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枢密挽诗。宋代。魏了翁。人物眇然甚,天胡不憗公。北风鸣槭槭,西火乱蓬蓬。襄鄂谁专阃,江淮孰总戎。是应当馈叹,曩日镇江功。
《宇文枢密挽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了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物的凄凉境遇,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功业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中的第一句“人物眇然甚,天胡不憗公”,通过使用“眇然甚”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渺小和无助感,表达了他在世间的微不足道。接着,“天胡不憗公”则暗示了人事无常,天命难测,即使人物有所才华和努力,也无法得到天命的垂青和关注。
第二句“北风鸣槭槭,西火乱蓬蓬”,通过描绘北风鸣槭树和西方的火焰,表达了动荡不安的时代氛围。北风鸣槭树的声音和西方火焰的燃烧形成了诗词中的声景,暗示了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接下来的两句“襄鄂谁专阃,江淮孰总戎”,探讨了权力斗争和战争的问题。诗词中的襄鄂和江淮是地名,通过提到这些地方,表达了权力争夺的局势和战争的残酷。同时,这两句也引发了对于谁能够掌握权力、谁能够统领战争的思考,暗示了人们对于政治和战争的不确定和疑惑。
最后两句“是应当馈叹,曩日镇江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功业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慨叹。诗词中的“曩日镇江功”指的是作者过去在镇江的建功立业,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强调了现实的不如意和对过去辉煌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物境遇、时代变迁和个人功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和人事无常的思考和感慨。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对比,诗词传达了一种凄凉、无奈的情绪,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思。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元代。方回。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余几亦堪怜。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山中是事绋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七 茶。金朝。李俊民。人多愁水厄,若个有诗情。灵草还知我,平生事不平。
寄南山景禅师。唐代。栖白。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送友之河东。南北朝。王锡。河东君有役,把酒动遐思。日月重华地,烟霞孤竹祠。一鞭心共远,千里梦应迟。去去言难尽,休忘握手时。
出塞(春寒有感)。宋代。辛弃疾。莺未老。花谢东风扫。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日长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
韩寅仲七十有一以诗见贻次来韵赋而寿之 其六。明代。张萱。曾辞南郭禄,独剪北山莱。数招云外客,笑弄掌中杯。竹松自苞茂,兰桂日滋培。忘机不知老,鸥鸟莫相猜。
和家兄敬怀秋日閒居 其一。清代。万光泰。燕来育群雏,雏出燕欲去。单衣未归箧,复衣复当絮。踆乌迅不停,顾兔疾难御。微茫造化机,举手作新故。愚夫怀千忧,志士亦百虑。何如《蟋蟀》诗,行乐岁聿暮。
眠书。清代。陈忠平。倦抱书眠到盛唐,寒侵衣袜月微霜。我殊不解今何世,一瓣孤心堕渺茫。
雨晴。宋代。晁公溯。西风送残雨,吹尽檐际滴。稍稍江流清,湛此千顷碧。云收天倚盖,山静月衔壁。秋容日夕佳,真欲慰北客。
无题和徐茂吴司理 其四。明代。徐熥。劈开金锁出重门,学得文君半夜奔。但爱风流人似玉,不知年少是梨园。
府西池。唐代。白居易。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白堠永济渡诗三首 其二。明代。饶相。河之水,其流泄泄。维今临流,乘舟利涉。载咏载歌,我心则悦。
梅花十吟 其三 寻。宋代。段克己。风流谁似李三郎,不记仙姿委路傍。天上人閒无觅处,风来罗幕只闻香。
城外见杏花。元代。吴师道。曲江二十年前会,回首芳菲似梦中。老去京华度寒食,闲来野水看东风。树头绛雪飞还白,花外青天映更红。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方务德侍郎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韩元吉。壮岁分符节,飞腾四十春。吁嗟循吏传,无复老成人。三辅勤劳旧,西清宠数新。青山问何许,犹与谢公邻。
送康裕卿还东瓯时赴唐别驾之招。明代。黎民表。客心残岁两相催,故国东看斗柄回。一榻每依僧舍下,五言多向郡斋裁。滩声隐坐常惊梦,愁色连天独上台。纵有梅花千万树,岂能长铗不归来。
送杨学士益州路转运。宋代。余靖。芝函新命直仙蓬,又见岷山叱驭忠。玉佩晓班辞日下,水牛秋粟转褒中。花时井邑蚕丛富,徼外人家栈道通。奇技刺文频诏约,此行应更变民风。
杂兴十首 其四 镇国寺。元代。赵秉文。灵鹫飞来处处尊,绿云细路络城根。百年楼殿倚天末,万井风烟当寺门。五月微凉清佛界,六时豪吹动祗园。四山放入无多力,乞与西南构一轩。
湖斋坐雨。清代。陈曾寿。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念奴娇十一首 其四。清代。李慈铭。入春几日,又匆匆分得,韶光刚半。病里每愁佳节过,何况天涯羁怨。帐构馀香,罗巾残墨,零落无人管。东风归去,故园重问莺燕。那见此际江南,澹烟微雨,玉笛吹都遍。弹指十年重叠恨、偏到今朝凄断。蜡桃花,绿纨金蝶,可惜闲庭院。秋千墙角,夜来明月撩乱。
泛绣溪。清代。朱克生。绣溪一水两川分,绕郭晴波荡縠纹。白板桥头魂欲断,寒鸦落日小乔坟。
生意堂三首。宋代。董嗣杲。江天饶雾未能开,閒拉孤筇睨九垓。红日破阴晴色转,庐山如洗入堂来。
吕梁洪。元代。陈孚。沂泗之水来鲁邦,平沙千里流淙淙。忽逢吕梁万石硔,势与石斗不肯降。半天捲起千尺泷,怒声日夜相摏撞。有如万骑腾骊䮾,左挟贲获右羿逢。恶若哮虎鼎可扛,踊槊跃矢横矛鏦。风云蛇鸟万旌幢,大呼击碎龙文杠。死战不复留空羫,我生事业在北窗。蒙庄一卷映秋釭,每羡老叟何其憃。忠信出入言非哤,及此更觉心悾悾。西风吹衣衣茸尨,茅店沽来酒盈缸。篙人赠我尺鲤双,扣舷而歌和柷椌。问禹何故留此洚,何当理我小舽艭。东浮溟海西岷江,沛然一口吸老庞。要使后土安鸿厖。
好离乡 本名南乡子警世。金朝。王丹桂。人本是神仙。只为当初纵马猿。换骨更形无定止,连绵。致使尘情种种牵。若解固根原。玉鼎金炉聚汞铅。锻炼三千功行满,还元。复返蓬瀛绝变迁。
寄萧文明。明代。祁顺。东望铜江五日程,相思何处可寻盟。白云满地不堪赠,芳草连天无限情。缄就素书难托雁,歌残伐木忍闻莺。朝天想趁西风早,欲办新诗为送行。
寄刘孝若。宋代。徐照。难得刘夫子,生平极爱予。有时吟好句,特地到贫居。远别宁无恨,平安莫问书。梦穿庭际菊,密叶过畦蔬。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三 亚献。明代。陆深。载酌载献,惟圣顾歆。庭陈万舞,乐备八音。端冕有恪,以表予一。心灵风习,习祗拜钦。钦大礼斯,举有壬有。
新津道中。宋代。晁公溯。野绿平如案,松青润更加。两岐惟有麦,一县已无花。日色深迷雾,江流浅见沙。平生爱春事,忽复过年华。
次韵十诗·棋会。宋代。楼钥。归来乡曲大家闲,同社仍欣取友端。无事衔杯何不可,有时会面亦良难。少曾环坐坐长满,赖有主盟盟未寒。琴弈相寻诗间作,笑谈终日有余欢。
苦热绝句十首 其七。明代。顾璘。周武殷汤在眼中,今王圣德古人同。禾枯即洒桑林雨,道暍仍嘘柳下风。
咸阳道中作。宋代。魏野。渭水冻无波,终南翠色多。云临残照霁,客向故城过。惊雁远犹叫,牧童寒不歌。心愁人不会,谓我欲求何。
春昼偶书。宋代。寇准。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菩萨蛮 其一 春。宋代。鉴堂。落花丛外风惊鹊。鹊惊风外丛花落。乡梦困时长。长时困梦乡。暮天江口渡。渡口江天暮。林远度栖禽。禽栖度远林。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五 招狂封。明代。释函可。三韩总是尔封疆,黼哻能留只一方。洪范遗编存布袋,归来别有好商量。
十月始见菊。明代。袁公冕。怪尔清姿消瘦尽,冷风疏雨亦凄其。玄冬乍见真成晚,白首相期亦未迟。云暗郡城愁独坐,日斜乡国望移时。樽前摘索原因醉,烛底歌吟转更悲。
至正廿三年四月淮南王左相微行淞江步谒草玄。元代。杨维桢。微行谁识王丞相,草履过门如野人。太史遥遥瞻紫气,老夫急急裹乌巾。子陵故友终辞汉,张禄先生又入秦。休说五湖天样阔,扁舟何处不容身。
菩萨蛮(十一之六)。宋代。贺铸。粉香映叶花羞日。窗间宛转蜂寻蜜。欢罢卷帘时。玉纤匀面脂。舞裙金斗熨。绛襭鸳鸯蜜。翠带一双垂。索人题艳诗。
题太平兴国宫。宋代。李受。香炉峰下宅天官,三界方知可往还。白石眼前分世路,紫云头上接天班。沧溟岂隔毫芒内,忆劫皆归瞬息间。但得心源到真境,凌虚鸾鹤会跻攀。
为谢居士题画册二首 其一 山中隐居。明代。陶宗仪。小小茅茨住碧山,柴门无客昼长关。移家更入云深处,城市终年不往还。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唐代。白居易。书意诗情不偶然,苦云梦想在林泉。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每愧尚书情眷眷,自怜居士病绵绵。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