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书怀

草堂书怀朗读

《草堂书怀》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草堂书怀

浮华念久绝,
闲卧爱茆堂。
门外沧洲阔,
闲中白日长。
庭寒频坠果,
炉暖忽飘香。
寂寂无他事,
谁知世路忙。

中文译文:
久违的浮华念头已经消逝,
我喜欢在闲暇中躺卧在茆堂里。
门外的世界如此辽阔,
闲暇时光仿佛变得无穷长久。
庭院的寒冷时常传来果实的落下声,
火炉的温暖突然飘来了香气。
宁静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干扰,
谁能知道这世间的纷繁忙碌。

诗意和赏析:
《草堂书怀》以淡泊、宁静的心境描绘了诗人对尘世的冷眼观察和内心的自省。诗人以自身的生活状态来反衬世间的喧嚣与浮华,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忙的反感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浮华念久绝"表明诗人对于纷繁世事的远离和超越,他已经摒弃了过去对于虚名和功利的追逐。"闲卧爱茆堂"展现了诗人返朴归真、安享闲暇的生活态度,茆堂象征着质朴、简陋的居所,寄托了诗人对于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诗中的"门外沧洲阔,闲中白日长"以宏阔的景象和长久的时光形容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这种宽广的情怀和宁静的状态使诗人感到安逸和满足。

"庭寒频坠果,炉暖忽飘香"通过庭院的自然景象,描绘出四季更迭的变化和生活的常态。寒冷的庭院果实频繁地掉落,而温暖的火炉中的香气又忽然飘来,展示了生活中的变幻和无常。

最后两句"寂寂无他事,谁知世路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宁静生活的理解,他抛开了世事纷扰,过着寂静无为的生活,但他同时也感叹于世间的忙碌和繁忙,暗示了一种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于人生的感慨。

《草堂书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与自在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传递了对于繁忙世俗的冷静态度和对于宁静自在的珍视态度。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思想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

猜你喜欢

瑶阶怅望春将暮。幽兰欲倩东风护。已是不胜愁,更堪明月楼。

断肠谁忍见,梁上双双燕。莫诉向蝉娟,夜来初学圆。

()

山水清音晚更调,梵宫随处可逍遥。篮舆穿碧闻溪响,雪岸抽黄见柳条。

谈笑暂时抛案牍,堤防终日为江潮。舣舟且向孤山去,携取寒香到酒瓢。

()

门巷萧条长绿芜,流莺犹似劝提壶。野棠含雨梨花白,不见高阳旧酒徒。

()

垂杨近远。玉鞚行来缓。三里春风韦曲岸。目断那人庭院。

驻鞭独自思惟。撩人历乱花飞。日暮春心怊怅,可能纫佩同归。

()

矮桃花压石玲珑。似巫峰。花底鞋儿花外、月如弓。入怀同不同。

郁金裙褶晚来松。倦临风。莫把胭脂先染、玉笙红。制愁词思慵。

()

一叶蒲帆挂向东,旗亭西望忆诸公。新愁似水浮天外,旧梦如云到客中。

太白才名因酒重,杜陵老病坐诗穷。夜来湖上才摇笔,便有鱼龙唤雨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