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王道祖秀光亭

寄题王道祖秀光亭朗读

《寄题王道祖秀光亭》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秀光亭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亭中徜徉的景象和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望向西南远处,秀色如同可以用手捧。湘水扭曲纤细如罗带,湘山叠翠宛如明亮的玉石。明亮的光辉从西隅传来,清晨的凉爽在万屋中飘荡。尽力描绘这美景却难以完全表达,虽然常常登临观赏也难以满足。在这个世界上,计较得失只是暂时的,廉洁的官员应该少欲知足。心境宁静而忘却繁华的封冕,日子可以在幽静中寻求乐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秀光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的心境,传达了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追求淡泊的情怀。

诗中的自然景色描写细腻而生动。作者以西南方向为视角,笔触细腻地描绘了秀丽的景色,用意象如水、罗带、玉石等来形容湘水和湘山的美景,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它们的美丽。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感悟。作者通过描述光辉从西隅传来,以及清晨的凉爽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清新的向往。他认为尽力描绘这美景却无法完全表达,常常登临观赏也难以满足,暗示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完美的渴求。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人生哲理。作者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计较得失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廉洁官员应该少欲知足。他提倡忘却繁华的封冕,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幸福。这种对纯粹、淡泊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中“宁静致远”的追求。

总的来说,《寄题王道祖秀光亭》这首诗以细腻的景色描写和深邃的内心思考展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追求,以及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人生观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

猜你喜欢

江南好,桑柘一村村。万点鸭儿浮远岸,几家稚子候柴门。

风雨近黄昏。

()

坐深残暑退,斜月淡银釭。生理随枯树,吟魂折大江。

秋来无限事,老去片心降。冉冉荷风入,中宵拓绮窗。

()

鱼天一片,浴鸳鸯千百、雨消波浅。藕未生钱蒲已绿,烟际翠篙徐点。

蚕豆花繁,鸡桑叶少,古水烧香岸。双双钿朵,东西沿镜青断。

()

绰约琼姿澹自真,清标冒雪倍精神。不同群卉争妖艳,一种寒香最可人。

()

一叶蒲帆挂向东,旗亭西望忆诸公。新愁似水浮天外,旧梦如云到客中。

太白才名因酒重,杜陵老病坐诗穷。夜来湖上才摇笔,便有鱼龙唤雨风。

()

盛夏生寒亦一奇,人间隔夕换仙衣。湖山朝见是耶非。

冷冷云明山水绿,离离叶动露珠滋。疑游阆院晓风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