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春昼

小园春昼朗读

《小园春昼》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小园春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恬淡的场景,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心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天的阳光逐渐长久,
残陋的巷子深深地躲藏着。
四周静悄悄,小山林静谧无声。
门外的人们忙碌不已,
马儿在槽边聆听琴声。

我坐在庭园,角巾斜戴,
竹影在身旁轻轻摇摆。
野谈中争夺座位,争夺墙阴。
灌溉花园原是三公之事,
我却悠闲自得地抒发心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小园春景,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中的小园被描绘得残陋而深远,四周的环境安静而宁谧。诗人以自由自在的姿态坐在园中,头戴角巾,与竹影共舞。诗中还描述了人们争夺座位和墙阴的情景,突显了尘世中的烦恼与喧嚣。然而,诗人却置身其中,淡定自若,将灌溉花园的工作视为一种闲散的享受,表达出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自由自在的心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对小园春景的描绘,传达了超然物外、不受世俗干扰的心态。诗词中的景物描写清新自然,意境恬淡静谧,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整首诗流畅自然,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

猜你喜欢

濛濛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

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

()

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毗陵一雁飞。笑我畏人能久客,嗟君怀土便思归。

风高海气龙王庙,水落江声燕子矶。卉布家乡多已作,此行须换芰荷衣。

()

先朝亦复愁元昊,臣子何人似范公。巳见干戈缠海内,尚留冠佩托江东。

含霜晚穗遗田里,噪日寒禽古庙中。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恐无穷。

()

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

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

()

天涯踪迹付觥筹,支枕篷窗倦即休。旅雁数声千里梦,残梅半树五更愁。

地传公路犹名浦,人到清淮一系舟。多少金钱靡费处,谁将全力奠中流。

()

秋入金篦惊发落,朝朝万缕千丝。一回揽镜一回稀。

初心灰已尽,长笛任频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