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

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朗读

《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竞喜蒿蓬月到时,
莫嫌喧噪没新奇。
凭谁试问波神看,
定诵南湖近日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初次听到南湖蛙声的情景。蒿蓬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月亮的出现让蒿蓬也感到欣喜。作者告诫读者不要嫌弃南湖蛙声的喧嚣,因为其中蕴含着新奇和美妙。作者借问波神,试图找到一个能够真正理解南湖蛙声的人,表达了他对南湖蛙声的深入思考和赞美之情。最后,作者决定将近日在南湖听到的诗词定下来,以后会常常诵读。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南湖的蛙声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蒿蓬和月亮的描绘,衬托出南湖的美景。他告诉读者不要对蛙声嫌弃和忽视,因为在这些平凡的声音中隐藏着独特的美感。作者通过问波神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蛙声的深入思考,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真正能够理解蛙声之美的人。最后,作者决定将自己近日在南湖听到的诗词定下来,并表示会经常诵读,这显示了他对蛙声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南湖蛙声的赞美和思考,以及对诗歌创作和表达的决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借问波神的手法,诗词展现了作者对音乐之美和诗意之美的追求,让读者在感受自然的同时,也体味到了诗歌的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綵云装髻缕金衣,举袖蹁跹玉一围。自是屋深双燕入,不应帘里有花飞。

()

金戈铁马事何如,应有青云劝出庐。海外山川知阵法,夜中神鬼护兵书。

精灵不减汾阳日,功业先腾涿鹿初。莫讶雄名尊五岭,此身原是补天馀。

()
艰难时世。
万事休夸会。
官宦误人多,道是也、终须不是。
功名事业,已是负初心,人老也,发白也,随分谋生计。
()

咄哉灵运辈,竟坐衣冠辱。谁知五柳家,春雨东皋绿。

()

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富豪有钱驾大舸,

贫穷取给行艓子。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

()

十年一展墓,旬浃复东旋。岂负襁褓爱,横遭章绶缠。

更来知几日,遗恨恐终天。恸哭出松径,悲风为飒然。

()
夜来子后披衣坐,心定神清。
见个真人。
脸似胭脂体似银。
垆中火焰炎炎起,紫气腾腾。
()

飘零淮楚逾河朔,转徙幽州更大梁。迢递关河双去雁,古今岐路几亡羊。

时无燕赵悲歌士,坐有邯郸挟瑟倡。但得翠娥深劝酒,不辞酩酊罄清觞。

()
(一本作代书寄桃山居士张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

花落春犹在,人存事已非。
草侵迎仗路,尘满旧熏衣。
独立空怜影,当歌但斂眉。

()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

一别十五年,倏忽若昏旦。相逢京城中,幸脱戎马乱。

宦游我何成,鬓发子巳换。留连一尊酒,寂寞四门馆。

()
前言在耳不应忘,秋向南坡历上方。
九日篱边花未透,中秋雨霁月新凉。
()

古佛风翻盎,诗僧醉可朋。有生还有劫,无尽本无灯。

蚤自楞伽悟,今非愿力能。此心宁万虑,于道只三乘。

()

高士遗踪尚可寻,襄阳城外閟幽林。久知轩冕浮荣薄,已卜耕锄乐趣深。

麟阁不图丘壑相,鹿门应遂白云心。千秋事与人俱往,满目松楸带夕阴。

()
扬州诗阁掩芳尘,万萼千葩冷照春。
十里珠帘一声笛,东风肠断倚楼人。
()
庚寅吾入蜀,西过齐安城。
雪堂拜老仙,眉宇寒峥嵘。
微泉尚如昔,激激琴筑声。
龙蛇入笔力,断石卧纵横。
()
世事鹏斥鷃,人情燕伯劳。
心须腔放阔,眼要孔提高。
陈力惟求健,承恩敢恃牢。
熟思归计是,春酒荐蒌蒿。
()
劳军来万里,愧我未能兵!
空作长沙哭,羞看细柳营;
感怀成酒病,误国是书生!
莫任山河碎,男儿当请缨。
()

归来栖涧谷,出入在丘樊。水涨池痕阔,春深柳色繁。

雨花欹半落,风燕剧双翻。属目聊成适,从心不作烦。

()
谷阳门西路,瀄汩澍清川。
舟舻相萦带,蒲荷亦芊绵。
依依望江渚,漠漠盻湖田。
湖田今有秋,老稚饭红莲。
()

雨沐天容霁欲流,好山誇翠出墙头。黄花憔悴东篱晚,一段陶家冷淡秋。

()

花满东篱月满楼,一尊清兴滥风流。归来不及陶元亮,俗事纷纷欲破头。

()

薄薄轻寒作许阴,村村花柳为谁新。
良辰欣见百五日,冠者仍余五六人。
冷雨凄风连午夜,飞花流水一年春。

()
怅望白铜鞮,醉听金缕衣。
花间愁落日,老更惜春归。
()

秋山崒嵂海日红,浮晖倒映金芙蓉。苍崖负杖招羽客,携我直上香炉峰。

枫林黄叶下幽壑,杖底风吹草衣薄。石屋高看洞鸟翻,横梁斜度山花落。

()

放溜觌前溆,连山分上干。江回云壁转,天小雾峰攒。

吼沫跳急浪,合流环峻滩。欹离出漩划,缭绕避涡盘。

()
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烟静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红蕖香惹衣。
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艳长江。
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双。
()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

下马乔树阴,雪霜寒未晞。重门开相当,广殿晴日晖。

问僧亦何事,荷锄殊未归。劳生每多役,向此情依依。

()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
蝶驰蜂逐。
蜜在花梢熟。
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
()

大驾峨千乘,长涂过百廛。
尘清属车地,雪尽幔城天。
步辇黎明降,华灯艾夜燃。

()

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两泪垂垂。不忍教人遽别离。
别离不作多时计,千日为期。却恐归时。人道寻春已较迟。

()

斜立空梁对语频,两年衙舍不嫌贫。多情共恨秋风早,来岁春归换主人。

()
皇灵垂祐,洪福弥隆。
祗率绵宇,洁祀真容。
严恭奉册,对越清躬。
睟容肃穆,懿号尊荣。
()

宁比瑶塘称并蒂,漫依玉砌诩交枝。惟应呼作绸缪草,免使佳名混泽芝。

()
每嗟船子惯垂纶,恒泊溪边荻映身。
人问不言头自点,恐惊鱼去不应人。
()

日暖风和,正满架浓阴,柴门深掩。篱落萧疏,墙角清幽,望去琼瑶一片。

淡香飘向无人处,试问在、谁家庭院。尽任著、山村水郭,牵藤布蔓。

()

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士声。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

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乐云行已奏,礼曰冀相成。

()
淮上秋来物意闲,又乘轻舸信帆还。
一浮一没水中鸟,更远更昏天外山。
斜幅缠踍兵吏至,浓金洒纸颔珠颁。
欲酬已觉不能敌,尽日临风思自悭。
()

鼓角归榆塞,三军猎骑收。关前疏勒酒,马上月支头。

露布飞金阙,云麾转白沟。君恩怜百战,中道敕封侯。

()

钦师受谶止凌霄,劫火无端两度烧。勿讶楼台新壮丽,回头领取旧风标。

()

西北有神州。曾倚斜阳江上楼。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载泪东风洒汴流。
何事却狂游。直驾驴东渡白沟。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未是穷荒天尽头。

()
环堵萧然瓢屡空,不详姓字一衰翁。
此身自谓主皇上,欲随间人尽卷中。
()

同宗同学复同年,十载横经在蜀川。施教夙闻风化溥,迁官今喜宠恩偏。

客窗未尽连床兴,潞渚俄移下水船。沙麓讲馀无事日,平安母惜雁来传。

()
空庭风卷叶,坏庑雨淋碑。
起废须成厦,占孚预击蓍。
红楼追曩集,碧落待谁诗。
非有钩牵□,□□亦未知。
()
睡起流莺语。
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

碧藕堆盘玉不如,穷冬风物更怜渠。颁从御府荣方重,嚼罢文园渴已除。

恩比连丝知未断,心能容物爱中虚。毫分无补真叨食,惭愧黄封走使车。

()

何须宴罢始留髡,绛蜡床前款一尊。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开门。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