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元代。许有壬。二松如盖偃中庭。向朱夏、作秋声。摇影动疏棂。掩映得、苔痕转青。西清博士,西台御史,相对又双清。咫尺到蓬瀛。休认作、蓝田县丞。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是元代许有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太常引 斡克庄杜德常寓所二松可爱,醉中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许有壬居住的地方,其中有两棵美丽的松树。在醉酒之间,他写下了这首赋诗,描绘了松树在庭院中摇曳的景象,并以此来寄托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通过描绘庭院中的两棵松树,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松树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具有坚韧、不屈和长寿的象征意义。诗中的松树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摇影动疏棂,掩映其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松树上的苔痕转青,显现出岁月的变迁和生命的延续。
诗词中提到了太常和斡克庄,这是作者许有壬的居住地点。太常是指太常寺,是元代设立的一个官署,主要负责祭祀和宗教事务。斡克庄则是许有壬的寓所名称。诗中还提到了向朱夏、作秋声,这是在形容松树摇曳时所发出的声音。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松树和其周围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以自然景物为素材,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清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许有壬。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
和曾待制游两山。宋代。陆游。翰林碑立崔嵬上,待制诗题杳霭间。人天八万四千塔,便合推为第一山。
和渔翁四绝。宋代。刘黻。收纲移舟月上时,西风吹当脍鲈肥。任渠官买高声叫,醉卧芦花别处矶。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二扬扇。宋代。梅尧臣。白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暄寒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
嵩山十志十首·枕烟庭。唐代。卢鸿一。枕烟庭者,盖特峰秀起,意若枕烟。秘庭凝虚,窅若仙会,即扬雄所谓爰静神游之庭是也。可以超绝纷世,永洁精神矣。及机士登焉,则寥阒戃恍,愁怀情累矣。词曰:临泱漭兮背青荧,吐云烟兮合窅冥。怳欻翕兮沓幽霭,意缥缈兮群仙会。窅冥仙会兮枕烟庭,竦魂形兮凝视听。闻夫至诚必感兮祈此巅,契颢气,养丹田,终仿像兮觏灵仙。
四十咏 其八 俞司寇士悦。明代。王世贞。太保禀刚峭,面色凌壁铁。所至如子元,网络甚张设。赭衣忽被体,永谢孤卿列。道遇金齿公,后车亦齐辙。
题山水扇 其一。宋代。陈深。青山绿树蔽层楼,应有高人隐一丘。客子门前过何急,古今行役未曾休。
园居杂咏三首 其三。明代。陆深。芙蓉洞口石坡陀,橘刺藤梢带女萝。一夜好风吹雨过,晓来添起碧嵯峨。
次韵赵晋卿二首 其一。元代。杨弘道。寒更不易旦,松竹满庭风。未寝觉灯暗,欲挑怜烬红。四邻飞化蝶,一室学冥鸿。吾道本如此,孰为穷与通。
次韵寄丹陵尹陈明远。明代。杨守阯。令尹书椷手自开,犹谈祖席劝深杯。喜闻惠泽覃花县,赢得芳声到柏台。比屋弦歌明月里,数村耕稼白云隈。会看骥足亨衢展,久识君非百里才。
赠春游侣。唐代。李昌符。密林多暗香,轻吹送馀芳。啼鸟愁春尽,游人喜日长。浮云横暮色,新雨洗韶光。欲散垂□恨,应须入醉乡。
北山草堂千岩观新成,徐叔智运使吟古风相贺。宋代。范成大。北山松竹堪怡颜,千岩观前多好山。谁云都无卓锥地,亦尚有此茅三间。洞门无常钥不关,小径百曲苍龙盘。众芳迷人不知处,片云与我俱忘还。花前一杯重鼎吕,明日戽田并灌圃。种苗种豆从此忙,昨夜惊雷送膏雨。
梅花集句 其八十七。金朝。李龏。淡烟疏雨又青山,月映横枝古涧寒。十日笙歌一宵梦,无人起就月中看。
校沈青霞先生集醉中作此。明代。徐渭。曩昔曾蒙国士待,今朝羍校先生文。纵令潦到扶红袖,不觉悲歌崩白云。
浪淘沙。宋代。周文璞。还了酒家钱。便好安眠。大槐宫里着貂蝉。行到江南知是梦,雪压渔船。盘礴古梅边。也信前缘。鹅黄雪白又醒然。一事最奇君吸取。明日新年。
和陶饮酒二十首 其十。宋代。苏轼。蓝舆兀醉守,路转古城隅。酒力如过雨,清风消半途。前山正可数,后骑且勿驱。我缘在东南,往寄白发馀。遥知万松岭,下有三亩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