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元日韵。宋代。王柏。之子善游远,西征酹欧阳。亹亹岁月换,作诗思故乡。老我绝世念,孤灯耿寒光。坐对三古书,绎绎搴纯英。天地时一泰,吾道何时昌。莫以一日腴,博此千载香。苟不新厥德,正亦王春常。只今自煮一斗酒,待子醉我琴书旁。
《和立斋元日韵》是宋代诗人王柏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之子善游远,
西征酹欧阳。
亹亹岁月换,
作诗思故乡。
老我绝世念,
孤灯耿寒光。
坐对三古书,
绎绎搴纯英。
天地时一泰,
吾道何时昌。
莫以一日腴,
博此千载香。
苟不新厥德,
正亦王春常。
只今自煮一斗酒,
待子醉我琴书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他年老思乡,孤灯寒光下与古书为伴,思绪纷至沓来。他希望天地能够和谐安宁,自己的道路也能得以繁荣昌盛。诗词最后表达了诗人以一壶美酒招待远方的朋友,共同醉心于琴书之旁。
赏析:
《和立斋元日韵》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王柏深沉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情感。诗人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远行西征、孤灯冷光、古书纷至沓来等,以表达他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三古书"代表着丰富的学识和文化底蕴,诗人坐对古书,意味着他在默默地与古代文人对话,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启示。诗词末句以邀请朋友共饮的方式作为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快乐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通过描绘寂寥的场景、寒冷的灯光以及与古书相伴的情景,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与人生意义的思索,同时强调了友谊和快乐的重要性。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读素问十六首。元代。方回。三阴与三阳,应天之六气。五行加相火,于地分六位。羲画箕子畴,恐亦出此意。汉儒灾异学,可择但勿泥。
长相思·村姑儿。宋代。蔡伸。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南华发高论,吾昔闻庄周。朝菌无晦朔,灵椿八千秋。
尘世一梦幻,彭殇杳难畴。达生贵及蚤,君已洞此否。
冯公夙勤业雅志存孔周高才不获展皮里馀阳秋归来守衡茅心田尽平畴世人知者寡苍天亦知否食报谅在后卒岁仍优游。明代。谢迁。南华发高论,吾昔闻庄周。朝菌无晦朔,灵椿八千秋。尘世一梦幻,彭殇杳难畴。达生贵及蚤,君已洞此否。往者亦已矣,且复同欢游。
宫词十首 其一。元代。柯九思。徽仪阁内制春衣,日长倦绣立彤闱。奚官折送杏花去,笑看玉阶胡蝶飞。
新城。清代。周凯。澎湖天险不须城,剩有新城一角明。百尺颓垣无姓氏,几枝断戟堕沧瀛。贾帆叶叶湾前泊,戍鼓声声夜半鸣。何处俞龙前迹在,欲寻暗澳不知名。
瑞香花。宋代。苏大璋。芳蕤何蒨绚,尤物真旖旎。五叶映雕阑,三桠骈粉蕊。妍分春月魂,香彻肌骨髓。
烟中怨。宋代。秦观。监湖楼阁与云齐,楼上女儿名阿溪。十五能为绮丽句,平生未解出幽闺。谢郎巧思诗裁剪,能使佳人动幽怨。琼枝璧月结芳期,斗帐双双成眷恋。
秦楼月(为陈_·寿)。宋代。郭应祥。三月一。题舆恰届垂弧日。垂弧日。武安门外,欢声扬溢。双瞳炯炯头如漆。天公付与长生质。长生质。云霄稳坐,持荷簪笔。
喜曾重伯陈伯涛见过用伯涛见赠原韵三首 其二。近现代。释敬安。是法无高下,谁分大小乘。水云天漠漠,身世日腾腾。白发愁难却,青山归未曾。聊将松顶月,分作佛前灯。
即事三绝 其三。元代。赵孟頫。绕屋扶疏竹树清,飞飞燕雀共生成。贫家自笑无金弹,数树枇杷总不生。
念奴娇 至金陵。宋代。陈亮。江南春色,算来是,多少胜游清赏。妖冶廉纤,只做得、飞鸟向人偎傍。地辟天开,精神朗慧,到底还京样。人家小语,一声声近清唱。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中州想。邓禹笑人无限也,冷落不堪惆怅。秋水双明,高山一弄,著我些悲壮。南徐好住,片帆有分来往。
遂安舟中 其二。明代。魏观。云碓波渰没,村船岸系高。树根悬野草,石罅散溪毛。到处幽怀适,都忘远涉劳。双飞怜白鸟,翠崿绕能遭。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宋代。王之望。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
定安四景为宗伯王公赋 其三 桥头碧水。明代。欧大任。沧海烟深碧浪遥,鱼龙奋起上云霄。至今司马双题笔,犹在天涯万里桥。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唐代。孟郊。换却世上心,独起山中情。露衣凉且鲜,云策高复轻。喜见夏日来,变为松景清。每将逍遥听,不厌飕飗声。远念尘末宗,未疏俗间名。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仰谢开净弦,相招时一鸣。
春日漫兴四首 其二。元代。周巽。不住啼鸟催人去,望断乡关何处家。三月狂风吹倒树,搅人离思是杨花。
题卢益修白描水仙花。宋代。郑元祐。卢生吮笔写三香,海上仙人欲取将。宫阙凝酥春雪霁,好留屏曲写孤芳。
题光华亭。宋代。叶簵。画栋朱帘势翼然,鼎新气象冠山川。鹅黄杨柳浮春晚,鸭绿烟波送客船。轮奂不妨农事日,风光好近麦秋天。佐君治简有余暇,杯酒人教尽日传。
惜去青船杨同府命作。明代。陈昌。东南岛夷居海中,鸡鸣夜半扶桑红。何年徐福来仙药,至今宗派传无穷。平居自负乘潮惯,累岁频年作边患。来如鬼蜮少人知,去若乌鸢忽惊散。堂堂天朝临九州,虎头将军材且优。号令一出重山岳,突上万斛龙骧舟。风樯阵马不可遏,烈火飙驰星箭发。穷追极讨际三韩,要使根株尽巢穴。归去中流扬凯歌,揭天画鼓喧灵鼍。搥牛酾酒遍行飨,三军鼓舞欢声多。乃知圣明今用武,不在深沟与高垒。乘机应变捷有神,万斛龙艘最轻利。况逢四海为一家,东踰若木西流沙。寸天尺地皆入贡,梯航玉帛来京华。如何黑子弹丸地,尚学怒螳奋双臂。跳踉贾勇当车前,安得不成齑粉碎。龙骧兮龙骧,尔能禦海安边疆。一朝遽作断沟弃,使我抆泪含悲伤。君不见晋朝王师破吴日,万橹千艘一时集。横江铁锁竟销沈,独数龙骧功第一。
南柯子 其二 旅中苦雨。清代。尤侗。土雨埋荒草,金风剪败荷。行人滑滑奈泥何。不道梦魂、夜夜渡滹沱。遣兴搜书里,关愁伴枕窝。孤衾早怯晓寒多。试问江南、小阁尚轻罗。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 其一。宋代。段克己。世无李元礼,谁容孔北海。长歌归去来,篱菊无人采。
哲宗皇帝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刘弇。帝所钧天乐,人间弊屣轻。梦移黄屋贵,丹促紫霄行。云绝依尧望,山馀祝汉声。夜长坚絮漆,川急怆墙羹。雁鹜黄金閟,楼台白玉城。陋儒孤识擢,清血九秋横。
眺钟山。清代。顾宗泰。东接青龙北雉亭,钟山山势郁峥嵘。志公旧塔颓云绕,蒋尉荒祠夕照横。天外一江分极浦,烟中万井入寒城。朅来更上栽松岘,无限苍凉六代情。
秋日寄袁宗鲁。明代。龚诩。此身憔悴如秋叶,每见凉风只欲飞。想得故人新酒熟,应培黄菊待侬归。
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风定。看步袜江妃照明镜。飞萤度暗草,秉烛游花径。人静。携艳质、追凉就槐影。
金环皓腕,雪藕清泉莹。谁念省。满身香、犹是旧荀令。见说胡姬,酒垆寂静。烟锁漠漠,藻池苔井。
侧犯(大石)。宋代。周邦彦。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风定。看步袜江妃照明镜。飞萤度暗草,秉烛游花径。人静。携艳质、追凉就槐影。 金环皓腕,雪藕清泉莹。谁念省。满身香、犹是旧荀令。见说胡姬,酒垆寂静。烟锁漠漠,藻池苔井。
送郑大台文南觐(郑畋)。唐代。李商隐。黎辟滩声五月寒,南风无处附平安。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干。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唐代。杜甫。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怜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声节哀有馀,夫何激衰懦。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