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典章制度的忧虑和对于言辞之失真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思考和解释的重要性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三和》
典诰残于胜建,
声诗失自韩齐。
一言蔽思无邪,
三万解曰若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的诗意较为隐晦,需要通过解读才能理解其意境。首句“典诰残于胜建”,暗指官方的法令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正义与公正,被权力所腐蚀。第二句“声诗失自韩齐”,表达了声音与诗歌已经远离了本真的表达,可能是指它们被人为地改变、歪曲或者被滥用。接下来的两句“一言蔽思无邪,三万解曰若稽”则强调了言辞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言辞的解释和理解的多样性。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典章制度、声音和言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担忧。作者认为典章制度已被腐败侵蚀,声音和诗歌已经失去了本真的表达,而言辞的多义性也使人们对于真相无法达成一致的认识。这首诗词提醒人们应当保持清醒的思考和理解,以免被欺骗和误导。
总之,《三和》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诗意和意境,呼唤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审视和思考,强调了言辞和解释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于真相与公正的追求。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项安世。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昭君怨。清代。石赞清。雪重拂庐乾,燕山直北寒。空弹马上曲,真愧镜中鸾。古戍烟尘满,边隅粉黛残。自矜娇艳色,时展画图看。
负暄吟。宋代。黎廷瑞。阴风吹芦花,铺锦满汀洲。不充赤子襦,露骭寒萧飕。煌煌扶桑君,悬镜烛隐幽,恻然冰霜晨,被以绛锦裘。穷阎一欠伸,僵体回春柔。天衣难久恋,向晚复下收。南山拾枯樵,寒夜为衾裯。灰冷更正长,展转何时休。东方行且明,小忍君勿忧。
虎丘四首 其二。明代。黄省曾。春山秀色流氤氲,芙蓉独倚无人群。高竹明含紫空日,瑶花净染青天云。驻席仙杯翡翠乱,回桡玉笛鱼龙闻。西林新月出何事,澄江为照黄山君。
送刘仲高提刑受代赴行朝。宋代。李纲。绣衣将命七闽中,揽辔褰帏迈古风。怀抱坦然推厚德,平反多处剩阴功。却持汉节朝天陛,未许瓯民借寇公。簪笔行趋青琐闼,携家去指水晶宫。风吹烟浪莼鲈熟,日照霜林橘柚红。若到东吴见知旧,为言多病一衰翁。
题彭氏韦经堂 其一。宋代。周孚。鲜卑语熟更琵琶,渠向人前亦自誇。棐几明窗那可负,喜君能记鲁东家。
送秦仲方崇明儒学训导。明代。袁华。明诏春颁出紫宸,党庠遂序法成均。运筹廊庙皆熊虎,奋迹丘园尽凤麟。七步词章年更少,一门孝义老弥醇。清朝偃武崇文化,始信儒冠不误身。
李源十景 其六 竹径清风。明代。程敏政。夹道千琅玕,森森出墙外。有时一轮秋,平空发天籁。
岁除日立春。宋代。赵蕃。旧岁此夕尽,新春今日回。天公贪省事,嘉节并相催。谩有诗堪写,初无尊可开。去年湖上寺,尚可寄寻梅。
同载赓命美赐炬公毅夜集圣符宅余独后至时圣符新婚。明代。李之世。幽期那忍负,薄暮我能来。莲蜡分房烛,兰肴续夜杯。暖风微送酒,芳意密传梅。城柝频移漏,更深尚未回。
晚发南浦。明代。韩上桂。登船发南浦,桂楫轻相习。一水既分流,众星从出入。起视觉茫茫,夜久波涛急。阴风从东来,暗雨与之集。奔鲸喷流沫,上袭飞云湿。岂无明月珠,遐哉非所及。水怪不可言,无使中流泣。
柴潭楼(在汝宁)。明代。何乔新。金源立国雄且武,蹴宋歼辽跨中土。岂知中叶渐陵夷,虓阚凭陵有蒙古。燕京南迁到汴京,花帽不守杏花营。黄河已失合达死,犹欲假息悬瓠城。悬瓠頟頟近荆楚,京湖亦有复仇举。长围已合效鱼丽,痴心尚恃柴潭固。柴潭楼下碧漪漪,上有伏弩下潜螭。一朝决之入汝水,螭亡潭涸竟奚为。幽兰轩中苦复苦,分取遗骸藏宋圄。当年忠烈冠华夷,惟有忠臣忽斜虎。
善哉行。两汉。曹操。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酬陆友仁城南杂诗十首 其一。元代。柯九思。尺五城南瑞霭浮,曾陪玉辂祀圜丘。太平礼乐逢昌运,亲见嘉禾屡有秋。
代玉娥答 其二。明代。叶春及。飞泉直下几千寻,洒落云山紫翠深。采得山花羞妾面,汲将泉水比侬心。
游成皋王城南园见水石渔艇。明代。卢楠。不作江南客,空馀江上山。水同明月静,石似白鸥閒。仙径松萝外,渔舟芦荻间。相看浑忘却,无复住人寰。
咏怀。宋代。魏野。道心虽博爱,遇物忽难兼。树更因巢惜,云曾为月嫌。酒中宁有感,诗里觉无厌。渐老成何事,疏慵病转添。
筑堤诗 其二。明代。释今无。略似苏公意,无湖祇有堤。水来拖素练,日落卧长霓。辨土寻龙脉,扶筇听鸟啼。对人挥汗罢,潇洒在鸡栖。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七。明代。夏良胜。云隈矮屋压筼筜,风雨时时撼草堂。长老相寻谈故事,武侯坐石已非羊。
益寿美金花。元代。侯善渊。凝空寂湛。眩集神风明自鉴。洞达遥天。一性寥寥点桂圆。地入净悄。湛静冷波风浩渺。宝炷轻烟。烟彻丹霄降瑞仙。
纵笔。宋代。陆游。拖得乌藤到处行,看山看水眼犹明。但期少健游潼华,岂必长生似老彭。一緉青鞋吾事了,半甔绿酒万缘轻。安知不作希夷叟,生长兵间老太平。
再次韵送杨昌英赴麻阳宰。宋代。周必大。未结絇丝侍玉除,聊纡墨绶奉安舆。诸君相尚耻为令,明府何妨大所居。岁美莫忧君不足,日长当念民无如。玉床箭镞何劳寄,只愿章交使者车。
刘百十六兄送梅花大鲫新酒以诗将和其韵四首。宋代。杜范。尘鬓三年绣水湄,诗怀久矣负良时。门前喜鹊来相报,知有骚人委色丝。
秋兴。明代。道原法师。一别空山旧草亭,衣裳五见点秋萤。沙沉短艇余菰米,苔卧长镵老茯苓。弱水蓬莱那可到,瞿塘滟滪不须经。归帆早晚吴波里,袅袅凉风望洞庭。
贾硕秀才得两圭有邸。宋代。晁补之。混沌既凿元气痡,鸿源滔天尧曰吁。羽渊之化三足逋,玄圭告功闻禹书。姚虞班器奔九区,涂山合瑞群辟趋。三朡肆伐夏宝俘,下逮血祭仍疈辜。飨有明德繄玉如,霍山属之医无闾。裂崖剖璞陈璠玙,追琢出美山为虚。两圭礼地四望俱,寸尺可识形可图。缗城之西物色古,霹雳野火烧墙堵。大氓筑室动千杵,奔泉启锸幽奇睹。阴溪埋冰剥寒土,浓氛却埽孤月吐。森然愕立疑未举,荧荧幽光射败筥。邻人进说田父怖,张伯不敢私自取。初来画地为予语,邸圆中规圭合矩。镶奇未可一二数,嬴颠刘蹶分莽卤。礼严登降谨仰俯,牲玉不加随豆簠。饩羊之存良小补,此宝岂徒周石鼓。酆城尺铁尚可神,老虬跃水生雷雨。
天津吊张千户。明代。顾清。南客停舟问草堂,北人相见说文张。宝刀金甲閒清世,缃帙牙签有古香。仙梦不思尘路险,别怀应共海天长。他时化作辽东鹤,还指华亭是故乡。
一苇所如四首 其二 夏。明代。霍与瑕。五月炎飙起,沿江恣泮涣。荔子满汀洲,丹霞纷烂熳。行行出前津,白浪侵云汉。舟人欣好风,举蒲不能按。忽见船头舸,巨帆障天畔。石湖西北来,澜翻太陵乱。丁宁戒仆夫,吾帆但一半。迟迟更迟迟,终然亦登岸。
水调歌头 盆荷。元代。张雨。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稀疏淡红翠,特地向人妍。华峰头,花十丈,藕如船。那知此中佳趣,别是一壶天。倒挽碧*酾酒,醉卧绿云深处,云影自田田。梦中呼一叶,散发枕书眠。
追和尤延之检详紫辰殿贺雪。宋代。杨万里。鍚山诗老立层霄,黄竹赓歌宴在瑶。有客梦中闻雪作,曲肱篷底信船摇。遥知端叶飘香袖,笑向梅花趁早朝。未叹山人负猿鹤,负渠缩项与长腰。
谒伍员庙。魏晋。陈寿。一自将军赐剑归,夫差不觉堕雠机。天荒地老英魂泣,国破台倾霸业违。吴郡旧愁明月在,越江遗恨怒涛飞。灵祠寂寂空山里,老树苍藤掩夕晖。
西湖天下应如是。谁唤作、真西子。云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况是深秋,更当遥夜,月华如水。记词人解道,丹青妙手,应难写、真奇语。
往事输他范蠡。泛扁舟、仍携佳丽。毫端幻出,淡妆浓抹,可人风味。和靖幽居,老坡遗迹,也应堪记。更凭君画我,追随二老,游千家寺。
水龙吟(赵祖文画西湖图,名曰总相宜)。宋代。杨无咎。西湖天下应如是。谁唤作、真西子。云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况是深秋,更当遥夜,月华如水。记词人解道,丹青妙手,应难写、真奇语。往事输他范蠡。泛扁舟、仍携佳丽。毫端幻出,淡妆浓抹,可人风味。和靖幽居,老坡遗迹,也应堪记。更凭君画我,追随二老,游千家寺。
寄谢开封宰薛赞善。宋代。梅尧臣。予生多不偶,事事相与背。适从平川役,乃遇河决溃。舟胶在中野,寸步使心痗。谁知赤县尹,勤恤每外内。文符饬亭长,寇盗虞鼠辈。仍能馈饼饵,童稚仰所赉。今又置酒壶,惠问亦已再。令我清夜饮,是夕值月晦。独酌效谪僊,而复无影对。如何亡情游,似亦有世态。家人诚可同,况我昨丧配。虽曰预朝裾,左右无粉黛。兀然唯书史,旧学厌琐碎。欲探文字工,下笔语多碍。却思君西斋,新治虚可爱。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此乐吾未如,区区劳覆载。
忆昔。宋代。范成大。铅刀曾齿莫邪銛,,游倦归欤雪满髯。柳带受风元不结,荷盘承露竟无黏。逢场鼓笛如灰冷,送老虀盐似蜜甜。留得本来真面目,行藏何假问龟占。
荅孔秀才。唐代。齐己。早向文章里,能降少壮心。不愁人不爱,闲处自闲吟。水国云雷阔,僧园竹树深。无嫌我衰飒,时此一相寻。
初春晓望。明代。释今严。钟晓低残月,春光满板桥。水流溪梦断,烟入鸟声消。短草未成色,长杨始着条。微茫村陌迥,客影去迢迢。
琼林苑御筵奉送致政太师潞国文公归西洛。宋代。王珪。祖燕催移玉殿班,都人齐向苑傍看,古来少有三师退,天下曾将大器安。绿野春深花更好,石楼夜午月应寒。尘埃抖擞无余事,却忆磻溪旧钓竿。
次韵吴厚秀才见寄。宋代。苏辙。壮心摧折渐无余,早岁为文老不如。登木求鱼知我拙,循窠觅兔笑君疏。清尊独酌夜方半,白发潜生岁欲除。久恐交亲还往绝,床头犹喜数行书。
太和彭孝求连年许芍药红都胜今方以唐律送一。宋代。周必大。龙洲旧说红都胜,象罔今逢赤水珠。更挽春衫来比并,如缠十万上江都。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梯桥。唐代。韩愈。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送郭君贤使君赴建德任。元代。仇远。天边久下紫泥书,日日东津望使车。最爱小儿骑竹马,也随迓吏过桐庐。良民吐气心方快,宿弊盘根力为锄。只恐声名满朝著,春坊宾客又新除。
于秘校示郊园棠木连理图偶题长句。宋代。刘攽。昨得伻图与赋诗,野棠并干上交枝。始疑和气偏回复,可是常情悦附离。爱树去思吾岂敢,高门阴德子应知。济南固有终军辨,传布仍烦老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