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二首

喜雨二首朗读

《喜雨二首》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雨水的丰沛和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丰收和社会安定的喜悦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雨二首

雷使巡行遍五方,夹秋不怕旱为殃,
人閒祥瑞三伏雨,枕上吟哦终夕凉。

已卜晚青催出穗,且将早赤急舂粮,
有司不损应言损,随分蠲租助盖藏。

译文:
雷神巡行五方,秋季中的干旱不再是灾难,
人们享受着连绵不断的降雨,宁静祥和的夜晚凉爽宜人。

已经预测到晚秋的绿色催促着庄稼长出穗子,同时也刻不容缓地着手将早秋的红色谷物快速碾磨成粮食,
有关官员并没有损害应有的政策,按照比例减免租税以帮助储藏。

诗意和赏析:
《喜雨二首》通过描述雷神巡行、连绵的秋雨和人们的喜悦,表达了对丰收和社会安定的祝福之情。诗中以自然现象雨水的丰沛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以喜雨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雨水的喜悦之情。雷神巡行五方,意味着雷雨遍及天下,宣告着雨季的来临。夹秋不怕旱为殃,暗含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人们享受着雨水带来的祥瑞和喜悦,夜晚凉爽宜人,可以舒适地躺在床上吟咏,表达内心的愉悦之情。

后半部分展现了雨水对农业的积极影响。已经预测到晚秋的绿色催促着庄稼长出穗子,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同时,也需要及时地将早秋的红色谷物加工成粮食,迅速储备。有关官员并没有损害政策,按照比例减免租税,以促进农业生产和保障社会的稳定。

整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雨水对人们生活和农业的重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雨水带来的丰收和社会安定的喜悦之情,展现了宋代社会对丰收和民生的关注。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将雨水的意义与人们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朗读
()

猜你喜欢

湖海怜同病,风尘笑独醒。投人双白璧,愤世一青萍。

落魄文章壮,狂歌涕泪零。鹏抟还尔辈,吾道托鸿冥。

()

扬子江头春雨晴,春卿春日觐春明。上台星斗三年别,南国山川万里情。

金奏秖须归颂雅,玉衡差可配寅清。还朝有疏应亲达,见说天王识履声。

()

支策罗浮七洞天,祝融绝顶访栖禅。天空籁息钟初定,独扫云根枕月眠。

()

羣分未辨。
类聚兹式。
天睠休明。

()

碑残寺古不知年,懒向山僧话夙缘。杯酒未忘心里景,春风来放画中船。

神龙巧送深更雨,天籁如闻绝壑泉。丰乐预占明府赐,天津何敢乱啼鹃。

()

磊落华堂火齐肥,佳人争比茜红衣。琼枝笑把银瓶插,绝胜春红粲晓晖。

()

玉门风急朔云低,塞外穹庐不定栖。昨夜胡儿连马骑,打围直到海陵西。

()

()

端居感时序,驾言谁适从。聊携二三子,杖屦此日同。

悠哉素心人,宴坐空岩中。真成三秋别,梦想情何穷。

()

去者不可忆,旧游相见时。凌霄徒更发,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东阁许联床,西郊亦携手。

()

终岁忆春回,西园行尽。欢喜梅梢上春信。去年携手,暗约芳时还近。燕来莺又到,人无准。
凭谁向道,流光一瞬。佳景闲无事衣褪。春归何处,又对飞花难问。旧欢都未遇,成新恨。

()

宿雨朝寒,芳时又过酴醿了。舞环歌绕。应恨金杯小。
零乱霜蕤,点缀青青草。花间道。曾遭花恼。把酒呼晴昊。

()

林泉偏引兴,杖屦喜相同。玩世多浮白,伤春几落红。

棋弹花外雨,翰染竹间风。甘寂宁遗俗,留宾比孟公。

()

翡翠戏翻荷叶雨,鹭鸶飞破竹林烟。

时沽村酒临轩酌,拟摘新茶靠石煎。

()
绣周张。
绣周张。
楼台帘幕絮高扬。
谁赋珠宫并贝阙,怀王去后去沈湘。
()

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萝岭云。青镜分明知鹤发,宝刀畴昔掩龙文。

援毫犹记趋南史,誓墓还谁起右军。飞鸟云边随去住,清猿无事忆离群。

()

城中家斧冰,此地绝炎蒸。天食青童捧,龙居白气升。

暗灯犹宿火,寝服尚衷缯。客话从前事,书传入内僧。

()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

林际雨冥濛,邮程一径通。冲寒嘶健马,破晓逐征鸿。

山色凉云外,溪声宿雾中。欲寻沽酒处,茅店记桥东。

()

褒也瓯闽士,文高行益修。
干名逢诏罢,归计逼亲忧。
鸥鸟终相狎,公卿谩欲留。

()

远望当归日,登楼思惘然。溪云连雨湿,风叶落霜前。

鸟宿湖边树,人归月下船。秋风吹客泪,无处托啼鹃。

()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似火浅深红压架,

如饧气味绿粘台。试将诗句相招去,倘有风情或可来。

()
谢塘疏凿时,沧洲聊可拟。
高有智者情,淡如君子旨。
秋光夜初永,渔唱幽宜起。
白鹭闲不惊,圆荷翠相倚。
()
晚来江上鲁鱼风,十里青山一望中。
自是欲归人意急,等閒付与济川功。
()

武德门前颢气新,雪融鸳瓦土膏春。

夜来梦到宣麻处,草没龙墀不见人。

()
清绝门墙冷似冰,野人怀刺昔曾登。
新题对雨分萧寺,旧梦经秋说杜陵。
贫典郡符资月给,老持台宪减霜稜。
开元文字钟王笔,惆怅临风一烬灯。
()

昨夜醺醺,醉中似觉乘丹凤。笙歌共。四天飞纵。□入桃源洞。正向深溪,闲把明珠弄。□晨动。一声风送。惊断游仙梦。

()

水南别业远无邻,我独重来是故人。经榻香灯非旧火,禅房花木自新春。

传心曾嗣高僧法,画影空留居士身。寂灭不知何可乐,凡情未免为沾巾。

()
洛阳风景实堪珍,到此经今三纪春。
无限欢娱荣乐事,一时回施少年人。
()

范公堤上雨云黄,到海应无十里长。昼市乘湖卖鱼蟹,秋田杀草见牛羊。

盐官俸美高衙在,刺史城遥百姓忘。父老不忧民气悍,于今世乱失湘乡。

()

山河大地起无名,元电都从动相生。若向动前求境界,无言无象又无名。

()

不肯托根桃李场,千林摇落正孤芳。莫将香影生分别,说著香时影亦香。

()
夜深未能睡,明日为赋此寄之。
山水无宿约,村暗自当还。
不知有客乘兴,载我弄沧湾。
酒吸明河欲尽,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风闲。
()

玄冥敚秋令,穷阴黯如积。厢房三日斋,正值霖霪迫。

谁将千万愁,化作日夜滴。晨厨无炊烟,昼枕多警席。

()

青帝重扃夜半开,先驱雷雨下天来。千门万户春风入,小院高楼乐事回。

但喜新年逢瑞雪,不知平地有瑶台。杜陵远客多愁思,忽忆两京初发梅。

()

我家简子山阴日,清昼垂帘一事无。遗俗未应忘旧老,好官须自出吾儒。

青春日月当周道,黄甲风云入壮图。别有故人簪彩笔,金鳌峰顶候双凫。

()

腊脚清若空,吾闻其语矣。
今晨品义尊,公酒正如此。
太常家有此段奇,销得不斋醉如泥。

()

作客真成计,逢春定别家。故园风过柳,残月夜依花。

岐路马犹顾,轻波鸥自斜。离心共芳草,著处便天涯。

()

无为清静。虎绕龙蟠归大定。清静无为。子母和同出入随。逍遥自在。去去来来绝挂碍。自在逍遥。一任出林与市朝。

()

钟阜龙蟠势可奇,何年开此帝王基。
东西日月磨今古,南北江山几合离。
六代衣冠荒草下,中原台殿白云涯。

()

最称弘偃少,早岁草茅居。年老从僧律,生知解佛书。

衲衣求坏帛,野饭拾春蔬。章句无求断,时中学有馀。

()

酌郁既灌,取萧方爇,笾豆静器,簠簋芬飶。

鱼腊荐美,牲牷表絜.是戢是将,载迎载列。

()

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

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

吾闻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石梁远挂藤萝上。飞流直下天际来,散作哀湍众山响。

烛龙衔日海风飘,犹是天鸡夜半潮。积雨自悬华顶月,明霞长建赤城标。

()
十日后重阳。
甘菊阶前满意黄。
生日无钱留贺客,何妨。
尚有儿曹理寿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