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二首

感秋二首朗读

《感秋二首》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夕轩疏雨罢,
物物为秋惊。
病叶先风落,
寒蝉趁候鸣。

第二首:
西飞愁燕急,
左界恨河倾。
借问三江客,
鱸鱼底有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象为主线,通过寥寥数语,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思考。

第一首诗的第一句“夕轩疏雨罢,物物为秋惊。”表达了雨过天晴的时刻,暮色渐渐降临,大自然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震惊。这里的“物物为秋惊”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在感叹秋天的到来,显示了秋天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和冲击。

第一首诗的第二句“病叶先风落,寒蝉趁候鸣。”描绘了秋天树叶凋零的景象,叶子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寒蝉则趁机鸣叫,表达了秋天向寒冷逼近的迹象。

第二首诗的第一句“西飞愁燕急,左界恨河倾。”写出了候鸟西飞的场景,燕子们飞行匆忙,表达了它们对秋天来临的忧愁之情。而“左界恨河倾”则描绘了另一种景象,可能是指河水因秋雨而溢出河堤,象征着秋天的气势汹涌。

最后两句“借问三江客,鱸鱼底有情。”展示了诗人对客人的询问,可能是询问旅行者对秋天的感受。而“鱸鱼底有情”则引出了一种寓意,表达了即使是深居水底的鱼儿也有感情,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共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以及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思。同时,诗中借景抒发人情,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的关怀和共情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朗读
()

猜你喜欢

岁云暮矣,子将焉之。江南木落鸿雁飞,娟娟美人淮水涯。

淮水去不止,相思日千里。

()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

久卧林泉阅岁时,近来消息转堪疑。落花飞絮春如梦,旧火新烟节暗移。

窗户空闻喧燕雀,郊门谁复决雄雌。当年赌墅人何在?不为君王解劫棋。

()
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知。
纷纷耳听非心听,安得人间有子期。
()
腥腐年来懒啄吞,褵褷惟有顶丹存。
长吭偏到清霄唳,病翅犹当霁月翻。
云杪孤飞因避箭,殻中新鷇各乘轩。
士衡晚抱无穷恨,谁向华亭酹一樽。
()

写生政自爱徐熙,把卷摩挲眼欲迷。曾记沉沉春雨后,一枝斜透粉墙西。

()

消尽群阳道长阴,将军何患敌难擒。唐家外望归藩镇,汉室中兴仰羽林。

忽堕曹吴分鼎计,方知胡越济舟心。依然锦绣山川在,一旦浮云变古今。

()

宇宙茫茫尽坦途,莫将得失自相辜。胸中若有一些子,大地山河俱窃鈇。

()
一枪茶。
二旗茶。
休献机心名利家。
无眠为作差。
()

郑重流芳信,慇勤慰远官。已欣怀袖满,仍觉齿牙寒。

置速传辞易,人遐结会难。侧身东望久,离绪转盘桓。

()

云是何方物,任人说去留;灵踪波共渺,静意石相犹。

世事棼难定,劳生老未休;偶来空洞坐,寥廓得真游。

()

军澧南,溃飞鸟。鹰隼北来,龙蛇夭矫。帝有初命,奉致讨。

临于荆,妖孽既扫。胡驱而孕雉,入苍莽以保。王旅长驱,飒振槁。

()

长安二月东风回,九门如雾凌晨开。莺花得时自婀娜,笳鼓向暮何啾哀。

此时重筑黄金台,莱阳宋子天下才。献书至尊赐颜色,穷巷不扫公卿来。

()

柘西尚有词人在,梅边爱听吴语。明镜慵窥,青山欠买,赢得吟情如缕。

高阳伴侣。约小醉围炉,孟婆能阻。斜日归鸦,一群寒影向村坞。

()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