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二首

元夕二首朗读

《元夕二首》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雪初消御路乾,暖风吹面不成寒。
月华满地春如酒,不是烧灯也合看。

译文:
腊月的雪刚刚融化,皇宫的道路已经干燥。
温暖的风吹在脸上没有丝毫寒意。
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春天如同美酒般浓郁,
并非点燃的灯火所能比拟,值得一同欣赏。

诗意:
《元夕二首》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以及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里所产生的美好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腊雪初消、暖风吹面的场景,表达了寒冷冬季的结束和温暖春天的到来。他运用“月华满地春如酒”的形象,将春天的美好比作醉人的美酒,强调了元宵节夜晚的独特魅力。最后一句“不是烧灯也合看”,表明这种美景不仅仅是点燃灯火所能展现的,而是需要眼睛去欣赏,暗示了诗人的赏识心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元夕二首》采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冬季和春天的对比描写,展示了元宵节夜晚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景象。诗人通过描绘腊雪初消、暖风吹面的情景,使读者感受到了冬季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诗中的“月华满地春如酒”一句,以鲜明的形象将春天的美好描绘出来,给人以醉人的感觉。最后一句“不是烧灯也合看”点明了这种美景不仅仅是灯火所能照亮的,需要人们用眼睛去欣赏,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整首诗意境明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喜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朗读
()

猜你喜欢

桃符频换句难新,休对春风诉旧贫。
近日儿童谈道学,几时徵诏及闲人。
山田收薄官输在,树雪吹残曙色真。

()

榕城好,飘梦水天空。枫叶凉波江舫笛,梅花细雨寺楼钟。

不听也愁侬。

()

白发闾休倚,红颜且下机。里中争诧说,内史锦衣归。

()
洛浦遗衾未可将,露蛩凝思满中堂。
鹊桥已散银河影,雁柱初传玉宇凉。
灯近暗窗星有焰,扇归秋笥月无光。
怀人不寐多惆怅,更耐悠悠漏点长。
()

窳质谢天巧,风轮出鬼谋。
入窑奔阏伯,随舶震阳侯。
独鸟藏身稳,双虹绕腹流。

()

声音之学久相违,养德陶心自不支。不见齐门驱御速,却于韶乐识婴儿。

()
水旱国代有,人神理本通。
偏雩祠小大,敢指蜺雌雄。
地厌焚惔极,天回顾盼中。
蛟龙起乖卧,星斗晦澄空。
()
幺弦写意。
意密弦声碎。
书得凤笺无限事。
犹恨春心难寄。
()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

()

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君看大羹玄酒味,蟹螯蛤柱岂同科。

()
杳杳堂何者,余常此养愚。
放身依曲几,忘虑若枯株。
庄老题书册,乔松列画图。
客来休见问,非尔识于于。
()

王制严心画,臣工重古人。朝廷政典大,岭海学宫新。

番舶槟榔唾,邮签荔子尘。方言若翻译,谁与计偕陈?

()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
山头一寸云,山下一尺雨。
青天在层阴,未用遽披睹。
悬知垅亩间,不著蓑笠御。
呼儿趣秧稻,唤妇催酿黍。
()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
向长不愿富,折像患不贫。
奇祸伏所慕,藏身有馀珍。
向来东陵侯,岂似种瓜人。
茫茫宇宙间,不得自由身。
()

差极人臣位,南柯梦转虚。盖棺论未定,颇费史家书。

()
银塘朱槛麹尘波。
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

昨夜洞房春暖。烛尽琵琶声缓。闲步倚阑干,人在天涯近远。

影转。影转。月压海棠枝软。

()

饭了意行忘远近,翛翛老眼入疏梅。愁边赏味平生剧,乱后横斜几度开。

胜韵撩诗频呫嗫,冷香薰梦破咍台。莫将花客轻题品,自有渠侬十倍才。

()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

梨花枝外雨冥冥,宿酒朝来尚未醒。倚砌宜男偏婀娜,隔窗鹦鹉太丁宁。

紫鸾箫管和瑶瑟,金鸭香炉倚绣屏。青李来禽临已遍,定从白鹄授《黄庭》。

()
春过新烟能有几,愁生飞絮转难禁。
可怜衰白随年少,爱看残红到夜深。
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
明年此会知谁共,雁荡山前寄好音。
()

东阁樽罍招共饮,后房罗绮约同观。既无蓟子分身术,须欠车公一座欢。

()

顾侯尹钱塘,才气素英果。骄虏渡吴江,誓往邀其惰。

中丞已郊迎,欲袒谁当左!妻孥笑指波,版籍泣投火。

()

乱聒霜前夜,忙催机上秋。无衣汝何益,重作旅人愁。

()

墨罢玉炉香袅。夜夜风吹梦杳。依旧五更寒,觉后霜清月皎。

情悄。情悄。枕上疏灯惊老。

()
古甃澄泓照胆清,画龙壁上挂瓢轻。
汲来不疗相如渴,掬处难供太白倾。
傍屋四围埋石色,侵山一溜走溪声。
钵盂可揽江湖阔,参取诗禅放眼明。
()

山深不可见,一锡又云飞。
梵译通方语,林霜点衲衣。
神闲生境寂,思基入吟微。

()

服力徇穑事,矻矻望有秋。凌晨荷锄出,日入且未休。

中夜看星辰,旱潦切所忧。西成告丰岁,珠玑满田畴。

()
颜色倾城世更精,爱卿长是说卿卿。
卷中昔日催徽貌,重见应怜太瘦生。
()

维摩方丈未为奇,我室呼如芥颗宜。三万二千师子坐,著来尚可踢须弥。

()
休执性为真。
如何出阳神。
十个九个守,顽空。
若得命基带了性。
()

乌鸟既能伤义士,蚊虻何苦碎贞肌。由来天道本无定,谁使昆虫必有知。

画壁几残春社雨,灵风时满夜归旗。烟波一望三千里,长在湘江洛水湄。

()

脩身戒昏惰,学业贵精勤。圣人惜寸晷,志士耻无闻。

勤惰不自省,贤愚此中分。流观八纮内,矻矻穷朝曛。

()

落日平西树起烟,乱山缺处水连天。城楼突兀栖云表,树影参差落眼前。

倒引归心缠客病,欲随飞鸟渡平川。不辞茧足投微径,慰藉征行有晚蝉。

()

问安敕使马如飞,络绎时新奉母慈。蜀产吴包何足道,蟠桃熟处是瑶池。

()

仙穴寻遗迹,轻舟爱水乡。溪流一曲尽,山路九峰长。

渔父歌金洞,江妃舞翠房。遥怜葛仙宅,真气共微茫。

()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
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
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飖.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
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
()

湘湖莼线正宜羹,一舸涛江泛晓晴。
屋破不妨从客借,田荒自欲课奴耕。
不随不激真吾事,乍佞乍贤皆世情。

()

泛松江、水遥山碧,清寒微动秋浦。霜云霁色横无际,别鹄惊鸿无数。朝又暮。听牧笛长吹,隐隐渔榔度。骚人才子。既览物兴怀,浮游尘外,啸傲剧清思。人间世。扰扰荣途要路。瀛洲琼馆安所。轩裳何似渔蓑兴,萧散龙游鹤渚。须归去。办双桨孤帆,云月和烟雨。江湖伴侣。趁社橘初黄,汀葭馀翠,成我莼鲈趣。

()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春风开紫殿,天乐下珠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

高秋日凄冷,且复闭门居。蟹壮输芒后,醅香出榨初。

霜篱存晚菊,腊瓮作寒菹。更好山翁唱,阳春恐不如。

()

帝网高悬法界中,万峰插笏尽来同。仙人自葬玲珑骨,龙女长依缥缈宫。

金刹镫摇华藏月,石田香护贝多风。采真莫问来时路,回首从教百虑空。

()

沙浅波平足泳游,粼粼十里碧如油。此溪此水诚奇绝,终古无声向北流。

()
涂山阴赞夏王化,妫汭密裨虞帝仁。
保合大和无间断,际天蟠地一般春。
()

西望青天挂玉龙,风来飞洒石门松。罗浮归客将寻汝,沐发匡庐第一峰。

()

归程应不远,想在麦花秋。客路枌榆社,家园杜若洲。

晓风吹梦蝶,春树听鸣鸠。酒伴君能访,终南有醉侯。

()

三闾爱秋菊,浥露餐落英。独醒鄙众醉,乃觉非人情。

楚亡如厦仆,一木那支倾。离骚固愤切,聒聒如蛩鸣。

()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
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
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
从今教子为牧童,岂复敢望铭鼎钟。
()

初夏稍清畅,山茨景弥新。桐花落井干,鸟语喜归人。

苔石当坐卧,松枝堪挂巾。高士一来此,忘言道愈真。

()
郡斋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
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
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
贱子乘春上石渠,喜逢先达舣舟余。
当床幸展梁生拜,乞米宁工鲁郡书。
岸雨绿苗方净好,水风黄柳共虚徐。
相逢无限通家意,请向诸郎报起居。
()

宴罢高楼卧锦裀,多情遥赠一枝春。翩跹不让行云女,芳艳偏怜化蝶人。

送去长廊摇玉佩,醒来馀馥染罗巾。仙踪定落吴王苑,香径湖边再问津。

()

任城诸武汉高阆,名绩史家湮不彰。一时缨黻谁颉颃,选石写德均旂常。

更筑石室匠作良,摅骋技巧端表坊。寿藏久塞赵邠卿,锦城又圮文翁堂。

()

闽州土俗户不分,生子数岁学绣文。围绷坐肆杂男女,谁问小年曾识君。

古来夜行斯秉烛,今者衢路走纷纷。那更诛求使者急,鞭箠一似鸡羊群。

()
疏散履穿东郭,流离马没蓝关。
瓜洲谁问卧袁安。
孤负新年月半。
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
()

忧患薰心两鬓丝,倚栏瘦影却斜晖。

凄其十载不儒服,老矣一生犹布衣。

()

长谣凄凄锵锵。鸾雏凤伯相将。鹍鸡群晨成行。西天老胡文康。

上云乐奏侜倡。

()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

寿木拳数尺,天生形状幽。把疑伤虺节,用恐破蛇瘤。

置合月观内,买须云肆头。料君携去处,烟雨太湖舟。

()

谢印归来俗累轻,桥南惟与白鸥盟。八旬福履身犹健,三世书香味更清。

石首风烟全乐事,川西桃李半成名。寿觞不博公卿贵,遥拾南山入颂声。

()

西望屏山翠几重,丈人遥在最高峰。玉台碧映云台月,剑阁青连锦阁松。

绝顶振衣孤吹起,清秋染翰赤霞封。中原戎马频多事,此地如何稳卧龙。

()
暂谒明光拂斗槎,杖藜归去赤城霞。
琳宫重启仙人室,金阙新辞太帝家。
祇自运心奔白日,何须掷米作丹砂。
云章赐重崆峒远,还向悬岑炼五芽。
()

满市花风起,平堤漕水流。
不堪春解手,更为晚停舟。
古埭天连雁,荒祠木蔽牛。

()

秋水芙蓉幕,时闻啸诺歌。
簿书精力尽,台省故人多。
别酒禁愁得,交情奈久何。

()

信陵美妇人,求取自意外。魏其尽晦日,沟水四面会。

茹苦讵可期,快志或相害。闲处拥赵女,明妆发如虿。

()

清夜疏林寂,高吟度远峰。月微兼冷露,香炉又残钟。

秋老山容淡,更寒蝶梦空。孤镫留信宿,半榻白云封。

()

漠漠复霭霭,半晴将半阴。春来自何处,无迹日以深。

韶嫩冰后木,轻盈烟际林。藤生欲有托,柳弱不自任。

()
六年光景未题诗,画得如尘似梦时。
断雨湿云休细看,看来容易鬓成丝。
()

霢霂洒空蒙,凭轩望不穷。温迷回雁渚,暖带落花风。

着柳应催绿,□桃更上红。气萦蛛网□,润合燕泥融。

()

借箸心常苦,筹边计独劳。一官徒肮脏,两鬓觉萧骚。

有秽萤常集,无声犬亦嗥。宿根原彗业,归计向禅逃。

()

雉堞连云十里城,将臣开府此屯兵。
山连虎阵千年固,地接龙沙一掌平。
塞上马嘶春草绿,村中人和凯歌声。

()

讲习常同席,间关共出山。青霄鹤背稳,白昼锦衣还。

雕鹗思腾汉,芝兰竟化菅。知君有遗恨,重我泪潸潸。

()
重来寻野兴,淡月半松林。
一寺俨如昨,双溪清到今。
乱馀僧改貌,秋老客惊心。
自觉身如寄,山林滋味深。
()
一著当机已百全,落枰忽误岂非天。
空函堕甑都休惋,赤壁淮淝本偶然。
()

湘水神。湘水神。黄陵歌舞逐时新。日暮江干春草绿,含情含怨复含颦。

()

西湖十月烟水平,梅花参差千树明。越王城畔气应早,林逋宅边江更清。

驿使章台空寄别,霜天玉笛暗沾缨。故人若有扬州兴,为听春鸿白雪声。

()

谓天宜局恐天荒,与日偕新望日长。寒谷未经邹律动,阳灰初向管葭忙。

十年蓬转同双鬓,三月萍飘任一航。海内威加人若此,大风何用苦飞扬。

()
银盆著水洒球场,马嚼衔声立两行。
齐上玉鞍随仗列,粟金腰带小牌方。
()

公本籛仙后,缘何出自闽。
东山为别久,西浙得书频。
投老欣添岁,归闲剩得春。

()
高卧即经旬,林间挂葛巾。
野云閒照水,山鸟自啼春。
酿酒期佳客,开书见古人。
莓苔渍双履,不识洛阳尘。
()

驿骑东行得素书,便趋宾榻驾柴车。赋诗我未如陶令,养浩君能似子舆。

()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

张崔二献称唐宋,丘起琼台辅圣明。千载斯文闻后死,几人吾党续先生。

()
青灯耿耿透窗明,一字推敲睡不成。
只道衰翁自迂阔,隔楼亦有苦吟声。
()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

丹符躬拜御前除,试稿犹存棘栫余。宣圣殿高瞻衮黼,诸生班整肃襟裾。

华堂击鼓公厨熟,彩鹢垂帘海味腴。为语睢州刘博士,老年易学定何如。

()

彼美人兮。半面风姿。谁向妆台描五色,有顾恺传神,何郎傅粉,张敞休眉。

可惜红颜黄土,立而望、是耶非。问若个、小名君识否。

()

青门深。海棠开尽春阴阴。春阴阴。万重云水,一寸归心。
玉楼深锁烟消沈。知他何日同登临。同登临。待收红泪,细说如今。

()

自古江陵是壮游,春风三日为君留。岳阳胜概还如旧,只少君诗写上楼。

()

老人身世两相遗,绿竹青松自蔽亏。
已喜形骸今我有,枉将名字与人知。
往还但许邻家父,问讯才通说法师。

()

粉作山河玉作亭,毡衫湿透欲成冰。尝疑海市光难似,却过章桥落未停。

青映乡关长见树,白连天地不藏僧。北风一阵吹还起,鸾鹤烟霞梦未醒。

()
烈烈李公,实备全德。
义动幽明,气贯金石。
扈跸敌营,爰究忠烈。
杞人之忧,废立大厄。
()

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如今绿暗红英少。

且趁余花谋一笑。况有笙歌,艳态相萦绕。老去风情应不到,凭君剩把芳尊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