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宋代。赵汝鐩。系缆停征棹,斜阳古渡头。风霜先远客,天地属扁舟。水鸟冲开浪,汀鸿占断秋。在家贫亦好,何用出林丘。
《舟中》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船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舟行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系缆停征棹,斜阳古渡头。
风霜先远客,天地属扁舟。
水鸟冲开浪,汀鸿占断秋。
在家贫亦好,何用出林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船中为背景,通过船停在古老渡口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而充满历史气息的感觉。诗人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舟行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系缆停征棹,斜阳古渡头"描绘了船停在古渡口的情景。系缆停征棹,可以理解为船只停在岸边,缆绳被系住,暂停了行进的脚步。斜阳是指夕阳斜照,古渡头则是指古老的渡口。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也透露出诗人暂时停下脚步,静心凝望周围环境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风霜先远客,天地属扁舟"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舟行生活。风霜先远客,意味着风霜已经成为了远行者,而天地则属于船只。这里的"天地"可以理解为开阔无边的航道,而船只则在其中自由行驶。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舟行生活的向往,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摆脱尘世的束缚。
下两句"水鸟冲开浪,汀鸿占断秋"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传递了诗人的情感。水鸟冲开浪,可以想象到水面上水鸟翱翔的场景,给人一种活力与自由的感觉。而汀鸿占断秋,则是指汀上的鸿雁断断续续地飞过,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的自然景物与诗人内心的感慨相互映衬,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叹。
最后两句"在家贫亦好,何用出林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在家贫亦好,意味着即使生活简朴贫苦,也能心满意足。何用出林丘,则是诗人对外在名利的淡泊态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自在的追求,暗示了诗人对于舟行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舟中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人表达《舟中》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船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舟行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系缆停征棹,斜阳古渡头。
风霜先远客,天地属扁舟。
水鸟冲开浪,汀鸿占断秋。
在家贫亦好,何用出林丘。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船停在古渡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舟行生活的向往和思考。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舟行生活,把风霜比喻为远行者,将天地归属于船只,表达了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摆脱尘世的束缚。诗中描绘了水鸟翱翔和汀上的鸿雁飞过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珍视,即使生活贫苦也能心满意足,对外在名利的淡泊态度。整首诗以舟中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送道澜上人还天界。元代。胡奎。道澜上人好文采,舌如波澜性如海。犀牛扇子破多时,留得千年公案在。别峰禅老日边来,金襕照日天花开。皎如一片秋水镜,置在七宝青莲台。室中弟子多闻道,见性无如道澜早。结社曾邀陶令过,论诗每爱支郎好。飘然飞锡向何方,第一禅林古道场。且对黄花谈般若,更留数日过重阳。
题王也痴虚舟三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狂澜得到槛边无,尽日清风满舳舻。顺逆去留都莫计,人间波浪过江湖。
与原仲至交溪桥。宋代。刘子翚。倦憩春桥午,回环翠碧重。乱溪流背海,新柳色欺松。厌市常思野,为官不及农。喜逢湖上客,谈话得从容。
次何子应登赋楼韵。宋代。王灼。使君来作牧,众若倚南山。时节当授衣,已念赤子寒。驾言出登眺,岂为景趣繁。民风指顾中,惠术良欲殚。纾怀有佳句,伏诵一再叹。从今安田里,不度百牢关。
题晤上人诗卷。宋代。刘克庄。星星短发茁霜根,今后村非昔后村。无客雨中能裹饭,有僧月下忽敲门。佛为摩顶虽真觉,儒劝加巾亦格言。师不茹荤余止酒,何时煮茗得重论。
送徐惟得还楚中。明代。胡应麟。岁晚莼鲈乐事饶,凄然风雨发征轺。弘文馆辟双龙近,神武门深一骑遥。梦渚寒云飞猎旆,湘江晴雪候渔桡。凭君漫卜东山墅,三锡玄圭下圣朝。
同公迪饮车氏。明代。吴与弼。严濑扁舟话举林,诗情遥向故人深。一杯宾馆论文酒,细写高山流水心。
送人南游。唐代。郑巢。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宋代。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社日。宋代。赵汝鐩。四郊社鼓响枫林,朝雨方晴晚复阴。稚子求聪多啖藕,佳人怕拙例停针。饭争簇巧毋嫌杂,酒正逢时莫厌斟。为问年年鸿与燕,去来相避果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