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西江月朗读
学道休迷导引,不宜修饰容仪。
相违纪俗处无为。
生计水云无系。
功行修持何幸,施为杀了三尸。
一灵性月越瑶池。
奇异方知容易。

《西江月·学道休迷导引》是元代诗人马钰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学道的境界和修行的态度。诗意深远,值得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西江的月光照耀着,学习道的人应该避免迷失和误导。不应该过于注重外表的修饰。相反,应该在违背常规和纪律的地方保持无为的态度。生活和职业都没有束缚,像水和云一样自由自在。功行和修持有何幸运之处,行善反而会消除人的三个贪欲之身。一个人的灵性就像明亮的月亮越过瑶池一样升华。只有通过奇异的体验,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修行的容易。

诗意和赏析:

《西江月·学道休迷导引》以西江的月光为背景,通过对学道和修行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越的境界。诗人马钰在诗中强调了学习道的人应该避免迷失和误导,不应该过于注重外表的修饰,而应该在违背常规和纪律的地方保持无为的态度。这种无为并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对自然和内心本真的追求。

诗中还表达了对生活和职业的看法,将其比喻为水和云,强调无系、自由自在的状态。诗人对功行和修持的价值提出了疑问,认为施行善事能够消除人的贪欲之身,从而实现灵性的升华。最后,诗人通过一种奇异的体验来说明修行的容易,暗示着修行并非一条平坦的道路,而是需要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境界。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道和修行的思考和领悟。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马钰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心灵境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境界。这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是元代文学中一首值得珍视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马钰朗读
()

猜你喜欢

不暖临分带,羞调已碎琴。当时情竭为知音。憔悴青山何况旧罗襟。

黄月如冰冷,银杯借泪深。少年影事总销沉。只有微波来去到而今。

()

秋夜不能寐,秋虫鸣砌间。疏钟云外寺,落叶雨中山。

以我意不适,想君情倍艰。何时复相见,一笑破愁颜。

()

楼锁葳蕤,桥通宛转,昔日亭台。记坠钗声里,频呼小玉,钩帘影畔,替摘青梅。

感绝多情双燕语,道三岁、看花人未回。心期在,且休教结子,辜负重来。

()

夹竹初花,游鱼照水。爱一种、天生纤媚。薜荔墙阴,鞦韆架底。

惹燕燕、莺莺为他憔悴。

()

春风春雨春郊绿,恰宜探春时候。况听说城东,正寒梅香瘦。

明朝须载酒。又谁道、吟鞯未就。短杖穿林,单衫藉草,妒君消受。

()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