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伯益三咏韵·方竹

次刘伯益三咏韵·方竹朗读

《次刘伯益三咏韵·方竹》是宋代刘学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梢修矗画檐低,
春晓业疏绿玉枝。
节立孤高虚静处,
身持敬义直方时。

清风戛玉声摇佩,
明月筛金影散墀。
寄语幽人勤爱获,
莫教左虽右斤削俗髠知。

译文:
烟雾从檐下轻轻升起,
春天的早晨,笔直的绿色竹枝稀疏地摇曳。
竹节昂立在孤高而宁静的地方,
身怀敬意和正直的时刻。

清风吹过,玉器发出清脆的声音,佩带摇曳,
明亮的月光透过竹影散射在地面。
寄语给那些喜欢隐居的人,努力追求真理和美德,
不要让虚伪的社会风气左右你的思想。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的景象,并以竹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精神和高尚品德的赞美。诗中的竹枝修长、疏绿,映衬着清晨的烟雾和轻风,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竹节高耸,孤立于空旷之地,象征着隐士的高洁和超然境界。作者表达了对敬义和正直的追求,将这种追求与隐士的境遇相联系。

诗中的清风吹拂、玉器声响和明月的金色光影,给人以清新、优雅的感受。清风摇动玉器,象征着高尚品德的人受到天地之间的赞颂和呼应。明月通过竹影的筛选,散射在地面,象征着隐士的思想和精神在社会中播撒光明和真理。

最后两句寄语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的期望和警示。他鼓励隐士们要勤奋追求真理和美德,不受世俗的影响。左虽右斤削俗髠知,意味着不要被俗世的风气左右,保持独立思考和坚守原则的品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林的景象,通过对竹的赞美和隐士精神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追求真理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崇尚隐逸生活和追求道德境界的思想情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刘学箕朗读
()

猜你喜欢

三春秀紫芝,九秋飞黄鹄。川上忽坐忘,不闻虚舟触。

()

香袖长垂,翠楼闲倚,卷帘十里新晴。听新腔水调,正夜月初生。

几回过,临江竹径,隔烟回首,曾认青青。算芳春、好景淮南,第一扬城。

()

案有磨人墨,囊无使鬼钱。
难教典班史,只可折花钿。
破屋日金雨,颓檐夜见天。

()

西曹衔命出,何日下都门。蚤见江南雨,应申孝妇冤。

()

辘轳金井鸦啼晓,映帘红日梳头早。闻道尺书来,锦笺和泪开。

如何归计误,南下潇湘去。望断草芊绵,雁飞秋满天。

()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

淮边羁思岭头云,绀彩腾时电影奔。一日恰如时辈事,十年空负主人恩。

良因外貌贪驯性,何况中心狎巧言。他日雕笼如再养,玉环金锁铁为门。

()

閒园半亩倚江隈,尽日潮声相往来。石路转经花下入,柴门先见浪中开。

数行疏雨侵书幌,五月微寒入酒杯。世上炎蒸何处避,不妨潦倒醉佳醅。

()
紫气氤氲捧半岩,莲峰仙掌共巉巉.庙前晚色连寒水,天外斜阳带远帆。
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自怜金骨无人识,知有飞龟在石函。
()

霜日炫晴昼,湖光掠眼明。散策事幽讨,出门聊意行。

柳塘和靖居,宫殿若化成。霞裾赤城仙,笑语相逢迎。

()

射策初从汉殿回,风流地主重徘徊。三年共记看云别,万里真成挂雪来。

摇落剑光偏傍斗,浮沉书札但含杯。无誇席上荀陈聚,紫气中宵遍越台。

()
质暴难入德,心粗宁配义。
君看箪瓢人,磨礲极醇粹。
()

天风吹海树,瑟瑟秋气凉。河汉西北流,众星耿微光。

昔我同袍友,远在水一方。相思不得见,展转清夜长。

()

归来啜菽得无愁,但觉官身不自由。
敢倩双鱼传尺素,要知一日似三秋。
射阳别后从新辟,幽谷公余获胜游。

()

荷巾蕙带日倘佯,犹忆先朝尚食忙。
万石家风承内史,一门叔父有中郎。
歌徵桃叶双鬟艳,酒布兰生百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