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复君架楼贮书疏池累石花药环列

孔复君架楼贮书疏池累石花药环列朗读

孔复君架楼贮书疏池累石花药环列

这首诗是宋代叶适所作,描述了作者建造了一座架在楼上的书库,积累了大量的书籍,而世人则嘲笑他为书痴。然而,老友从他的行动中看出了他对知识的真诚,并对他的举动不再怀疑。尽管他已经收藏了许多书籍,但他仍然感到不够,因为他渴望更多的知识。他认为书中的智慧广泛而深刻,可惜他的眼力有限,不能一一阅读。他提到了管仲、荀子等古代名人,暗示他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智慧来启迪自己。楼旁有水,水边又有山,四季间花朵盛开,翠绿交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色。他希望将这座楼和其中的书籍传给子孙后代,使他们能够拥有广博的知识,发光发热,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首诗以描述作者建造书库的场景为主线,通过对书籍、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友谊和家族传承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学识的追求和珍视。诗人通过描绘楼中书籍的丰富和智慧的广博,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敬重。同时,他希望能够通过将这些知识传给后代,使他们能够在未来发扬光大。

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学识的无尽追求和对友谊及家族传承的重视。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珍惜友情,并将智慧传递给后代,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继续发展、照亮人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叶适朗读
()

猜你喜欢

不逐春风去,仍当夏日长。
一双还一只,能白或能黄。
恋恋不自已,翩翩空复狂。
计功归实用,终日愧蜂房。
()
千圣灵机不易亲,龙生龙子莫因循。
赵州夺得连城璧,秦主相如总丧身。
()

两吕虎负嵎,将相徒手搏。诱虎弃深窟,缚之若狐貉。

飞诫闭殿门,驰节斩长乐。成败呼噏间,日出欃枪落。

()

何必问故乡,浮家任侬住。一夜便风来,尽呼邻里去。

()

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

顺风求至道,侧席问遗贤。灵雪瑶墀降,晨霞彩仗悬。

()

留都吴建业,常伯古司空。礼乐归宗匠,经纶属国工。

晓云随去马,秋月听征鸿。时有怀君梦,清宵入汉宫。

()

散步逐芳草,小酌慰残花。
土锉野人居,茜裙蚕妇家。
汲流润水浑,挽树花桃斜。

()

巾舄飘飘山泽臞,偶然游戏入皇都。花前丝竹堪陶写,橘里棋枰绝叫呼。

旧说登仙多鹤骨,谁家生子尽龙驹。汉廷丞相张苍老,羡尔能传大药垆。

()

忆自分携出帝畿,几回独立送斜晖。愁凝云树诗难就,目断鳞鸿兴欲飞。

离思暗添凉雨过,清尊倦对宦情微。惭予亦有亲垂老,争似高堂戏綵衣。

()
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
()
一鉴涵虚碧,万象悉其中。
重绿浮轻绿,深红閒浅红。
()
跻险入幽林,翠微含竹殿。
泉声无休歇,山色时隐见。
潮来杂风雨,梅落成霜霰。
一从方外游,顿觉尘心变。
()
光明台畔旧曾逢,何自飞来碧海东。
未问眼根齐等级,要先心地证圆通。
八还究竟千光合。
四面回旋一视同。
()
白首栖禅者,尝谈灞滻游。
能令过江客,偏起失乡愁。
室倚桃花崦,门临杜若洲。
城中无此景,将子剩淹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