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京山

过京山朗读

《过京山》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京山的时候,总是兴致勃勃地游玩,再次来到这里,我转头回望,内心充满期待。溪水和山岭依然像昨天一样美丽,而我的朋友们已经进入了中年。旧时的故事在见到朋友时常常提起,而我创作的新诗则传遍各地。回想起从前的风雨梦,我依然记得曾在北窗下酣睡的情景。

诗意:
《过京山》描绘了诗人经过京山的一次旅行,以及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友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与回忆,以及对友谊和创作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京山的美丽和气息。溪水和山岭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恢弘之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在京山的重游之际,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中提到的朋友已经进入中年,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旧时的故事在朋友间常常被提及,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回忆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重要性。

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创作的新诗传遍各地,这表明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认可和传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创作的自豪和追求。这种以文化交流和诗歌创作为纽带的传播方式,使得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得以传承和流传。

最后,诗人回忆起从前的风雨梦,特别是北窗下的睡眠场景。这种回忆和记忆的唤起,使诗人体验到了时间的流转和变化,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个人经历的深刻记忆和感慨。

总的来说,《过京山》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京山的喜爱和怀念,以及对友谊和创作的重视。通过对时间和个人经历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人生变迁和珍贵时光的感慨,展现了他对美好回忆的回忆和记忆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

猜你喜欢

年年岩桂。
恰恰中秋供我醉。
今日重阳。
百树犹无一树香。
()
茫茫梦里去游南,五十三参发指端。
大士臂长衫袖短,善财脚瘦草鞋宽。
()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

老骥心疲十二闲,天教洗眼小江山。名园无处不宜酒,胜日有朋方解颜。

老木溪光留月驻,禅房竹径约花关。先凭乐府求风骨,或有佳人字玉环。

()

乞粹庐陵郡,予为第一人。
天悭终未肯,人好自相亲。
诸老诗书在,平园草木春。

()
岐分丝染太唠唠,果缀花联败祖曹。
妙握司南造化柄,水云器具在甄陶。
屏割繁碎,剪除氄毛。
星衡藻鉴,玉尺金刀。
()
旅馆飘飘类断蓬,悠悠心绪有谁同。
一宵风雨花飞后,万里乡关梦自通。
多难不堪容鬓改,沃愁惟怕酒杯空。
采兰扇枕何时遂,洗虑焚香叩上穹。
()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

高兴每论诗,非才独见推。应当明试日,不比暗投时。

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孤单虽有托,际会别无期。

()

谩说鸦山与建溪,九疑仙谷露丛低。轻黄脆绿香凝玉,坐醉中秋月影西。

()

萧萧行李戛弓刀,踏雪行人过虎牢。广武山川哀阮籍,黄河襟带控成皋。

身经戎马心逾壮,天入风霜气更豪。横槊赋诗男子事,征西谁为谢诸曹。

()

窗纸幽幽不肯明。寒更忍作断肠声。背人残烛却多情。
合下心期唯有梦,如今魂梦也无凭。几行闲泪莫纵横。

()

发已星星带已宽,徐郎犹自客长安。
家山竹好无由看,谩种庭心一两竿。

()
浪占虚名不切身,机云世故解磨人。
情知老态难遮掩,匣了菱花懒拂尘。
()

煮醖青梅且共尝,游峰飞蝶为谁忙。
秋千彩索迷青草,车马红桥销绿杨。
春事战加蒲剑老,诗肠结尽柳丝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