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记淮南王事。宋代。宋庠。室饵初尝谒帝晨,宫中鸡犬亦登真。可怜南面称孤贵,才作仙家守厕人。
《默记淮南王事》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淮南王谒见皇帝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宫中的景象和淮南王的心境,表达了对淮南王身世的同情和对他守护宫廷的赞美。
诗词中没有明确的中文译文,以下是对诗句的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词开篇,描述了淮南王初次谒见皇帝的场景,以及他在清晨品尝宫廷的食物。作者通过描绘淮南王亲临宫廷的盛况,展现了他的崇高地位和权势。
接下来的句子中,提到了宫中的鸡犬也能够进入皇宫的殿堂,这一细节揭示了当时皇宫权力庞大、门阀制度松弛的情景,也凸显了淮南王孤寂的处境。
诗词的下半部分,表达了对淮南王的同情和赞美。称他为"南面称孤贵",意味着他在宫廷中独自面对孤独和困难,但仍然保持着高贵的品质。最后一句"才作仙家守厕人",表达了淮南王在宫廷中的地位虽低微,但他仍然尽职尽责地守护着皇宫的卫生和安宁。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淮南王作为一个低级的宫廷职位的人,面对皇宫权力的孤独和困境,却依然保持高尚品质的形象。通过对他的赞美,诗人呼应了宋代文人对忠诚、清廉和自我守护的价值观。这首诗词在情感上富有同情和赞美的色彩,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同时也点出了淮南王的特殊境遇和他作为一个小人物的崇高精神。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宋代。宋伯仁。善舞几当场,妖姿呈窈窕。当场人自迷,郭郎未容笑。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宋代。赵必象。梅花老山林,思与天下芳。琼花差清白,荐之守维扬。
忆秦娥 其四。宋代。范成大。楼阴缺,栏杆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寄题庐山二林寺。唐代。无可。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双流湓隐隐,九派棹憧憧。山限东西寺,林交旦暮钟。半天倾瀑溜,数郡见炉峰。岩并金绳道,潭分玉像容。江微匡俗路,日杲晋朝松。棕径新苞拆,梅篱故叶壅。岚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窗籁虚闻狖,庭烟黑过龙。定僧仙峤起,逋客虎溪逢。濩落垂杨户,荒凉种杏封。塔留红舍利,池吐白芙蓉。画壁披云见,禅衣对鹤缝。喧经泉滴沥,没履草丰茸。翠窦欹攀乳,苔桥侧杖筇。探奇盈梦想,搜峭涤心胸。冥奥终难尽,登临惜未从。上方薇蕨满,归去养乖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