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元清韵九绝

和何元清韵九绝朗读

《和何元清韵九绝》是宋代诗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丝竹无缘在后堂,
肉羞不辨出东房。
金徽弹罢惟清坐,
共挹熏炉一穗香。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种寂静而幽美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诗人王炎借助丝竹声音与香炉的熏香,展示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首句"丝竹无缘在后堂",描述了丝竹音乐无法传入后堂,暗示了主人与客人分隔两地,而音乐无法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这里的"丝竹"象征着音乐和欢乐。

第二句"肉羞不辨出东房",以肉羞之意表达了主人与客人因别离而感到羞愧和哀伤,无法分辨东房的具体位置。这里的"肉羞"象征着感情的羞涩和难以言表的伤感。

第三句"金徽弹罢惟清坐",描绘了主人弹奏金徽琴后,留下的清寂与宁静的氛围,以及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金徽"象征着高贵的音乐和情感的流露。

最后一句"共挹熏炉一穗香",表达了主人与客人在远隔两地时,通过共同品味熏炉中的香气,以此来怀念彼此。这里的"熏炉"象征着思念和寄托情感的载体。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展示了主人与客人分隔两地的思念之情。通过音乐、香炉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将内心情感与外在景物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对远方的心灵寄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朗读
()

猜你喜欢

十年三拜东门敕,长是寻灯濯污裾。赢得平安题报历,不妨朋友校残书。

歌传鹊鼠非行路,咏入乌狐愧大车。物物背驰将老矣,定知身世欲何如。

()

篱落邻林麓,江湾应霭烟。
乌鸦依野屋,独鹿度平田。
孤阁高竿隔,篮棂绿柳连。

()

方汉比周年,兴王合在宣。亟闻降虏拜,复睹出师篇。

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

()

扁舟泊枉渚,邈在大江南。风云斗未息,波涛战方酣。

闭关坐明窗,开卷穷幽探。气寒觉火冷,志苦思蘖甘。

()
听风听雨江湖上,一叶轻舟檥钓沙。
暂却鹜行容退食,秋声先已到枯葭。
()

烽烟又北扰,忧心日悄悄。篱菊虽丛开,怊怅幽思少。

昨夜灯花繁,入梦烟云绕。清晨一函投,全璧竟归赵。

()
我尝为吴客,家亦有吴婢。
忽惊韩夫子,来遗越乡味。
与官官不识,问侬侬不记。
虽然苦病痈,饶吻未能忌。
()

昨日专城守,今朝失国人。乾坤如许大,无地著孤臣。

()
亲见扬雄自不惊,吾人要使后人评。
白圭未可轻三复,小草须防得二名。
太华耸天如剑立,黄河蹙野似军行。
栖迟自忆衡门后,可是登楼不称情。
()

林屋何潇洒,权为羽士家。
客来多载酒,僧至自煎茶。
试墨题新竹,携筇数落花。

()
孙君出空陵,梅诗氏独不喜。
祝黄世通家,於此更訾毁。
暇日扣我门,相与求正始。
敢述过庭闻,用告二三子。
()

东风巷陌暮寒骄。灯火闹河桥。胜游忆遍钱塘夜,青鸾远、信断难招。蕙草情随雪尽,梨花梦与云销。客怀先自病无聊。绿酒负金蕉。下帏独拥香篝睡,春城外、玉漏声遥。可惜满街明月,更无人为吹箫。

()

相国丹心破,扶天只手孤。行朝犹正笏,大学有吁谟。

鱼腹星辰冷,龙髯海日枯。两厓有奇石,端合为公模。

()

羌庐腾爽气,非雾拥楼居。夜鹤能知我,鹪鹩甚起予。

()

白发别良苦,金杯酌莫迟。蜉蝣看世事,松柏问襟期。

向子徐游岳,柴桑待解龟。高秋桂花发,万里讯南枝。

()
炊烟漠漠闭柴荆,聊用闲身答太平。
重碧飞觞心未老,硬黄临帖眼犹明。
吴蚕满箔含桃熟,垄麦登车搏黍鸣。
补劓息黥今有地,问君何处用虚名?
()

帝里春将莫,他乡客独颦。风尘双短剑,天地一畸人。

不惜黄金尽,空馀白首新。应怜扫门者,早为报平津。

()

禅房幽讨有谁期,竹径穿花蝶不知。

山拥暮寒斜照里,树含芳思欲开时。

()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
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
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
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
()
江南九子云深处,亦有新罗国里人。
用夏变夷夷变夏,世间毕竟是谁真。
()

陆展染鬓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

()

微褐不充体,寒夜怀重衾。古来穷庐士,岁暮多苦心。

苦心亦何为,世路多崎嵚。不藉杯中物,离忧坐自侵。

()

至诚旁达,柔祇格思。奉以琮币,致诚在兹。

()
经济由身致,安危主意深。
威名振华夏,岁月付山林。
世望一老在,天胡二竖侵。
盖棺公论定,不泯是人心。
()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

革带绳为续,履舄穿无底。

()

暮雨潮生瓜步,春山树绕芜城。
惆怅离舟欲发,江南烟寺钟声。

()

忽忽岁欲暮,骎骎春已迫。
出门尚谁思,悲歌迟来客。
客昔与我期,近在旦与夕。

()

荒林野树连高障,青山半出青云上。谁分折水下昆崙,一道垂流几千丈。

纷纷短发吹秋风,注目可似青鞋翁。高山流水知音少,却忆庐山五老峰。

()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

明廷重守令,茂宰出选抡。公家世簪绂,接踵皆良循。

丽邑虽旷僻,风俗稍朴淳。自公下车来,息彼凋瘵民。

()
小草虚心不染尘,传灯会上屡焚身。
光明一点元无尽,漫结空花作好春。
()

云间古寺陆机宅,草木萧森鹤不来。
惟有溪头老梅树,霜花犹是旧时开。

()
山下有雷颐,山下出泉蒙。
主静山之体,养正静之功。
闲闲六窗明,寂寂万籁空。
坐观鼻端白,岩花自春风。
()

大妇字若兰,深闺理流黄。中妇字罗敷,陌上行采桑。

小妇字莫愁,盈盈居画堂。丈人但安坐,满目饶春光。

()

梧桐深青丹桂芳,华堂帘幕悬秋光。美人遥夜耀明妆,风裾雾縠鸣佩珰。

修眉星的神扬扬,昆田玉拨映金梁。不为君歌伊与凉,亦不为君舞凤凰。

()

虚斋植薝卜,香气何缭绕。一路闻棋声,琤琮出花杪。

()

九日当年菊蕊迟,今年庭下半芳菲。禾收原野将成廪,枫落江湖欲授衣。

何处好山饶胜概,拟携家酿趁晴晖。病衰不复能搜句,聊插红萸满帽归。

()
天地热如炉,万物同一煮。
衲僧煮不杀,出来拍手舞。
()

朱帘碧瓦干云际。占尽潇滩形势地。傍墙人唤状元家,想见华堂融瑞气。
寿杯莫惜团栾醉。跳虎转龟寻旧喜。小邦只恐久难留,异日君王重赐第。

()

逃暑迎春复送秋,无非绿蚁满杯浮。

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盏能消万古愁。

()
廿载谁询独处情,翛然江郭养余清。
老颜照水同梅瘦,短发临风斗雪明。
寒雁联行轻落渚,晚鸦结队远归城。
匆匆岁暮相思切,又辱沙塘折简行。
()

手种桃花傍短墙,老人殊自爱年芳。风晴数蝶穿红蕊,日出孤莺啭绿杨。

薄饭时兼芝菌味,春衣浑带薜萝香。前朝戴墅知何处,芳草还生麋鹿场。

()

当年游未尽,今我补兹辰。寂赏酬名胜,孤筇逼古人。

浅深罗远色,左右写清粼。幸待今三月,犹然及暮春。

()

竟夕不成寐,忧思起万端。远闻霜柝急,薄拥布衾寒。

浪迹孤蓬转,还乡百事难。无人知此意,斜月照阑干。

()

应真曾卓锡,百尺井泉深。汲取天人供,泓澄印佛心。

()
昨者题舆政未成,邻封骑竹已欢迎。
翱翔忽看天边举,天去从教境上争。
玉笥江山应改色,青原风月未忘情。
两邦父老休啼哭,总在甘棠荫里行。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