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宋代。胡仲弓。懒踏红尘路,山居世念轻。浇兰清夜气,撼竹引秋声。缺月当栏挂,閒云贴水轻。不知何处鹤,亦作太平鸣。
《山居》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懒踏红尘路,
山居世念轻。
浇兰清夜气,
撼竹引秋声。
缺月当栏挂,
閒云贴水轻。
不知何处鹤,
亦作太平鸣。
这首诗词充满了山居的宁静和恬淡的意境。诗人倦于红尘的喧嚣,表达了对世俗忧虑的淡泊态度。他懒散地踏着红尘的路,选择了山居的生活方式,使得他对世俗的牵绊变得轻盈。在这山居中,他感受到了浇灌兰花的清新夜气,听到了竹林中被秋风拂动的声音。他将缺月挂在栏杆上,轻轻地贴上闲云,不知道鹤在何处,但它的鸣叫却也伴随着太平的气息。
这首诗词所描绘的山居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他选择了远离喧嚣的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以及与自然融合的愉悦感受。诗中的“缺月当栏挂,閒云贴水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倾慕,他将月亮挂在栏杆上,闲云轻轻地贴在水面上,凸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淡泊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俗的疲倦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的魅力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嚣的宁静和平和。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清新的笔触,给人带来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感觉,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片刻的宁静与舒适。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胡仲弓。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草庐。宋代。白玉蟾。刘禅材非天下君,出师一表费殷勤。卧龙梦破隆中月,列雁轰开蜀口云。甫得江心成八阵,奈何天意要三分。木牛流马今何用,赖有玄仍继策勋。
梅花十二咏 其二 溪畔。明代。邓云霄。泉脉动如鳞,缘溪一探春。偶逢弄珠者,知是洛川神。
阅历二首 其一。清代。张廷寿。一盏寒灯照古今,诗人忠厚有遗音。幽忧自写呻吟语,犹是文章报国心。
三学山夜看圣灯。宋代。徐氏。虔祷游灵境,元妃夙志同。玉香焚静夜,银烛炫辽空。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印金标圣迹,飞石显神功。满望天涯极,平临日脚红。猿来斋石上,僧集讲筵中。顿作超三界,浑疑证六通。愿成修偃化,社稷保延洪。
群羊踏菜畦戏作。宋代。牟巘。活计元堪笑,毛群尚见欺。蹴蔬元匪梦,樊柳竟何裨。正尔败诸葛,从何捉左慈。若鞭其后者,犹得养生规。
宗望酒中言别。明代。汤显祖。久客逢秋心易伤,新声还此尽离觞。休将半路梅花岭,梦断相思玉茗堂。
菩萨蛮(次朱都大韵送王漕行)。宋代。丘崈。云林带水山横阁。故人去尽添萧索。反照射微茫。临分愁夕阳。传柑当令节。连璧朝天阙。还有雁西飞。慰人新别离。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八牛衣。宋代。王安石。百兽冬自暖,独牛非氄毛。无衣与卒岁,坐恐得空牢。主人覆护恩,岂啻一绨袍。问尔何以报,离离满东皋。
草屦。宋代。易士达。崎岖只惯识羁情,足下忙穿子更轻。近世宦途如纸薄,当知险处不须行。
雪。宋代。裘万顷。天花一夜泄春机,飞坠人间片片奇。有色有光欺柳絮,无声无臭点梅枝。纵横万舞风回处,表里双清月霁时。此景惟诗可摹写,却怜老去不工诗。
送褚大落第东归。唐代。钱起。离琴弹苦调,美人惨向隅。顷来荷策干明主,还复扁舟归五湖。汉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薮。玉堂金马隔青云,墨客儒生皆白首。昨梦芳洲采白蘋,归期且喜故园春。稚子只思陶令至,文君不厌马卿贫。剡中风月久相忆,池上旧游应再得。酒熟宁孤芳杜春,诗成不枉青山色。念此那能不羡归,长杨谏猎事皆违。他日东流一乘兴,知君为我扫荆扉。
忆归二首 其二。明代。苏仲。名忝甲科非易得,官登别驾不为卑。十年食禄知踰分,两考无功敢自欺。驽马祇应贪栈豆,鹪鹩敢拟到天池。薄田可了山中事,行路高低各自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