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永寓大湖以岁歉还舍邂逅喜能为具赋诗赠之。宋代。陈藻。不到蓬窗恰一年,空村作客遇饥还,相逢喜有三餐色,况是烹鱼送酒船。
诗词:《汝永寓大湖以岁歉还舍邂逅喜能为具赋诗赠之》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的作品,描述了他在大湖旁边的居所中度过了一个年头后,因为饥荒而不得不离开,然后在路上偶然遇到一个喜事。诗人透过这个小小的喜事,表达出对温暖和希望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心情和情境。诗人首先提到了自己在大湖旁的居所中度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突出了时光的短暂。接着,描述了作者由于饥荒被迫离开住所的情景,强调了荒凉的村庄和自己的无依无靠。
然而,在这困境中,作者却偶然得到了一点喜事。诗中提到了相逢的场景,通过描绘三餐的色香味,特别是烹鱼和送酒船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对于温暖和舒适生活的渴望和向往。这个小小的喜事,给了作者些许的安慰和希望,使他感到生活中依然存在着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具体情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喜悦和希望的心态。诗人以现实生活中的小事,点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寄托于细微处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温暖和人性的关怀。
又过陈叔易隐居相拉同游超化寺诗。宋代。李廌。文范今亡见嗣卿,颍川应聚异时星。清风特为吾曹至,畏景宁忧日御停。踏雪曾穿东郭履,移文今忤北山灵。烹茶且酌南溪水,第欠金山第二{左氵右霝}。
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宋代。陈棣。麟阁仙蓬莱,兰省星躔次。瞻之已足荣,到者亦未易。惟公名德尊,飞声从早岁。青钱中妙选,岂止一科第。果闻超卓姿,遍历清华地。青藜照讐书,赤管供奏议。视典昔常游,观耕尝入侍。熙朝百度新,一麾烦卧治。欲知天眷隆,御屏题姓氏。公岂久外人,趣装宜早计。
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三首。宋代。王之道。开窗如见碧油幢,新竹春来过屋长。渐近柴桑旧家路,清风来报稻花香。
题合肥驿。宋代。王之道。重来岁月恍如飞,但怪芜城壁四围。千里漫推新政善,几人能遂故园归。云蒸残暑催登谷,风作新凉戒授衣。小驿滞留朋旧绝,何妨白昼掩朱扉。
捉搦歌 其二。明代。王世贞。黄絺作衫绣作里,贫家驱犊当驹使。儿郎饱饭坐屋底,万事不理问女子。
用早朝韵酬伯生试院见怀。元代。袁桷。玉署松深月半斜,研朱和露勘涂鸦。射熊心苦穿杨叶,吐凤声清饱竹花。过眼似迷三里雾,腾身谁上九层霞。故人掉首南山去,应钓秋风汉水槎。
华山畿。明代。刘基。华山畿,劳劳渚,割弃父母恩,相随黄泉去。男婚女嫁当及时,标梅不见周南诗。王风荡荡散荆棘,帷薄日夕生狂痴。当歌怅然有所思,华山畿,何足悲。
送王东乡归天台。宋代。刘过。枚数人才难倒指,有如公者又东归。班行失士国轻重,道路不言心是非。载酒青山随处饮,谈诗玉尘为谁挥。归期趁得东风早,莫放梅花一片飞。
甿入城行。清代。赵执信。村甿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锒铛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嗥怖杀人。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可怜县令窜何处?眼望高城不敢前。城中大官临广堂,颇知县令出赈荒。门外甿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城中酒浓馎饦好,人人给钱买醉饱。醉饱争趋县令衙,撤扉毁阁如风扫。县令深宵匍匐归,奴颜囚首销凶威。诘朝甿去城中定,大官咨嗟顾县令。
应制题画四首 其四 鹌鹑。明代。于慎行。渺彼榆枋翼,丹青画作真。静眠宫草日,閒傍苑花春。顾影骄金距,逢场上锦茵。非同珠树鸟,独用羽毛珍。
送周文之主簿。宋代。孔平仲。俊逸驹千里,孤高桂一枝。清才比栖棘,馀事付枯棋。小邑今官满,当涂半己知。扬舲发江浦,策马望京师。待诏须金马,支床笑玉龟。都尘亦可畏,莫遣素衣缁。
南湖。宋代。赵廱。每忆南湖上,青帘卖酒亭。柳条鱼颊翠,花片马蹄馨。寒食经行路,晴窗入梦屏。因循春又晚,风紧搅空冥。
游径山蕴常上人字无可以山中秋日十诗求和因次韵 其五。宋代。葛胜仲。攀条叶脱惊徂岁,照影波清怅病颜。好似兰台感秋客,送归临水与登山。
次韵雪。宋代。沈与求。紫箫吹断玉梅魂,梦入江南几处村。半夜落英飞不定,旋添清绝到柴门。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唐代。韦应物。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嵚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榛荒屡罥挂,偪侧殆覆颠。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人事既云泯,岁月复已绵。殿宇馀丹绀,磴阁峭欹悬。佳士亦栖息,善身绝尘缘。今我蒙朝寄,教化敷里廛。道妙苟为得,出处理无偏。心当同所尚,迹岂辞缠牵。
和梦得冬日晨兴。唐代。白居易。漏传初五点,鸡报第三声。帐下从容起,窗间曨昒明。照书灯未灭,暖酒火重生。理曲弦歌动,先闻唱渭城。主
梅花下得刘伯真廷尉书却寄 其二。明代。王世贞。小苑红梅刺眼新,一枝分作峡江春。长安驿骑知何限,天上于今少故人。
焦山。宋代。王大受。自读高阳赞隐君,便知名与此山存。凭栏须及三更月,吊古空招千载魂。殿上风幡飞海燕,寺前石峤过江豚。何人瘗鹤无踪迹,犹有残碑没浪痕。
指云琼岛卷庆熊司理尊人七十。明代。王弘诲。司理黄堂爱日妍,麒麟双美画图传。棠阴荣署二千石,莱彩亲承七十年。南海芝英供宝鼎,东方桃实荐琼筵。熊轩旦夕来丹陛,凤藻联翩下锦笺。
重登庐山感怀。。陈香梅。四十年来烟雨多,国恨家仇奈若何;英雄抗日征战死,天涯游子唱离歌。牯岭东西谷尚在,郎人士旧风波;庐山别业怀往事,好汉坡前望银河。
长日。明代。郭之奇。长日阶基自窈冥,雨馀春色共飘零。鸿毛久畏林中绿,麟趾时怜草上青。云羃松光流远翠,风回芷谷送馀馨。若非丛桂能招隐,何事淹留苦闭扃。
兴庆池禊宴。唐代。史瑜。池馆春光欲禁烟,芳辰修禊集群贤。茂林深处森冠剑,清籁呜时当管弦。召伯甘棠分陕地,羊公风景岘山前。诗成莫讶天机俊,潜握人间造化权。
南都题族侄小庄。元代。李裕。开轩向南圃,僻近大江头。碧玉敲湘竹,绡囊破海榴。林喧闻鸟度,荇动见鱼游。更是欢游处,莲池荡小舟。
溪馆夜坐 其四。明代。李之世。人语稍停喧,夜作犹未歇。隔浦悬疏灯,斜照疏林月。清溪漫以涨,衣荇近可掇。凌波望若空,孤光去复没。
洞仙歌(寿稼轩)。宋代。杨炎正。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曾对金樽伴芳草。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会老。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宋代。刘子翚。春来太半在农畴,邂逅相逢皆饮流。贪看暮烟驰万柳,不知明月上前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