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路分居思堂

叶路分居思堂朗读

《叶路分居思堂》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叶媪开创新的学问,与同人一起吃野蔬。明明经书传承相连,认真考古事务超过了三分之余。青色的简册被苔藓所掩盖,素书上有虫蛀的痕迹。如果你能修复这些古迹遗址,建造的堂宇将胜过初建时的辉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叶适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他对保护古迹的渴望。叶适描述了叶媪(指自己)开创新学问的情景,与志同道合的同人一起简朴地进餐。他强调了明明经书传承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对考古事业的投入。作者通过描写古籍遗迹的荒废和破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忧虑和对修复古迹的希望。最后,他希望能有人能够修复这些古迹,使它们超越初建时的辉煌。

赏析:
《叶路分居思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代文化的衰落和对古迹保护的呼吁。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述叶媪开创新学问与同人吃野蔬的简朴场景,衬托出古籍遗迹的荒废和破损。苔藓覆盖的青简和虫蛀的素书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侵蚀,同时也凸显了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遗产的保护的殷切希望。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修复古迹的期望,而修复后的堂宇胜过初建时的辉煌,则暗示了修复后的古迹将展现出更加辉煌的历史价值。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唤起了读者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思考,并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关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叶适朗读
()

猜你喜欢

江头谁家千树李,影落清江彻江尾。
风吹扁舟到花下,花间啁啾亦欣喜。
瑶林成径千步长,花光烛天天半香。
恍如坐我群玉府,飞琼酌劝青霞觞。
()

浮云幽鸟讼庭閒,赋就怀人且自删。病后青山添傲骨,书来落日破愁颜。

微名渐损终难尽,薄禄犹耽未拟还。岂若使君高拥传,能令春雪满函关。

()

忆昔南都沦覆日,金公忠烈间世出。崎岖入闽慨熊公,国脉犹思延万一。

天意亡明势莫回,残生皈命维摩诘。南渡文山有故乡,北征子美无家室。

()

梦游山寺有馀清,邂逅来游却自惊。珍重秋风知客意,又吹好梦到江亭。

()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

樵牧南山近,林闾北郭赊。先人留素业,老圃作邻家。

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

沧池拟溟渤,莽漾豁厚地。
曰吾神祖为,气象固宜尔。
六合昔未一,教战出精锐。

()

灯烟一带紫光斜,何处新妆踏落花。前面金莲双綵烛,行人知是五侯家。

()

百年苦忆高常侍,多病谁怜孟浩然。旧喜涉江今不涉,空斋时阅友朋笺。

()

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远与故人别,龙钟望所言。

阴天寒不雨,古木夜多猿。老病北归去,馀年学灌园。

()

痛哭祁连冢,春芜渍泪痕。长城千里坏,荒郡几家存。

有地徵输急,无功将吏尊。楼船早下濑,旦夕缚孙恩。

()

谁为舍人画此图,高堂日落秋汹汹。细看乃是单于猎,白草黄云骨俱悚。

马如游龙戏溟渤,人即饥乌暗霜垄。无论众马姿态雄,饮龁虽异骄心同。

()
犀牛扇子用多时,问著元来总不知。
无限清风与头角,尽同云雨去难追。
()

结构依流水,新题五柳亭。
登临有遗味,攀折不胜情。
隔岸闾阎鼓,遶轩舟舫横。

()

塔影萧萧夕照间,碧云黄叶满秋山。空堂夜冷无灯火,惟有残僧乞米还。

()

锦溪光里耸楼台,师院高凌积翠开。深竹杪闻残磬尽,

一茶中见数帆来。焚香只是看新律,幽步犹疑损绿苔。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