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新筠州扬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宋代。张镃。初时华节漕江东,台阁争留省阁中。换得一州如斗大,便无人挽信诗穷。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镃创作的《有怀新筠州扬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时华节漕江东,
台阁争留省阁中。
换得一州如斗大,
便无人挽信诗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张镃怀念故乡新筠州的情怀,并寄给了八绝和桂隐茶。诗人描述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情景,新筠州的盛大节日活动和繁忙的江东运河。他憧憬着与故乡的联系,渴望能够留在官府的台阁中,与省阁高官共事。然而,他只能通过寄送这首诗词和桂隐茶来与家乡保持联系,心中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怀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人通过描写华节和漕运,展示了故乡的繁荣和热闹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台阁和省阁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诗人渴望能够留在这些高官的身边,参与国家大事,但他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只能通过寄信和送茶来表达对家乡的关怀和思念。最后两句“换得一州如斗大,便无人挽信诗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期待和失望,他希望能够换得一州的官职,但却无人理会他的诗作,感受到了诗穷的无奈。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和事业的矛盾心情,展示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磐石崖下泛舟 其二。明代。顾璘。群峰积翠水萦回,仙舸分明画里来。百丈澄潭摇草树,半空磐磴见楼台。风流赤壁谁应继,潦倒沧洲晚未回。闻道西畴秋稼好,不妨迂叟日衔杯。
题观瀑图。明代。陶宗仪。千峰紫翠插芙蓉,上界招提有路通。更向石桥观瀑布,玉虹万丈挂晴空。
题周樗庵隐居 其一。明代。乌斯道。滁州太守老樗庵,橘圃投閒只自甘。门户背通深巷北,溪山横绝小楼南。春风鸟迹分花径,晴日蛛丝罥药篮。一月不闻城府事,晚凉随处倚清酣。
题方仙翁点易图。宋代。陆宗亮。云锁瑶扉童未起,树摇凉露鹤初还。曲肱道士清溪水,心在羲皇未画前。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元代。杨维桢。公无渡河,河水深兮不见泥。公身非水犀,乌风黑浪欲何济?公不能济,横帆在河西。青头少妇泣血啼,有年不死将谁齐?公死河灵伯,妾死河灵妻。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唐代。张九龄。旬雨不愆期,由来自若时。尔无言郡政,吾岂欲天欺。常念涓尘益,惟欢草树滋。课成非所拟,人望在东菑。
过乌沙望大塘石峰。宋代。杨万里。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乌沙未到一溪横,水清见底心已清。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两峰玉笋初出土,三峰冰盘钉角黍。新峰新琢金慱山,雾作沉烟云作缕。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炎余寸许。山神解怜客子愁,平地跳出苍琳璆。更借天公修月斧,神工一夜忙琱锼。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
次韵康平仲侍郎丛丞相张公登倚云停二首。宋代。李弥逊。皂盖凌虚岂易陪,扪参那复欢高哉。云关□处尘踪断,松盖阴中宝地开。戎幕寇平高卧鼓,宾筵诗罢细衔杯。笑谈疑在青冥上,坐近中天两两台。
迎秋八首 其八。明代。王夫之。吴茧初成练,商声畏上弦。到来拚落叶,先事怪鸣蝉。暗湿三更露,公收万里烟。亭亭苍壁外,云岫弄馀妍。
和潘倅新溪七首。宋代。姜特立。浓淡燕脂千树开,崇光香雾袭人来。如今不共梅花笑,步绕行吟日几回。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五。明代。陈琏。关中号形胜,古称帝王都。四塞地固险,三辅势匪孤。河山相表里,土壤复膏腴。九朝迭建国,雄丽称名区。繄昔全盛日,孰不拟黄虞。一朝运祚去,宫殿莽丘墟。所恃竟安在,无乃昧良图。在德不在险,斯言诚匪虚。
与毛教授。宋代。姚勉。举世无清浊,谁欤障倒澜。独能驱雁鹜,不使污鵷鸾。此事虽云小,其人已可观。近来峨豸者,欠此广文官。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宋代。黄庭坚。范侯来寻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脱兔。衣囊夜雨寄禅家,行潦升阶漂两屦。遣闷闷不离眼前,避愁愁已知人处。庆公忧民苗未立,旻公忧木水推去。两禅有意开寿域,岁晚筑室当百堵。他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王季立安抚挽诗。宋代。蔡戡。相门叨下客,帅幕得佳宾。玉树连阶砌,芙蕖泛水滨。通家仍有契,论世岂无人。埋玉空遗恨,潸然泪满襟。
郡馆作。清代。顾仙根。我行复至郡,舍馆临官市。市言虽杂乱,亦复有至理。诤词何纷纷,半是村农子。懦拙易成忿,忿息讼方始。云从去岁来,日日向城里。良田半已典,岂不思秉耒。今春多夜雨,农事家家起。未得见长官,胥吏来无已。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白傅坟。宋代。欧阳修。芳荃奠兰酌,共吊松林里。溪口望山椒,但见浮云起。
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集诗三首。宋代。袁说友。玉海书来喜欲狂,餐霞食瀣齿牙香。固应宗派名江右,底用宫袍入建章。今代欧黄真有种,向来沈鲍肯同行。只今五集三千首,但觉荧煌锦绣张。
送忠州太守康昭远等。唐代。李隆基。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分符侯甸内,拜手明庭里。誓节期饮冰,调人方导水。嘉声驰九牧,惠化光千祀。时雨侔昔贤,芳猷贯前史。伫尔颂中和,吾将令卿士。
次桂家林夜宿江岸傅氏。明代。吴与弼。已喜琴书达桂林,却愁风雨打寒衾。漫移栖息投安处,又称青灯夜读心。
山中吟。宋代。释文珦。受性不分拿,处身常落魄。难以事王侯,唯堪友猨鹤。遂尔辞国都,终然住林壑。渴则饮涧豀,饥则茹薇藿。烟霞水石间,自得无穷乐。所归在一死,天地为棺槨。弃权埋任从他,曾不加计度。乌鸢与蝼蚁,於吾无厚薄。清泰藕华池,深知可栖托。念兹常在兹,但观西日落。
周元举待制挽歌词。宋代。葛立方。平生器业负经纶,谁谓公才不秉钧。谠论十年持紫橐,仁声三郡驾朱轮。龟文岂是背无甲,驹隙俄惊岁在辰。宅夹清漳亲义重,佳城引脰涕沾巾。
塞垣春。清代。奕绘。佳日无风雨。相约向、桥南去。桥南不远,盘陀平正,瑶草如许。向千岩、乍叩灵鼍鼓。振林叶、娑娑舞。更听之而神寂,幽禽枝上交语。别院倚山坳,白云过、忽见窗户。绝代有佳人,坐窗里凝伫。作霓裳、偷将仙乐,扬皓腕、点来新谱。侍婢卷珠帘,帘外山无数。
关河迢递岂堪论,下马秋风对一尊。作赋屡同扳玉树,倚歌曾共宿麟园。
何求弦管西天落,忽指旌旗上谷翻。留滞周南成潦倒,愧无长策献君门。
抵京王太仆仪甫许舍人稚干梁舍人思伯偕康洪管三山人见访。明代。黎民表。关河迢递岂堪论,下马秋风对一尊。作赋屡同扳玉树,倚歌曾共宿麟园。何求弦管西天落,忽指旌旗上谷翻。留滞周南成潦倒,愧无长策献君门。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清代。佚名。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