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

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朗读

《送林伯虎除国子监丞赴阙》是宋代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房的景色和山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朝政的忧国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房高千仞,上与青云齐。
这座山房高耸入云,与苍穹平齐。
日从二仙游,两耳湔是非。
每天跟随仙人游历,倾听世间是非。
北窗正齁齁,锋车扣岩扉。
北窗外风劲呼啸,锋利的车轮敲击岩石门扉。
猿鹤竞作色,山人忘我为。
猿猴和仙鹤争相展现绚丽的色彩,山人沉浸其中忘却自我。
林泉虽云乐,出处盖有时。
尽管林泉之间充满欢乐,但它们的来源却有时光的限制。
平生经纶胸,忧国两鬓丝。
作者平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才智,但忧国的事务已经使他的鬓发变白。

这首诗词以山房为背景,展现了山人的境遇和内心的忧国之情。山房高耸入云,与青云平齐,象征着山人的高尚情操和追求。作者描述了山房北窗外风劲呼啸的景象,以及猿猴和仙鹤竞相展现美丽色彩的场景,使读者感受到山房与自然的交融。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忧国之情,他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和忧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责任感。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山人的境遇为主线,通过揭示山人的心态和忧国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词句,既展现了山房的美景和山人的境遇,又抒发了作者的忧国之情,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

猜你喜欢

醯鸡舞瓮中,井蛙居坎底。莫作一线看,开眼九万里。

()

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细草开金埒,流霞泛羽觞。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
霜风吹枯桑,落叶乾有声。
陂池日已涸,沙水见底清。
人生非金石,岁暮难为情。
安得天边鹄,驾之以遐征!
()
岷山招我早归来,剑阁横空未易回。
北叟忽惊鶗鳺晚,西辕欲及海棠开。
避仇赋客亲耕来,因乱诗翁著酒杯。
但爱江山无一事,为言父老莫相猜。
()
乘兴沧浪水际行,江澄如练接天平。
玉樽暮举频添酒,石砥浮簰就濯缨。
夜月浸潭冰鉴冷,密星沉水浦珠明。
南山环峙相辉映,直耸蓬莱侍玉清。
()
岁事催人事,荣心伴客心。
鸾骖收画扇,螳臂感瑶琴。
夕露繁将滴,朝云薄亦阴。
金貂寓直省,潘兴转难任。
()
不觉年年撚指过,急如催浪转长河。
鼎中日月知人少,世上阴阳识者多。
尽为资财损真性,皆因女色逐流波。
□□半有归泉路,忍把真元乱鬼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