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云深处。宋代。林景熙。霏霏弄间熊,滟滟扬素纹。幽人不可即,但见水与云。苍狗纷世情,瞿塘在平地。所以盟白鸥,万荷最深处。
《题水云深处》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这首诗以水云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水云交织的景象,通过使用形象的描绘手法,传达了一种朦胧、飘渺的感觉。"霏霏弄间熊,滟滟扬素纹"这两句描绘了水云交错的景象,给人一种柔和、迷离的感觉。这种景象使得幽居的人们无法靠近,只能远远地欣赏水和云的美丽。
诗中还提到了"苍狗纷世情,瞿塘在平地",这是对世俗纷扰和瞿塘景色的描绘。"苍狗纷世情"意味着世间纷扰和繁忙,而"瞿塘在平地"则指的是瞿塘峡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宁静和纯净之美的向往。
最后两句"所以盟白鸥,万荷最深处"将诗人的情感投射到了白鸥和荷花上。"盟白鸥"意味着诗人与白鸥之间的情感契合,而"万荷最深处"则指的是荷花的最深处,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水云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纯净之美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疏离和对内心情感的思索。诗意深远,给人留下一种静谧、飘逸的印象。
赠别三首 其三。宋代。周密。行行重行行,送子江之涯。把手不忍分,涕泪俱涟洏。客途无西东,良会胡可期。努力为功名,世道多崄巇。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二 青壁槛。宋代。郭祥正。仙家青壁槛,未见灵花发。我欲提碧壶,来斯挹明月。
续感秋 其三。清代。童凤诏。翛然门巷昼常关,抱影空庐独往还。鹤唳三秋声转警,豹藏七日色逾斑。江山平远尘氛外,云雨荒唐朝暮间。闻道微霜初度处,蓼花芦叶落溪湾。
题杨补之墨梅。元代。范梈。学到逃禅自一家,洗空尘墨印江沙。笔端不有兰亭骨,莫写园林雪后花。
渔父词一十八首。自无忧。唐代。吕岩。学道初从此处修,断除贪爱别娇柔。长守静,处深幽,服气餐霞饱即休。
秋夜曲。明代。徐熥。画幕含春度清吹,高烧绛蜡金盘腻。铜龙滴露夜声沈,老兔崩云秋影坠。银筝断续檀槽语,紫雾迷濛罩金缕。蝉衫麟带委罗屏,枕花湿透巫峰雨。牵丝晓井啼乌急,寒螀吊月香兰泣。红光渐射菱花台,又拂娇蛾写春碧。
仿郎士元宝刀塞上儿。元代。赵秉文。长安美少年,白马黄金鞭。后骑捧长剑,官仪如殿前。烟尘生绝塞,烽火照甘泉。如闻辞第将,遗貌上凌烟。
寄云山寺僧人草堂。元代。朱希晦。白云深羃羃,青山郁峨峨。道人无住著,奈此青山何。山中草堂花映户,禅味由来最清苦。嗟予寥落徒相思,身绊尘缘乃远阻。李邺侯,懒瓒公,平生道气长塞胸。法中老将人中雄,曾翻砚水作玄雨,号令神物驱蛟龙。朅来谈笑九天上,坐使六合生华风。苍生戢戢俱在甄陶中,公今顾我如有意,会飞杖锡凌苍空。
贺同年第三人刘先辈咸辟命。唐代。殷文圭。甲门才子鼎科人,拂地蓝衫榜下新。脱俗文章笑鹦鹉,凌云头角压麒麟。金壶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多愧受恩同阙里,不嫌师僻与颜贫。
送唐介南迁五首。宋代。谢景初。木秀风所折,膏明自煎然。折固理之必,明性其可迁。趋人向各异,公议日月悬。开言死不测,喑噤贵且年。
阮郎归。宋代。徐照。绿杨庭户静沉沉。杨花吹满襟。晚来闲向水边寻。惊飞双浴禽。分别后,忍登临。暮寒天气阴。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
同赵侍御乾湖作。唐代。张说。江南湖水咽山川,春江溢入共湖连。气色纷沦横罩海,波涛鼓怒上漫天。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欹帆侧柁弄风口,赴险临深绕湾浦。一湾一浦怅邅回,千曲千溠怳迷哉,乍见灵妃含笑往。复闻游女怨歌来。暑来寒往运洄洑,潭生水落移陵谷。云间坠翮散泥沙,波上浮查栖树木,昨暮飞霜下北津,今朝行雁度南滨。处处沟洚清源竭,年年旧苇白头新。天地盈虚尚难保,人间倚伏何须道。秋月皛皛泛澄澜,冬景青青步纤草。念君宿昔观物变,安得踌蹰不衰老。
虎丘夜泊。明代。何乔新。千里归帆下玉京,夕阳暂舣阖闾城。沉沉梵宇疏钟吼,渺渺渔村远火明。芳草空馀藏剑处,折杨犹听踏歌声。明朝又鼓吴江棹,遥想家山只数程。
题未斋别号。明代。张天赋。道在天地间,茫茫无终穷。天地高且深,日月西复东。寒暑如循环,昼夜似转蓬。茧丝与牛毛,七圣皆迷踪。所以古人心,终身忧忡忡。尧舜事允执,竞叶无停功。禹汤与文武,兴起闻高风。孜孜与慄慄,肃肃兼雍雍。仲尼上祖述,发愤摅天衷。天德日出宁,优入圣域中。卓哉钟氏子,锦绣填心胸。交游半天下,气味芝兰浓。手持庖丁刀,小试长沙封。上恬与下熙,和气成昭融。仕优事问学,立志迥不同。羹墙苦思慕,未得唐尧容。佐理仿治平,未如汉吴公。我有珍重言,子试思相从。思之又再思,不得神将通。心有未于始,事无未于终。坦然坐中流,一毛轻艨冲。诞先登于岸,六合行将空。
皇子封建诗。宋代。宋祁。晬表歧姿茂,皇基庆祚融。玉圭先启国,银榜后题宫。茅袭封坛旧,金颁瑞节雄。恩添少海润,欢激小山风。抱拜殊藏纽,敭言异戏桐。燕诒光祖烈,调护切宸衷。育德吾君子,庸亲天下公。异时瞻出阁,绵瓞颂无穷。
和路子高微雨中至山光寺。南北朝。邹浩。野阔天低四望赊,霏微膏雨兆休嘉。早钟郁郁穿云断,官柳垂垂夹道斜。邂逅庭前方指柏,逡巡木末已栖鸦。杨朱易服归来处,荷笠收车几万家。
题画 其三 寻梅图。清代。缪公恩。寻春携侣问烟霞,蜡屐冲泥鸟道斜。笑指溪边深竹里,东风已绽一枝花。
寄题萧民望齐云栖。宋代。杨万里。下泳山尖碧云起,添得奇峰三四觜。老人登楼来看云,下瞰云端在平地。急呼云师令执鞭,我欲乘此追群仙。蓬莱阆风遍游览,归来落月满暗川。
堤上。宋代。顾逢。堤上喧丝竹,风流几少年。衣冠虽较别,山水只如前。绿柳阴中马,斜阳影里船。晚云眉一抹,横翠断霞边。
和邝敦仁游白云山韵。明代。吴琏。白云高觉四山低,中有源泉注百溪。洗耳涧边清彻骨,振衣岗上净无泥。谈间适意言何尽,天际轻阴日未西。屐稳路平行易易,免教前路鹧鸪啼。
颂十玄谈·尘异。宋代。释印肃。菩提烦恼等空平,色裹胶青用始精。盐入水中寻不见,□舌轻点笑欣欣。
石镜。唐代。杜甫。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万岁山 相传明太祖曾至此。清代。俞樾。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山神不解谀,未免疑真伪。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真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
导引 圣祖天尊。清代。佚名。至真降鉴,飙驭下皇闱。清漏正依依。范金肖像申严奉,仙馆壮翚飞。万灵拱卫瑞烟披。岸柳映黄麾。九清祚圣鸿基永,尧德更巍巍。
蝶恋花 秋感。明代。王夫之。檐帽风轻收早稻。半捲黄云,半拥绿烟岛。雪鲫如银膏满脑。爪肪切玉铺霜早。袅袅长竿争打枣。靺鞨珠圆,颗颗香甜饱。受用苍天今已老。掀髯一笑邯郸道。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二六。宋代。释智朋。旃檀林,无杂树。拈出片片皆香,收来枝枝显露。门头户底一等打开时如何,吃茶去。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唐代。孟浩然。百里行春返,清流逸兴多。鹢舟随雁泊,江火共星罗。已救田家旱,仍医俗化讹。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高岸迷陵谷,新声满棹歌。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
池亭夜赋。宋代。陆游。池上小亭幽,清宵秉烛游。荷盘时泻露,萤火早知秋。有感岁时速,无声河汉流。殊方不堪住,归梦绕沧洲。
赵松雪画苕溪清远图。元代。张昱。吴兴元是水晶宫,楼阁溪山罨画中。酒舫载过寒食节,舞衫吹遍鲤鱼风。当时乐事谁能见,此日王孙自不同。亭下鸥波如有感,行云犹在玉尊空。
念道玉浆多。得真欢、大笑呵呵。自然酩酊逍遥快,依山临水,云霞洞外,忻后高歌。世景急如梭。恋恩山、洒洒波波。若肯回头归真一,烹铅炼汞,功成行满,升入烟萝。
青杏儿·念道玉浆多。宋代。刘处玄。念道玉浆多。得真欢、大笑呵呵。自然酩酊逍遥快,依山临水,云霞洞外,忻后高歌。世景急如梭。恋恩山、洒洒波波。若肯回头归真一,烹铅炼汞,功成行满,升入烟萝。
余十岁时从亡兄仲氏侍先父摄帅江陵郡圃蜡梅。宋代。李壁。病眼清晨欲泫霜,谁将幻色对山房。十年犹记湖阴梦,几度愁闻汉苑香。腊雪近春才一白,好花得地更深黄。只应无复当时意,草木何知我自伤。
柳梢青(乙丑自寿)。宋代。郭应祥。遁斋居士。今年今日,又添一岁。鬓雪心灰,十分老懒,十分憔悴。休言富贵长年,那个是、生涯活计。茗饮一瓯,纹楸一局,沈烟一穗。
谢赐御书诗五言十二韵。宋代。苏颂。圣学天攸纵,宸文日又新。因摛镂牙管,分赐挈囊臣。玉几繙经暇,瑶宫锡宴辰。清躬忘旰食,睿藻出丝纶。才赏唐词客,人称贺季真。开编掇风什,洒翰落霜筠。楷法前无古,书评妙入神。良惭孤陋甚,获对宠光频。得异登床诮,藏过韫匵珍。护持同始卒,荷戴等穹旻。职幸联簪笔,忧常念负薪。惟勤黄卷业,仰答大君仁。
忆乐季和。宋代。李流谦。理邃不可商,造极会其天。因黥乃南面,挟璧顾屡叹。安有鬼一车,蕴疑在目前。划然解积冻,澌泮千丈渊。吾尝赏淮阴,能录恶少年。大胜答溪媪,奇勋此舆权。水激可沃焦,酖毒怀与安。夫君珍所封,射市吞烦冤。束袂甘冥冥,一穴栖鳅鱣。真宰技痒,驾以风无边。背水得众无,失驹约群还。三月春已深,稳下三峡船。夔门有巨舰,谈嬉障百川。金华客五侯,气力足由缘。为君诵伐木,三扣临江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