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远。唐代。杜甫。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这首《送远》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时所作,当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送远”即是诗人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开秦州入蜀道而远行。浦起龙认为此诗“不言所送,盖自送”之作。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67-268
首句以提问开篇。“带甲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此诗开头就以新颖的语言,矫健的笔力,引起读者注意。次句“君”为诗人自指。作者问自己为什么在兵荒马乱这样的时刻“远行”。
“亲朋”二句写启程时情景。亲友同声痛哭,因为正值离乱,不知此后能否重逢。而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草木”二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时入岁暮。“霜雪”飘洒,关河冷清。这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此联“岁月”二字本当用平,诗人出于内容上的考虑,突破声律常格,上句全用仄,下句四字用平。用拗峭的语言,描绘寒冬的旅程,成为杜甫五律中以入代平的一个诗例,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别离”二句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由于感念难忘,仿佛就在今天。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深“情”厚意的。这里字面上在说“古人”,实指今日之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诗以“送远”为题,但从后四句看,“当是就道后作”(浦起龙语)。这样,前四句应是“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浦起龙语)。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何等起手”,浦起龙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誉前四句。
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离秦州,入蜀道,却并无一个明确的目的。离别时虽然亲朋同声“一哭”,却无人以诗相送,情景是颇为凄凉的。为了自壮“行色”,他“就道”后补写了这首名作。这与他天宝十四载(755年)“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时所写《官定后戏赠》,很有点相似。不同的是,那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纯出于游“戏”笔墨,而且“微禄”“耽酒”,“圣朝”“狂歌”,还可为“故山归兴”,“向风”“回首”。而这首诗则写于安史乱中,“带甲满天地”的时刻。“鞍马”入蜀,茫茫前路,还不知依“托”何人,根本没有以笔墨为游“戏”的闲情。回味“昨日”告别场景,想“见”“古人”惜别“情”意,无怪乎要“感慨悲歌”,放声长吟了。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第四,对比描写,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67-268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梦芙蓉 题王太守戴笠图。清代。王闿运。看谁持玉杖,是匡庐旧日,主人无恙。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浩歌声自放。天风吹做凄荡。不尽吟情,有吴烟几点,摇曳白波上。戴笠寻诗有样。瘦损何妨,呼吸通天响。牯牛平望,夷语乱樵唱。洗空山水瘴。飞流溅瀑千丈。更莫闲游,祇凭阑把酒,一醉吐空旷。
上亭驿。清代。张问陶。野旷遥开万岭环,松龙千里落眉閒。人烟漠漠如三辅,瞑色濛濛到百蛮。怒濑噌吰诸葛鼓,澹云窈窕长卿山。销魂重过郎当驿,绿鬓苍凉匹马还。
知足轩。宋代。白玉蟾。得陇还为望蜀谋,贪心来往似江潮。谁知一死乃所欠,若曰四休渠不消。田氏三千人食客,元家八百斛胡椒。更烹侍妾充肴馔,何事贫颜但一瓢。
和张寺丞功父八绝句。宋代。杨万里。古来官职妒诗篇,二物双违不肯全。君被诗篇折官职,如何又寄一新编。
燕归梁(木犀)。宋代。韩元吉。凉月圆时翠帐深。锁非雾沈沈。广寒宫里未归人。共结屋、住黄金。繁枝未老秋光淡,好风露、总关心。天香不奈远相寻。更翦巧、上瑶簪。
怨王孙(与河传、月照梨花二词同调)。唐代。韦庄。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珰,绣衣长¤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
题吕季升谷隐堂兼寄居仁。宋代。李处权。莘野隐於耕,傅岩隐於筑。叔夜隐於锻,君平隐於卜。四子隐不同,抗志俱超俗。夫君无所事,扫迹隐於谷。优游以卒岁,燕居常慎独。方寸湛若水,颜状温比玉。白璧无瑕玷,幽兰自芬馥。插架万签书,拥檐千挺竹。时乘昃月过,自伴微云宿。萧然伏腊余,尚不愧此屋。岂曰不愿仕,可以速则速。富贵草头露,荣华风中烛。止止理固明,知止乃不辱。小人无藉在,放浪谢羁束。衰年迫饥冻,强颜隐於禄。晚食且徐行,分量初易足。婆娑一丘壑,雅趣在松菊。平生喜文字,终恨窘边幅。顾闻多种秫,迎寒酿已熟。更约阮仲容,清谈夜更仆。
吕城逢皇木二首 其一。明代。黄省曾。雪陇涓涓添水涨,风旗旆旆谨王共。眼看碧岸千牌木,未觉深岩万仞松。
富田谒文丞相。明代。林光。云水相看数百峰,富田蓑笠又从容。湖山何处非男子,宇宙常堪着此翁。祠庙星霜几草莽,大家门户总春风。凭谁细话兴亡事,烟雨霏微起暮钟。
仲容摘阮图。元代。张天英。林中长忆仲容贤,水底龙吟阮上弦。弹破白云飞不去,化为盘石已千年。
呈李书史四首。宋代。王梦应。山中昼永书一帙,兵后南州健更谁。君实中年陪社日,考亭无事注骚诗。
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宋代。陈著。低垂不足畏炎氛,自是居高避俗喧。五瓣圆黏猩血重,数丝牢缀蜡心存。雅持本色明清昼,肯驻残妆媚黑昏。林下何人修炼到,丹余流入此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