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郝泽民韵

次郝泽民韵朗读

《次郝泽民韵》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雁冲云去,栖乌向日啼。
雁群飞过,穿越云层,展现出壮丽的景象;而乌鸦停栖在枝头,向着朝阳发出啼叫声。
诗人以雁和乌鸦为意象,表达了离别和相思之情。雁是候鸟,代表着离别与归乡;而乌鸦则是常见的鸟类,它们在早晨朝阳的照射下啼叫,也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山明初过雨,沙静不多泥。
山峰在雨后初霁时显得明朗,沙地静谧,不见泥泞。
这两句描绘了雨后山清水秀的景象。雨过后,山峰清晰可见,宛如初升的太阳;而沙地上没有多余的泥泞,显得干净整洁。

江上梅花细,村中酒价低。
江上的梅花绽放精美细致,村中的酒价则低廉。
这两句描绘了江上梅花的美丽和村中酒价的廉价。梅花是冬季中的花朵,它们在江边绽放,给人以清冷而傲然的感觉;而诗中提到的村中酒价低,可能暗示了贫困的农村生活,也可能是对于朴实生活的赞美。

无人可同出,课仆理荒畦。
没有人可以陪伴一同出行,只能独自一人;在农忙之时,需要亲自去理会农田。
诗人表达了孤独和辛勤劳作的情感。没有同伴相随,只能独自行走,这种孤独感强烈而真切;而在农忙之时,诗人需要亲自去农田里处理事务,表现了他对农业劳动的重视和努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思乡、思念故乡、赞美自然和劳动的情感。雁和乌鸦象征着离别和相思,山明和沙静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梅花和酒价低则体现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生活的真实和诗人内心的感受,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章甫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朗读
()

猜你喜欢

寂寂柯山曲,悠悠放逐臣。
雨晴人踏晓,山静鸟啼春。
最惜庭梅谢,犹欣垄麦新。
但知年岁好,饱饭任乾坤。
()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
万事空花过眼无,到无言处自心孚。
践头苏爨刍何用,垂耳盐车马以瘏。
野鹤不须惊客去,山雌一任笑人癯。
他年史氏求遗稿,幸免台中道噤乌。
()

吟边逢李白,谈笑亦风流。
相对各青眼,安知有白头。
两家穷活计,四海老交游。

()

蒸鱼燔肉当好羞,北面百拜如有求。
愿身长健儿孙好,岁岁此日烧松楸。
纸钱灰尽泪不尽,孤也虽在犹拘幽。

()
万物由来备一身,要教纯熟在持循。
莫嫌恶浊浮埃界,自做分明实地人。
培养確知心是圣,工夫岂费笔如神。
羡君精进追前哲,愧我衰颓落世尘。
()

腊雪方凝,春曦俄漏,画堂小秩芳筵。玉台仙蕊,帘外幂瑶烟。莫话青山万树,聊须对、一段孤妍。杯行处,香参鼻观,百濯未为贤。
吾庐,何处好,绣香竹畔,偶桂溪边。且为渠珍重,满泛金船。已拚春酲一枕,如今且、醉倒花前。花飞后,欢呼一笑,又是说明年。

()

小山后丛桂,方池前止水。泠然堂中人,枯槁祇中尔。

平生不止酒,来此真止矣。今辰忽开尊,叵料真未止。

()

晨夕习幽栖,首夏变云物。幽栖历见闻,云物有伸屈。

芳草尚春馀,光烟遗髣髴。移榻就前窗,预待凉薰欻。

()

閒居学圃枕城隈,竹屋茅斋日日开。不用闭门防客到,爱閒能得几人来。

()

腊近春临雪意迟,褰衣敢惮走灵祠。
夜听小雨犹倾耳,晓看群山顿展眉。
好句悬知得冰柱,香醪试为压羔儿。

()

舟人劳暂息,舣棹近柴扉。
月过渔舟迥,星流鹤渚微。
愁心千绪集,归计十年违。

()

君繇雁荡解官时,我亦琅邪受代归。邂逅故乡方道旧,逡巡行舸又成违。

十年离合都如梦,千里冲蒙勿自欷。况是枫庭将奏课,好摅奇蕴动恩辉。

()

汉网疏仍漏,齐民困未苏。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

中宪方外易,尹京终就拘。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

()

五月双舻偶共行,开怀尤喜暑风清。亨途事业心犹壮,细字诗书眼更明。

家有青山应可乐,首无黄发未须惊。相期一醉无他景,九十西风菊万茎。

()
红艳几枝轻袅。
新被东风开了。
倚烟啼露为谁娇,故惹蝶怜蜂恼。
多情游赏处,留恋向、绿丛千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