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朗读

诗词:《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夜晚独坐,因为看到了杨伯虎的春字韵诗而偶然写下了这五绝,并再次寄给他。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镃所作,描绘了作者追忆往事时内心的沉痛和伤感。他常常与杨伯虎共同醉心于文化和美学,而这种情感也使得他们在德勋堂相互陪伴。每当他登上高山,俯瞰着连绵的山脉,总会数着飞过的雁群,而老泪也会在风前不禁流下,每次都是数行泪水。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往事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悲伤。他与杨伯虎共同沉浸在文化的热爱中,而德勋堂则成为他们共同交流的场所。作者常常登高远眺,观察飞过的雁群,这种景象唤起了他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它展示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所带来的伤感。每一个字词都凝练而深刻,通过扣人心弦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首诗词借助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使读者在感受到作者的悲伤与思念的同时,也引发对自己生命中逝去时光的反思。通过与作者共鸣,读者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思考。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悲伤和对往事的追忆。它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唤起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引发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江山如抱画难加,伟观标名似太誇。千古云烟无尽藏,百年登览足生涯。

诗情与客来天际,潮汛邀人上斗槎。自是皇恩聊许借,儿童莫便认吾家。

()
椒盘又颂一年初,多拜犹欣未要扶。
山色长供青蒻笠,春光不为白髭须。
仙家风土闲中是,岁後莺花较早无。
人事驰驱不须叹,倦来添得睡工夫。
()

短篷载影夜归时,月白风清易得诗。不识酌泉拈菊意,一庭寒翠蔼空祠。

()
江势东南陡折回,两山屹立地维开。
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舟卷雪来。
扪虱王孙初睥睨,饱鱼乌鬼但毰毸。
物情岂识忘形乐,啸倚樯干独快哉。
()
驿路花如雾,春江水似苔。
尚书今日去,从者几时回。
解缆听潮落,张帆趁晓开。
相思南浦上,明月满苏台。
()
一雨累经旬,征夫殊苦辛。
流沙深没膝,积潦涨浮身。
马失曾行路,桥迷再渡人。
兵戈兼岁事,天意岂无因。
()

慈恩上人好弹琴,昨者相遇龙门阴。琅然为我拂苍玉,写作幽涧寒泉吟。

奔腾千丈瀑布落,忽转岩坳漱松壑。流声渐远人莫闻,飒飒天风起寥廓。

()

独上须弥古洞前,四溟如带罩深烟。去天尺五凭谁说,兜率还闻路八千。

()

忽得西军报,惊闻气怆然。鼓声沉白日,旗影落青天。

愤切居妨食,愁深起辍眠。王师宜壮直,即听凯歌旋。

()
()

贼徒拥邯郸,杀士不敢格。纵横曹濮间,未知兵与贼。

中州有风怪,铁碎瓦独全。更看险绝处,九霄石碓悬。

()

荣虽同雨露,晚不怨乾坤。
五色中偏贵,千花后独尊。
馨非惭黍稷,采合胜蘋蘩。

()
秋来长掩竹间扉,过客谁能识道机。
惭愧庐山陈处士,时来共葺薜萝衣。
()
衰病厌多事,清游谐夙心。
夜深楼突兀,岁晚柏萧森。
汲井洗灵药,焚香横素琴。
身闲境自胜,城市亦山林。
()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

曾醉笙歌日正迟,醉中相送易前期。橘花满地人亡后,

菰叶连天雁过时。琴倚旧窗尘漠漠,剑埋新冢草离离。

()

日之既逝,情亦既渥。宾委馀欢,主容不足。乐饮今夕,温其如玉。

()

城南有高士,种竹万馀竿。中有小茅屋,才能一丈宽。

竹叶荫阶绿,竹声当夏寒。白发被两鬓,童颜良可观。

()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焰,横山翠微积。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

梅雨团金,兰风洒翠,吟觞又汎香蒲。斗草阑干,馀薰更涤芳裾。

宫魂枉续长生缕,误旧情、臂约红疏。感年光,明镜波心,不铸颜朱。

()
庭帏日听乌鹊喜,里社相思鸡凫肥。
独身浪走一万里,忽忽平生心事违。
()
又见春风湖上花,故人南北已无多。
谁能记得同游处,不奈萋萋绿草何。
()

前身疑老衲,所至爱禅林。肯惜跻攀力,偏宜清净心。

山钟吴地秀,园布汉时金。日午僧寮寂,岩扉闭塔阴。

()

景命还将伯益传,九川功大若为迁。
讴歌终在吾君子,岂是当时不让贤。

()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嵌崎。
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
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
幸有鹤山房,图书绕梦香。
况惭闻道浅,何苦为人忙。
五斗米非分,三间茅可长。
何当重操几,同踏古松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