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提举震三章

挽黄提举震三章朗读

《挽黄提举震三章》是宋代陈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事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思熟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

当年时事谁,
咄咄赋归与。
同是无枝鹊,
危如游釜鱼。
偷生盟世好,
访远记山居。
已矣向谁恸,
儿孙书满庐。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反问的形式开头,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疑问和迷茫。通过使用"谁"这个字眼,作者暗示自己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变迁感到困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咄咄赋归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横溢者的追思和怀念。这里的"咄咄"意味着有才华、有能力,"赋归与"表示将才华回归给人们,可能暗指作者自己曾经有过的才华。

"同是无枝鹊,危如游釜鱼"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人们的困境。"无枝鹊"意味着没有栖身之地,"游釜鱼"则暗示生活在危险中,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人们。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困苦的关切。

"偷生盟世好,访远记山居"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偷生盟世好"意味着作者希望逃离世俗的繁杂和纷争,过上简单而安宁的生活。"访远记山居"则表达了作者愿意去远方寻找山居之地,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与大自然为伴。

"已矣向谁恸,儿孙书满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彷徨和无奈。"已矣"表示已经结束或已经过去,"向谁恸"意味着没人能够理解或分享自己的悲痛,作者感到孤独和无助。"儿孙书满庐"表示儿孙已经长大成人,庐中充满了书籍,可能是作者对于后代的期望和希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当时时事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关切和思索。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宁静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既有时代背景的独特性,又具有普世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朗读
()

猜你喜欢

兄诗楚山竹,岁晚色愈绿。
譬彼朝阳桐,当令凤栖宿。
()

年来脾病苦相煎,酒伴诗魔更纠缠。五石江湖从瓠落,一身林壑且樗全。

尽抛世事眠长日,试向仙方乞大年。借得琼宫灵兔杵,西窗药屑总如烟。

()

初伏投床直到秋,秋来百药饵方休。同袍问病垂怜甚,造物磨人不自由。

酒为相如消渴病,诗同杜老解穷愁。风光逐我还如旧,共钓鲈鱼出水头。

()

万景峰前老禅叔,搜罗风月归岩谷。
胸中有句吐无声,写作生绡三四幅。

()

长河风力驶,千里片帆轻。桨歇村频转,桡停岸自迎。

野凫冲荇起,归雁拂云鸣。试问邮亭吏,何如驷马行。

()

明窗净棐几,玉立耿无邻。
红绿两重衿,殷勤满面春。
曾为庾岭客,本是洛阳人。

()
有位居台铉,无年究远猷。
共怀三入望,忽叹九原幽。
归莽新阡远,追荣卹典优。
兴衰春梦短,人世谅何求。
()

谁起萧閒堂,图赞凡丑质。昧昧起我思,有怀斯士吉。

吾生终不逢,二陵已相失。苟养走四方,公卿更绝迹。

()

甲胄重关静,楼船大海閒。勋名韩范后,筹略管萧间。

月拥丹旌度,云拖素旐还。异时灵爽在,长镇武夷山。

()
湘妃泪染竹根斑,风雨连朝下钓难。
春浪急,石矶寒,买得茅柴味亦酸。
()
才高明主睠方深,属郡闻风自革心。
闾里不须多按治,山川从此数登临。
茅檐坐隔云千里,柏垄初抽翠一寻。
东望泫然知有寄,但疑公岂久分襟。
()
苍苍首山颠,偃蹇老松亚。
清露落其实,翠鬣幽石罅。
故人知我好,移种及茅舍。
谁谓尔干微,千尺自拱把。
()
新集区尧六百篇,冥搜疑到不还天。
多惭未得骚人旨,虚役身心五十年。
()
乌樯风缆欲飞翾,拍岸惊涛挽不前。
曲浦涨沙仍积冻,疏林余日自生烟。
崎嵚道路真堪笑,放浪江湖已判年。
一枕昼眠无好梦,空惭边老腹便便。
()

三年重拜谏臣祠,手掬寒泉酹一卮。气节可兴天下士,蒸尝无愧杜中师。

对庭舍子嗟唐策,忧国凭谁续楚词。今日万机归圣断,有臣应恨不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