人以哀怜之情,表达了对陈大著的敬仰和惋惜之意。

诗中首先提到了"艾轩",这是指陈大著的府邸,表明他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陈大著盛德的赞美,将他与贤明的君主相比。然而,陈大著最终却遭受了沦丧,失去了官职和地位,这成为诗中的悲凉之处。

诗人用"蚤岁"来形容时光匆匆流逝,指出陈大著的功名已经在民间广为传颂,文名显赫,但他的禄位和官职却没有得到提升,最终竟然沦落到了被贬谪的地步,以至于无法再回头。

接下来,诗人以"闾阎"来指代百姓,他们赞颂陈大著的良政,而朝廷高官仍然传颂他的才能和陈述。这表明陈大著在官场上的政绩和声望是有目共睹的。诗人本想等待陈大著的车马,与贺客们一起送行,但最终他们却只能永别,泪水湿透了巾帕,表达了诗人对陈大著的不舍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陈大著的深深敬仰和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官场的残酷和无奈。这首诗通过对陈大著的赞美与悼念,抒发了诗人对逆境中的人物的关切与思考,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太守新修别院深,遥分祇树落城阴。官閒喜傍烟霞迹,僧僻惭牵缨冕心。

定化弦歌成佛国,已将钟梵入名林。溪坛曾见闻樨者,空谷宁愁金玉音。

()
追思可乐是丁年,日力孳孳有食眠。
头触屏风只灯后,慈亲笑劝掩陈编。
()

紫烟楼畔月初弯,家酿频倾共破颜。梅放淡香檀蕊小,苔侵团碧玉纹斑。

青衫旧泪怜司马,翠袖新裁学小蛮。迟日瑶池集仙子,好随青鸟献双环。

()

住处记曾游,十年重到。罨画湖山最春早。红梅几树,一夜东风开了。矮松脩竹外,依然好。

玉色醺酣,香团娇小。消得金尊共倾倒。满怀风味,前度何郎今老。徊徊疏影里、花应笑。

()

春云澹荡满平湖,渺渺烟波接绿芜。芳甸雨过花竞笑,画桥风起柳相扶。

莺歌鸟语天然曲,水秀山清自在图。胜景已超尘世界,何须驾海访蓬壶。

()

一个长蓑挂木瓢,山人也许看天朝。希夷在古虽辞宋,巢父而今却拜尧。

此日圣君贤相出,京师十雨五风调。明朝得见朝廷治,归去山中睡益牢。

()

石壁银光烂,当冲似设关。云阴拂树走,山势隔江环。

绝顶人稀上,飞藤鸟自闲。富池苍陇近,百摺枕江湾。

()

淮南法,秋石最堪夸。位应乾坤白露节,

象移寅卯紫河车。子午结朝霞。

()

树头鸦舅鸣,农人起耘苗。问之何尔忙,良田莠骄骄。

去年耘较迟,草蔓全力寡。稂莠非不除,卒以害吾稼。

()

我访桃源人,桃源在何处。世上无桃源,何必移家去。

()

白云有樵者,携酒至山家。春风好同来,为吾扫落花。

()
吾家种草古今难,针鼻才分度线端。
混处相期君把手,到时不与汝同盘。
却来大用纵横是,向去全功转侧看。
底事要凭师印可。
()

瑶池阿母。本是神仙侣。谪向人间官府。住摄提,贞孟月,中子逢初度。

琅霄宴,春回北斗斟云醑。麟笔春秋谱。彤管毛诗语。

()

征人去年戍辽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

结作同心答千里。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自结。

()

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

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

()
表里真容拜跪妨,老夫拱揖谩焚香。
凋尽双亲一辈行,两世能留独渭阳。
劣甥今年七十五,花甲戊辰先戊午。
若非相见皆贫苦,多少垆边好歌舞。
()

新书声价满皇都,高卧林中更起无。春兴酒香薰肺腑,

夜吟云气湿髭须。同登水阁僧皆别,共上渔船鹤亦孤。

()

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

()

盗跖人肝常自饱,首阳薇蕨向来饥。
谁能著意知许事,且为元长食蛤蜊。

()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

西帝风行杀气秋,丘陵草木尽虔刘。要令地轴平如掌,混一车书四百州。

()

自诩知微且见几,聊将聚饮卜南归。江湖粗辨鱼羹饭,何幸君恩听拂衣。

()
击髆舞,恨满烟光无处所。
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
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

瀛洲鸡犬好桑田,俗美敦庞自昔年。讲让型仁期以后,还淳返朴望如前。

云山恋别留风雨,书剑随行隔海天。多谢攀辕诸父老,从来不选大青钱。

()

明月照江浔,佳人夜夜心。江源何处尽,石路九疑深。

()

春梦难凭世患多,穷荒知己复谁何。生涯好是安蛇足,门巷真堪设雀罗。

天上几时均雨露,人间无处不风波。楼兰未斩心犹切,试把龙泉为一磨。

()

昨夜辞亲去,扁舟又一村。鸦声催客梦,雁语碎诗魂。

掠面风无力,沾衣雨有痕。何当重买棹,取次避尘喧。

()

月出乌啼城上台,台前梧竹净尘埃。凉风夜发星辰动,白露秋垂河汉回。

在户莎鸡终日听,随阳鸿雁几时来。绛衣八月南邻曲,拚对寒灯送酒杯。

()

场籍声华茂,家庭志意修。光阴归翰墨,器业谩林丘。

学府空鸡蹠,贤书误鹤头。门基多克荷,衮衮出公侯。

()
招山不放海水过,坐与潮汐争咽喉。
军门鼓角动地远,不觉送我招山头。
风沙冥冥海在下,涛浪滚滚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万里,寸心遥飞十二洲。
()

举世只堪吁,空知与道俱。论心齐至圣,对镜破凡夫。

业王如云合,头低似箭驱。三清徒妄想,千载亦须臾。

()

吾家新叠小蓬莱,三尺青天一沼开。更得城南白莲种,花时留待月光来。

()
诸人鼎列更茵重,客子愁边或酒中。
云缟弁山溪正碧,画无名手句专功。
年华若看蚁旋磨,世话何难龟蜕筒。
明日一蓑苕霅去,与君相伴作渔翁。
()
凿龙苍翠照□川,白鸟平芜暮雨閒。
一夕尘襟清似水,潺湲声里□□□。
()

莫问鸿沟事若何,独留祠宇枕黄河。故乡香火情何限,三户英雄气已多。

零落绣衣生土藓,欹斜骏马络藤萝。到今吞岸涛声壮,呜咽如闻《垓下歌》。

()
社鼓惊飞梨雪,村箫吹破桑芽。
清明野饮见田家。
老叟邀予下马。
劝饮一卮芳酒,绕看满树幽花。
()

翠干分枝和露至,芳根得土带烟栽。园池摇落秋风里,只待红英映水开。

()

新罗人,新罗人。新罗山多水复险,终古犹匿秦遗民。

当是避秦竟深入,深入千年作都邑。武陵太守空惊传,宁知处处皆桃源。

()
掩琵琶,临别语,把酒泪如洗。
似恁春时,仓卒去何意。
牡丹恰则开园,荼厮句,便下得、一帆千里。
好无谓。
()

马牛风自不相谋,异体安知蝮螫头。
北伐不令持寸铁,楫声空震大江流。

()
雨晴江路少尘沙,有客寻春到水涯。
风细游丝低著草,日斜归鸟乱穿花。
青山几处无新冢,乔木何人是故家。
倩得盘游春髻子,东风日日好将车。
()

连云高第甲诸村,有肯堂人意即欢。学足有徒来问易,租输无吏到敲门。

葛巾藜杖香山老,鹤发庞眉四皓尊。惟报前庭频净扫,好开华宴庆添孙。

()

侍儿日日报花开,白白红红尽手栽。我自白头春自好,莫教风雨便相催。

()

旱时偏苦热,沙国每愁风。今夕客谈处,孤槐清月中。

露凝天故白,榴近夜能红。明发冲南暑,逾江莫更东。

()

千里驱车又帝城,相看悲喜不胜情。旅颜尚带风涛色,生计重依日月明。

且共狂歌燕市饮,休嗟故步寿陵行。当年志意飞扬甚,此夕还应剑气横。

()
雨馀野禽声断续,清阴碧流绕茅屋。
道人乞食晚未归,独向残阳淡云木。
()

拟把南枝雪,簪坡醉帽檐。袖春如有脚,鉴冰影无蟾。

采笔吟方勇,长城令更严。僧房虽冷落,简古发秾纤。

()
每日贫杯又宿娼,风流和尚岂寻常。
袈裟常被胭脂染,有裰时闻腻粉香。
()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

桥跨平湖一境开,群鸥欲下正徘徊。萧萧芦苇层冰上,犹有樵人踏雪来。

()

传闻三女冈,不志三女名。萧萧白杨尽,靡靡芳草生。

西施殆其国,此恨尚未平。碧血化游䗲,犹当照吴城。

()

一枝如玉翠亭亭,聊寓同乡赠别情。莫向春风爱桃李,冰霜要见岁寒盟。

()

爱鱼何羡古濠梁,画出群鱼趣更长。正欲垂纶寻钓隐,何时相约水云乡。

()

萧溪先生乐山者,结屋临溪颇幽雅。开轩见水不见山,却向图中看挥洒。

高斋素笔悬清风,仿佛坐我林崖下。群峰奔驰势如马,绿树人家面平野。

()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