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朗读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是明代张羽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送别朋友莫翥离去的场景,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莫翥的赞赏和不舍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举世皆如醉,何人独爱才?
余虽识君者,相对亦徒哉。
落日收书卷,凉风送酒杯。
纷纷俗中闷,空谷迟重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才华横溢的莫翥的赞赏和不舍之情。

首句“举世皆如醉,何人独爱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俗中对才华的忽视和轻视的感慨。世人都像醉酒般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而唯独少有人能够真正欣赏和珍视才华。这句诗抒发了作者对才子的赞美,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遗憾。

第二句“余虽识君者,相对亦徒哉。”表明即使作者与莫翥相识,但在才华面前作者感到自愧不如,感到自己的陪衬无足轻重。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莫翥才华的崇敬和自谦之心。

接下来的两句“落日收书卷,凉风送酒杯。纷纷俗中闷,空谷迟重来。”通过描绘落日的景象以及凉风送行,给人以离别的感觉。同时,纷纷俗中的人们愁闷不乐,而莫翥却要离开这种纷纷扰扰的环境,归隐到幽静的溪谷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莫翥对于未来重返这个纷乱世界的期待,以及诗人对莫翥的祝福。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才华横溢的莫翥的赞赏和不舍之情,同时抒发了对世俗对才华的忽视和对纷乱世界的厌倦之感。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诗意和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朗读
()

猜你喜欢

花雾压晴埃,柳风荡暄浊。
钱塘佳丽地,春华大堤曲。
幽禽粲林白,野水明湖绿。
清赏远难期,怀哉美如玉。
()

雨过园林晴书,又早晚春前后。名花婀娜芳丛,露湿胭脂初透。

折取归来,丰韵更觉撩人,正是欲开时候。翠靥垂红豆。

()

积善由来属庆门,如公积善众推尊。
至于垂死片言顷,犹是赒饥一念存。
有子已登天子学,无人不感德人恩。

()
我作鱼符守,君司凤诏文。
他时谈笑罢,今日死生分。
怨涕翻荣浪,悲魂引郑云。
山阳怀旧笛,肠断不堪闻。
()
归去来兮任我真,事虽成往意能新。
何尝不过如斯世,其那难逢似此人。
近暮特嗟时翳翳,向荣还喜木欣欣。
可怜六百馀年外,复有闲人继后尘。
()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

梦觉钟山夜半钟,自怜寒月照山翁。
曲从玉树歌声断。数逐金陵王气终。
故老更思王化北,南人惟唱大江东。

()
一水东流阔,诸峰右转深。
蟾规欲破晕,天杵不盈寻。
浦逗分风席,洲喧避缴禽。
凭高机事息,并为汉川阴。
()
但向起时作,还于作处收。
蛟龙莫放睡,雷雨直须休。
要会无穷火,尝观未尽油。
夜深人散后,惟有一灯留。
()

箐果崖芝日足餐,卖薪时亦下云端。
邻家有酒常同醉,晚岁无衣不叹寒。
黑白石充棋子用,青黄树当历头看。

()
法王法令没周遮,一片虚凝绝点瑕。
槌下不开诸圣眼,几多骐骥困盐车。
()

迢遰燕京道,音书海畔稀。几年劳按剑,万国忆垂衣。

彩凤梧桐老,骅骝苜蓿肥。中天看太白,亭午尚光辉。

()

渺渺寒潮带石矶,潮声山色两相依。
阴云翻浪明秋日,霞气蒸林生晚霏。
巴蜀船从巫峡下,荆吴人自海门归。

()

好月不常满,流波无重回。为妇被弃捐,委落同枯荄。

君子申信义,三载亲结缡。既得托仁宇,永谓亲光仪。

()

熠熠草间萤,穿杨复入柳。谁取向山房,星辰四壁走。

()

自古英雄士,还为薄命人。
孔明登四十,韩信过三旬。
壮志摧龙虎,高词泣鬼神。

()

楼上新诗二百篇,三吴处士最应贤。
非夷非惠真天隐,忘世忘身恐地仙。
散尽黄金犹好客,归来碧瓦自生烟。

()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