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宋代。张镃。自得城隅水弱居,西湖幽讨句全疎。今朝掩簿抽身出,更向谁边不一书。
诗词:《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四月的上澣日,他和一群同事约好一起游览西湖的十大胜景。诗人以自得城隅、水弱居的心境,来表达对西湖幽美景色的向往和对繁忙琐碎生活的厌倦。他抛开琐事,离开工作,与同事们一同游览西湖,希望通过这次旅行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赏析:这首诗以典型的宋代诗人的写作风格,简练而富有意境。诗人通过“自得城隅”和“水弱居”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在喧嚣纷杂的城市生活中的疲惫和厌倦之情。他渴望远离喧嚣,置身于西湖的幽静之地,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诗人在诗中提到“今朝掩簿抽身出”,表明他抛开了琐碎的工作,放下了烦忧,积极地参与到这次与同事们的西湖游玩中。最后一句“更向谁边不一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希望能够在西湖的美景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写出一篇不同于以往的优秀作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诗人将西湖的美丽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净化之渴望。这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返璞归真的思想情怀,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走笔次韵寄平元衡禅老。宋代。史浩。年来管城不脱帽,只羡夫君诗法好。怡云剥啄到云寮,始知春风属此老。忆昔代匮持钧衡,红尘瘦马太忙生。自从得请归吾里,常与鹿豕为群行。有时片月随杖屦,飘飘洒洒欲仙去。去寻杖锡四明中,听取怡云末后句。
悼亡姬。唐代。韦庄。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若无少女花应老,为有姮娥月易沈。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二首(一作陈情上韦令公)。唐代。薛涛。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寄钱受之二首(己卯)。明代。曹学佺。圣世优闲典,初非前代论。不闻宫观使,但可赐归恩。客有时惊座,公无日署门。语侵朝事际,趣令倒芳樽。
虞美人。近现代。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临川道中。宋代。释行海。溪林烟霭杂斜阳,仿佛遥岸是故乡。客里忽惊时节过,酒旗山店菊花黄。
试墨。宋代。孔平仲。长夏人虽厌,兹晨物所遭。鸣蜩抱枝急,新燕出巢高。衣葛宁嫌薄,驱蚊亦惮劳。时时得一雨,蒸湿地生毛。
杨子江送同志。元代。萨都剌。衮衮诸公立要津,一波才动总精神。满江风浪晚来急,谁似中流砥柱人。
新岁壬辰连雨雪十八日老晴袒而摸虱。明代。徐渭。龌龊几王猛,憨痴更孟嘉。贺年辞雨雪,向日捉琵琶。翠羽梅花鸟,红糟藿叶鲨。对之堪一斗,坐落晚天霞。
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明代。王守仁。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
秋日杂诗二首和黄明远 其二。元代。吴莱。西风披白蘋,楚客自枯槁。扳龙思上天,勋业苦不早。遐心随落鸿,短发等衰草。亦有芙蓉花,嫣然为谁好?
旅中卧病。唐代。杜荀鹤。秋来谁料病相萦,枕上心犹算去程。风射破窗灯易灭,月穿疏屋梦难成。故园何啻三千里,新雁才闻一两声。我自与人无旧分,非干人与我无情。
题王仲显梅谷。宋代。彭龟年。楼前梅十围,负背花千树。种花识花性,培养随好恶。花无十日好。不惮千日虑。那知花已娇,疲惫风能蛊。争如岁寒操,盘结不择土。时当气栗烈,天地闭其户。蓬蓬起南海,呼吸万窍怒。向来桃李辈,缩气不敢吐。惟有冰玉姿,秀发略不沮。静观万物理,参差乃如许。不见千金了,宴坐危堂庑。一朝遇变故,仓猝失所措。不见陋苍士,脱齿甘捽茹。翛然天地间,了不识忧惧。达人善观物,在我乃不喻。须上最高楼,方能了真趣。
从齐武帝琅琊城讲武应诏诗。南北朝。沈约。九功播祧墠。七德陈武悬。展事昌国图。息兵由重战。皇情咨阅典。出车迨辰选。饰徒映寒隰。翻绥临广甸。飒杳佩吴戈。参差腰夏箭。风斾舒复卷。云霞清似转。轻舞信徘徊。前歌且遥衍。秋原嘶代马。朱光浮楚练。虹壑写飞文。岩阿藻余绚。发震岳灵从。扬旌水华变。凭高训武则。中天起遐着。凤盖卷洪河。珠旗扫长汧。方待翠华举。远适瑶池宴。
寿台州黄守。宋代。王之望。千载初平庆未穷,本支今复见仙翁。当年郜鼎争尤力,此日于门报已隆。政尚宽和承祖烈,量涵清浊称家风。赐金增秩知非晚,行看丝纶下禁中。
题长春宫瑞应鹤诗二首 其二。宋代。耶律铸。千年物外还丹使,岂不衔珠首重回。遽远空香辞阆苑,竞随虚驾到蓬莱。仙家得表明时兆,寿域原从此日开。不是瑶台无恋处,九苞金凤感将来。
追昔感事八首 其五。明代。王伯稠。燕山自古接胡沙,大有胡风入汉家。小妇拍鞍能走马,儿童捲叶学吹笳。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宋代。孙应时。哲人重出处,外物非所荣。凤包不吸粟,鸿冥安可矰。早知屠羊肆,无所用三牲。傥来变傥去,不平何足鸣。
白鹤泉。清代。王宾基。泉脉枕云宝,洞涯日无辉。悬崖擘垂练,企石心奋飞。封池惊雷吼,巨斧安可挥。奎曜应灵宅,众口互乖违。松磴饯落月,醉卧铿琴徽。送声出山去,飞念迥无依。
感怀三首 其三。清代。刘鹗。丧乱靡有定,天下无全材。苟不事淫酗,辄复多疑猜。徒知尚权势,不恤治体乖。生民化盗贼,田里多蒿莱。狂澜亦既倒,纵挽不可回。愿忍贾生泪,且进渊明杯。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一。明代。释今无。峰头午夜气冥冥,春树千年万壑平。远瀑飞奔当杪下,一回听胜百回听。
遣兴二首 其二。清代。刘鹗。秋气日已肃,稍觉庭树变。江湖子非鱼,风雨客如燕。桓桓六尺躯,漂母寄一砚。伯牙莫我顾,遂也羞自荐。常悲楚卞氏,刖足固求衒。巢由古之人,怀哉不可见。坐久开我门,江波白如练。
无赖南征柔牵北迈感怀述德凡五百言留别春图侍郎幻章太史。明代。张穆。旅食知何底,飘流齿发昏。退飞随社燕,踯躅罥归豚。河泲南来浩,江淮东去浑。津柎绰电转,节杖沛云屯。材力秋茶悴,羁栖夏屋尊。低心研故纸,恃直沥狂言。终信金能断,全忘玉有璊。花留吴苑好,醴喜楚筵温。赋分甘荒野,承家愧德门。声施仍艾猎,骨相奈虞翻。芸蚀书千袟,尘糊绣几番。李姚诚克子,王谢定贤孙。江雾迷英荡,庭霜折树萱。鸡斯余弱息,雌伏竟偷存。泪渍英公灶,哀深仲氏埙。那无商瞿望,并断阮修婚。鱼釜虚晨爨,鹴裘付夕飧。凄凉对邱嫂,黾勉荷诸昆。病马悲虞坂,荒鸡怅晓暾。功名悭半芋,通塞付重阍。衮衮诸公贵,茫茫下士奔。学知荒鲁淹,径敢借文园。客久餐钱耗,情深旧谱惇。誉争驰豹鼠,谈屡堕昆仑。仅博侏儒饱,难谐世俗论。残经护绵坠,漏屋酌钗痕。木雁凭相择,凫鹥自在亹。时闻次室啸,天笑杞人扪。星本元枵朗,胸犹梦泽吞。士羞三战怯,馈讶十
千叶莲(同前)。宋代。贺铸。闻你侬嗟我更嗟。春霜一夜扫秾华。永无清啭欺头管,赖有浓香著臂纱。侵海角,抵天涯。行云谁为不知家。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
炼丹井。宋代。董嗣杲。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万古仙踪应不泯,辘轳声落病僧寮。
为云侣天游赋。宋代。卫宗武。汗漫可以期,列缺可以至。岂不高且远,未足语超诣。至人司重玄,妙境此融会。无声亦无臭,万象於我备。不必八柱承,不必二极系。曾城九重居,俨若具乎内。於焉以泮涣,其乐浩无际。气凝而社化,举步六合外。乘轮阆风行,税驾丹丘憩。逍遥兮周流,斯特迹之寄。混然吾太虚,游是息於是。
袁大监挽词三首。宋代。梅尧臣。昔罢宣城守,将归尚抚予。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