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陈三立。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丛筱浸寒漪,披扬镜中发。列筵出窈窕,应湿凌波袜。歌吹翻流光,淫鱼听恍惚。濯醉零露新,传咏远风歇。余情腾钓矶,何处战死骨。化字遗浊世,钟声漏林樾。
《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是近代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台澹秋痕,
在溪边的台阶上,秋天的痕迹十分淡雅,
雁底坐超忽。
坐在雁底,超然忘我。
万里霄无云,
天空万里无一丝云翳,
木末吐华月。
树梢上绽放出明亮的月光。
气扫堞浮浮,
风吹过堞墙,呼啸而过,
辉满峰兀兀。
明亮的月光照耀在高峰上。
写影水精域,
描绘出水中的倒影,如同精灵的领地,
望气金银阙。
眺望着天空中金银色的宫阙。
丛筱浸寒漪,
丛筱中沾湿了寒露的涟漪,
披扬镜中发。
披散在明镜中的发丝。
列筵出窈窕,
摆设筵席,美人婉约地出现,
应湿凌波袜。
湿润着踏浪的绣花袜。
歌吹翻流光,
歌声和管乐声翻涌而出,如流光闪烁,
淫鱼听恍惚。
鱼儿沉醉地倾听,陶醉其中。
濯醉零露新,
洗净醉意,露水新鲜清澈,
传咏远风歇。
传颂着远方的风景,风息已过。
余情腾钓矶,
余情激荡,心思如钓鱼之台,
何处战死骨。
在何处,有英勇战死的骨骸。
化字遗浊世,
化作文字,留存在这世间,
钟声漏林樾。
钟声透过林木传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溪台、月光和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描绘了清秋的景色、明亮的月光、风吹过山峰的景象,以及宴席上的歌舞和美人的婉约风姿。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英勇战死者的怀念。整首诗词以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
陈三立。
尉氏县。明代。李昌祺。县舍邻溱洧,门当绿野开。禽巢阶下树,蜗篆壁间苔。俗质稀弦诵,田荒剩草莱。宋金酣战处,武穆独奇才。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宋代。吴泳。楚台快谈风,梁园骋歌雪。滥觞起九章,流波到七发。雕空竟何事,如以纸帖月。巽岩锦褧衣,雁湖木霏屑。
次韵赵养民碧虚坐上。宋代。范成大。已将山色染眉黛,更挽江波添酒罍。珍重江山劝人醉,笑人驱马惺惺回。
观梅。明代。吴与弼。梅花满眼感怀新,正月俄惊十日春。花落更开开更落,小窗忙杀读书人。
参政李侍郎宿斋中书累日不陪归驭因成拙句奉。宋代。宋庠。摄飨蠲祠令,精心属辅臣。斋房贪结佩,归轼阻均茵。鹄鼎庖羞洁,鸡枝殿树春。坐凝虚室白,行祓大宫神。政伫畴咨若,朝瞻已事竣。三秋怀盛德,方信采萧人。
观澜斋诗。明代。陶安。水德灵且长,滔滔向东奔。忽焉成湍激,洪澜撼深坤。萦盘势洄洑,汹涌声惊喧。昼涵天日光,暮蒸云雾昏。斋居在川上,寓目凭幽轩。顾瞻发深省,因知来有源。道体谅如斯,妙契邹孟言。力学当渐进,达此入德门。溯流穷其本,功勤矢弗谖。譬彼远入海,万里何惮烦。
柬友人 其二。明代。吴与弼。贫居尽日掩柴关,黄卷青灯不敢閒。克己转知前日妄,希贤愈觉古人难。
题画罗汉 其十。清代。戴梓。白云蒸蒸,高台层层。梧桐兔落,杨柳鸦惊。眼中幻境,岂我真形。四海五岳,宁无应声。忽发狮吼,震荡幽明。梦乎醒乎,是死是生。
飞来寺 其一。明代。何即登。只身天地一虚舟,谁向风尘叹敝裘。新月半悬孤磬夜,晚风遥傍峡山秋。无期白社频呼酒,得醉青山且破愁。二十年前曾聚散,可堪吾道尚沧洲。
昨见子畅尉曹与灵鹫长老年公用蕃船字韵唱酬。宋代。赵蕃。几思杖策礼金仙,闻道客来如贯船。政恐方成过溪送,不能容此对床眠。爱公诗律真余习,怜我宗门乏厚缘。愿以伽佗示深旨,莫将丽藻鬭多篇。
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唐代。窦牟。燕燕辞巢蝉蜕枝,穷居积雨坏藩篱。夜长檐霤寒无寝,日晏厨烟湿未炊。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故人骢马朝天使,洛下秋声恐要知。
省试奉诏涨曲江池(以春字为韵·时乾符二年)。唐代。黄滔。地脉寒来浅,恩波住后新。引将诸派水,别贮大都春。幽咽疏通处,清泠迸入辰。渐平连杏岸,旋阔映楼津。沙没迷行径,洲宽恣跃鳞。愿当舟楫便,一附济川人。
偈五首 其一。宋代。释志璿。休去,歇去,一切万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庙里香炉去,一条白练去。
水哀十首 其八。明代。李江。尾闾澜倒暮天寒,福海如何一夜乾。黄纸金花该有分,望夫教子自知欢。斜阳返照身何在,大壑归流梦不安。自此飘然成永别,尾闾澜倒暮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