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过易足为红梅一醉醉后率成数语。宋代。章甫。一冬雪与寒具少,膏泽春来颇倾倒。畏寒病懒不出门,未觉心情被春恼。花木今春种种迟,眼明始见红梅枝。容颜颇称俗子意,风骨独有诗人知。人生百年谁满百,去日渐多来日窄。衰颜已减旧年红,短发明年应更白。瓮头有酒不用沽,肴蔌得随家有无。主人颓然客亦走,明朝无事重来否。
《诸公过易足为红梅一醉醉后率成数语》是宋代诗人章甫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天里宅居不出,等待春天的来临。当春天终于到来时,作者发现花木虽然开得晚,但红梅已经绽放,它的容颜虽然平凡,但在风骨上却独具诗人的眼光。
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他意识到人生的百年岁月有限,每一天都在流逝,而自己的容颜已经不如年少时那般红润,短发逐渐变白。然而,作者并不为衰老所困扰,他坚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并表示即使容颜逝去,诗人的风骨依然存在。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说自己有自己的私酒,不需要去买,而且菜蔬的多少与他的家有无无关。主人颓然,客人也离去,但明天又会有新的事物等待他去面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诗人精神的坚持。通过描绘红梅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的体悟,并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和豁达的心态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章甫。(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默曜堂访预监寺不遇。宋代。释子淳。昔年摩竭令,今日孰知恩。句外潜心体,言前密意论。松风清宇宙,桂月曜乾坤。出户虽无往,争如静掩门。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宋代。苏轼。従来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两过春。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侯芹。休惊岁岁年年貌,且对朝朝暮暮人。细雨晴时一百六,画船鼍鼓莫违民。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杭人以放鸽为太守寿。)浮玉山头日日风,(即金山也。)涌金门外已春融。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国艳夭娆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但知扑扑晴香软,谁见森森晓态严。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应须火急回征棹,一片辞枝可得粘。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着腐儒。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迂。
生诗十首书王堇父慈无量集以凡百畏刀杖无不。明代。陶望龄。介卢晓牛鸣,冶长谙雀哕。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群鱼泣妻妾,鸡骛呼弟妹。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多嘅。闽语既嘤咿,吴听了难会。宁闻闽人肉,忍作吴人脍。可怜登陆鱼,皦喁向人谇。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何当破网罗,施之以无畏。¤
杨文靖早间帖赞。宋代。岳珂。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待物必诚,所以达乎义也。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笔端波澜,亦可想其似也。
题仲经家江贯道潇湘八景图 其三 潇湘夜雨。元代。程钜夫。昏昏风浪里,瑟瑟打篷声。骚客千年恨,灵妃万古情。
叶梦授龙图同游丹霞见和四绝句再次前韵 其一。宋代。李纲。岩窦嵌空南宝花,玲珑楼阁衲僧家。兴来结客穷幽讨,冲破晴山几段霞。
送称大师归泉南。宋代。释居简。曾郎蔡柳与天冠,鼻孔元来不两般。总被上人亲见了,放憨尽好受人瞒。
浪淘沙(琴)。宋代。李之仪。霞卷与云舒。月淡星疏。摩徽转轸不曾虚。弹到当时留意处,谁是相如。魂断酒家垆。路隔云衢。舞鸾镜里早妆初。拟学画眉张内史,略借工夫。
南湖诗 其二。宋代。刘攽。一樽芳酒数篇诗,坐待南湖夕景低。日照杏花堆火齐,水涵天色湛玻璃。静中鱼鸟浑相忘,醉里风光时易迷。还有渔舟澹客兴,谁言不似武陵溪。
东瀛杂诗 其八。清代。朱景英。竟体吹香玉色如,絺衣麝处月弦初。多情小草能忘否,为课园丁一荷锄。
赠沈稚咸。明代。徐熥。爱君蓬荜绿萝閒,住近枫桥第几湾。短屐一春游茂苑,疏钟半夜听寒山。门多词客寻诗至,寺有高僧乞画还。数顷烟波满船月,歌声来往水云间。
题小山宗侯狎鸥汀 其三。明代。佘翔。岂是江潭赋卜居,眼中花木满庭除。夜来还住青藜阁,著就刘家七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