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富池水军寨前。宋代。董嗣杲。山暝沉晴霭,江春荡夕晖。水从螺港下,云接鹿矶飞。雷鼓茶船众,风旗酒店稀。黄昏入凄怆,营屋柝声微。
《过富池水军寨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董嗣杲。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和夕阳下水军寨的景象,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暝沉晴霭,
江春荡夕晖。
水从螺港下,
云接鹿矶飞。
雷鼓茶船众,
风旗酒店稀。
黄昏入凄怆,
营屋柝声微。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暮时分的晴霭和江水春日的夕阳,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山脉隐入昏暗的天空中,渐渐被晴朗的霭气所遮掩。江水在落日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荡漾出晚霞的辉彩。
诗中描绘了螺港的水流,如螺旋般向下流淌,与鹿矶上的云彩相连,犹如水与云融为一体。这种景象使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和山水交融的美妙之处。
诗中还描绘了雷鼓般的茶船和迎风飘扬的旗帜,形成鲜明的对比。茶船上载满了来往的人群,热闹非凡,而稀少的酒店旗帜则显得寥寥无几。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热闹与寂静的氛围,使人产生深思。
最后两句中的黄昏和凄怆,以及营屋中微弱的柝声,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黄昏的降临让人感到忧伤和凄凉,而微弱的柝声更加凸显了这种情绪。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而凄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复杂和深沉,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的心境。
这首诗词通过精湛的描写,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在赏识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题春山李基道小园。宋代。戴复古。潇洒数椽屋,旋营花竹坡。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共赏春晴好,其如客醉何。栖鸾将远举,宁久盼庭柯。
宫怨(二首)。明代。范允临妻。金屋香吹粉黛香,夜寒高碧见河梁。双星不向人间照,冷尽梨花白玉床。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唐代。韦应物。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悲秋。宋代。陆游。一抛蓑笠雪溪舟,八载梁州复益州。才破繁华海棠梦,又惊摇落井梧秋。晓班无复趋行殿,晚境惟思老寝丘。病肺经旬疏酒盏,愁来惟是上南楼。
将之蜀别友人。唐代。李洞。嘉陵雨色青,澹别酌参苓。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飕。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鷃已同游。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水调歌头·明月浸瑶碧。宋代。李处全。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飕。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鷃已同游。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题胡景颜双清堂。宋代。姚勉。盘桓松菊陶元亭,俯仰山泉白乐天。长谓若人无复有,后身却在石溪边。
君莫厌行役,易尔此非难。人情无已、久阴忧潦霁忧干。借得庭轩一榻,忘却征涂炎暑,小驻氵龠龙团。世路任渠险,襟抱五湖宽。
叹平生,环辙迹,已苍颜。梅花雪片万里、奚又絷南冠。应是江山好处,犹待推排老眼,天未许休官。莫忆故园竹,日日报平安。
水调歌头·君莫厌行役。宋代。李曾伯。君莫厌行役,易尔此非难。人情无已、久阴忧潦霁忧干。借得庭轩一榻,忘却征涂炎暑,小驻氵龠龙团。世路任渠险,襟抱五湖宽。叹平生,环辙迹,已苍颜。梅花雪片万里、奚又絷南冠。应是江山好处,犹待推排老眼,天未许休官。莫忆故园竹,日日报平安。
舟次对月二首 其一。明代。顾璘。穆穆春宵月,沄沄春水流。直窥千尺下,寒影动琼楼。烟草迷晴渚,风花入夜舟。关山吹玉笛,遗韵渺生愁。
柿红。宋代。刘攽。柿红梨紫漫山熟,冷雨萧萧落乔木。东田收谷亩数斛,筑场敛积高如屋。柴车斑斑黄犊健,丁男肩涧儿指秃。烹猪漉酒乐社神,急鼓悲笳断仍续。田家此乐何所忧,闾里至老还相收。道傍滞穗如山邱,何处老翁宁有求。
送纸衾韩中父 其二。宋代。张孝祥。了知梦境皆虚妄,妄念常从梦处开。败子道心因此梦,梦成还我纸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