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马叟书作此远寄

得马叟书作此远寄朗读

《得马叟书作此远寄》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洛阳的马叟被世人称为贤者,我们从小就相互尊重了四十年。我一直以为只有我的诗名在天下传颂,却不知道我欠下了满江边的酒债。多年来,我一直居住在蓬蒿草丛中,与扬雄的宅邸早已荒废,只能与范蠡的船只为伴。今天,我将这封信交给归雁带回,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湿透了吴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袁凯与洛阳的马叟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袁凯在诗名传世的同时却忽略了自己的负债。马叟是袁凯的长辈和贤者,两人相互尊重了整整四十年,这种友谊可见一斑。袁凯自认为自己的诗名传遍了天下,却没有意识到他欠下了许多酒债,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视和忽略。诗中提到袁凯居住在蓬蒿草丛中,与扬雄的宅邸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与范蠡的船只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描写表达了袁凯的低调和自谦之情。最后,袁凯将这封信托付给归雁带回,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表达了他内心的感伤和离别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袁凯与马叟之间的友谊和袁凯对自己诗名和现实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和人生境况的思考。袁凯在追求诗名和声誉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和不完美,这种反思使他更加珍惜友谊和真实的情感。整首诗词以简洁、深情的语言展示了袁凯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让读者在赏析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袁凯朗读
()

猜你喜欢

汴水汤汤,维舟中央。
其去也茫茫,其来也茫茫。
与其济兮,焉知古之人不同舟而乐康。

()
花柳村村奈老何,一春门巷断经过。
无绳可系西沈日,有水皆随东逝波。
妄想已空骑鹤梦,荣生亦厌饭牛歌。
正须秉烛游清夜,转眼兰亭旧永和。
()
抱郭清溪一带流,浣花溪水水西头。
重来杜老谁相识,沙上凫雏水上鸥。
()
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
嬴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
()
微官元不直鲈鱼,何况人间足畏途。
今日溪头慰心处,自寻白石养菖蒲。
()
怪底暑风浅,明珠照府寒。
铺张平地锦,峻激急流滩。
吟风千篇过,更移一字难。
少留明艳句,拂拭菊花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