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诸友

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诸友朗读

译文:
不知是哪家的车马喧嚣,为何朋友们戴着簪子聚集在一起,
楼阁的屋顶压在城头上,水面倒映在檐下。
橘树和柚树的香气弥漫,两座山峦的美景尽收眼底,
蒲荷花和荷叶清新地交相辉映。

因为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我感到烦恼,春天无法如愿地来临,
明天离别,酒还未喝够。
我非常希望和三四位朋友一起离开,
随着微风卷起一江江帘。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陈傅良的作品,通过描绘湖楼送客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人观察周围的景物,如喧嚣的车马声、屋顶上压着的楼阁、倒映在檐下的水面,传达了离别时的感受和情绪。作者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橘柚的芬芳和两座山峦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惜。

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中,作者感到烦恼,春天的到来被无情地拖延。尽管明天就要离别,但酒杯未曾尽兴。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谊的向往,渴望能与三四位朋友一同远离,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诗人以“鲈风更捲一江帘”作结,形象地描绘了微风卷动江帘的景象,将离别的愁绪融入自然景观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情感和对友谊的思念。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共鸣其中。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如喧嚣的车马声、屋顶上的楼阁、倒映的水面,以及橘柚的香气和山峦的美景,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诗人对离别的愁绪和对友情的向往,通过对春天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诗人借景抒情,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梦想今三载。忽传来、芙蓉笺纸,新词十赉。一样红颜漂泊感,盐米光阴无奈。

好珍重、玉台诗派。明月绛纱春风里,看金钗、尽下门生拜。

()

珥笔韬弓出玉关,周妻何肉累全删。梦依吴越江山外,身到昆仑碣石间。

刁斗不闻沙漠静,簿书常简柳衙闲。白头尚有登瀛福,坐拥残书伴老孱。

()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

筼筜夹路。如向潇湘深处住。小筑三楹。翠绕庭前画不成。

彩毫春暖。顷刻围屏花叶满。茶熟重看。窈窕灵妃秀许餐。

()

文廊匼匝屏风曲。轻寒恻恻侵帘箔。秋思正沈吟。秋阴几许深。

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蝶也不禁秋。凉花相对愁。

()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

眉意浅,佩声残。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