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松

蟠松朗读

《蟠松》是宋代诗人叶茵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蟠龙般巍峨挺拔的松树,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崇敬之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蟠松》中文译文:
一片清凉的树荫覆盖着客人的衣袍,
相遇之际仿佛回到了曾经的草堂时光。
松树隐约错综复杂地盘根盘枝,
其雄伟的姿态如同山岳般耸立。
天命使得蛰伏的龙得以依附于石窟,
人们攀登巢鹰般低垂的霜枝。
百年的培植今日归属何人,
何需等到岁寒之后才能明白。

诗意和赏析:
《蟠松》以松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和寄托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蟠松"形容松树的姿态,既有蟠曲的错节盘根之势,又有向上昂首的壮丽姿态。这种形象使松树具有了凌云翱翔的气势,给人以崇高和雄浑之感。

诗人通过描述松树的巍峨挺拔,将其比喻为蛰伏的龙凭借石窟而得以展翅翱翔。这种意象传达了作者对松树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敬佩,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最终迎来成功和自由的可能。

诗中还提及人们攀登巢鹘般低垂的霜枝,这种形象象征着人们在岁月的冷寒中艰难攀爬、拼搏奋斗的意志和勇气。这种形象与松树的高耸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坎坷和艰辛,以及追求成功和自由的艰难过程。

最后两句"百年培植今谁属,何待岁寒然后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归属和价值的思考。百年的培植代表了人生的奋斗和努力,而归属的问题则暗示了人生的归宿和价值的实现。诗人质问,为何要等到困境和逆境到来时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和意义。这是对人们追求智慧和洞察力的呼唤,希望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及早领悟人生的真谛。

总的来说,《蟠松》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和借喻,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呼唤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勇于积极拼搏,早日领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这首诗词以其雄浑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示了叶茵独特的诗歌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江树昏黄江月白。无限凄凉色。千重有恨,千声哀怨,搅乱远游客。

身上征衣宽共窄。费尽闺中力。溪上青砧,山头别路,都化望夫石。

()

昔年清望动公车,此日耆英有几家。古注已闻传孟喜,遗文仍许授侯芭。

竹床排砚频添墨,石屋支铛旋煮茶。更说都城防寇事,至今流涕贾长沙。

()

大海天之东,其处有黄金之宫,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从之,水波雷骇。几望见之,以风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来。

()

楚江多危滩,急涧束岩崿。水流本不竞,有激怒而作。

风声增飕飗,雪点飞喷薄。篙工用力齐,勇进竟前却。

()

千编蠹走鱼,三写焉成乌。流传不足征,笔削何如无?

寻源准之宋,正讹同索逋。旁观昧所从,或谓正者诬。

()

碧梧坠露惊秋早,罗帏辗转愁难晓。乳乌啼断井栏西,闺中一夜青丝老。

只可闺中伴我愁,乌啼切莫向边州。卢龙碛里征人在,多恐闻时也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