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刘伯山。宋代。赵蕃。晚向穷冈访竹亭,竹间忽有打禾声。凶年独使诗人饱,可见天公非世情。
《晚过刘伯山》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晚上走过刘伯山,意外听到竹林中传来的打禾声。诗人感叹在凶年中,他独自能够享受到丰收之乐,这显示了天公对他的眷顾并不符合世间的常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慨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词。
首先,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及情感表达相得益彰。晚上的时候,诗人经过穷冈,忽然听到竹林中传来的打禾声。这一场景的描写给人以生动的感觉,仿佛诗人身临其境。打禾声是农村丰收的象征,而在凶年中能够听到这样的声音,使诗人感到异常幸福。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声音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丰收和幸福的感慨。
其次,诗人通过对凶年和天公的对比,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凶年意味着农作物歉收,对农民而言是一种灾难。然而,诗人却在凶年中感受到了丰收之乐,这使他认识到自然的规律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称之为“天公非世情”,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所处位置的思考。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以及自然的奇妙与不可预测性。
最后,这首诗词通过简明的语言和朴素自然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和感受自然声音,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的神奇力量。这种对自然的感悟,使诗人对生活充满了感激和思考,也为读者带来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总的来说,《晚过刘伯山》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晚上经过刘伯山时的一幕景象,以及诗人对于凶年中的丰收和自然力量的思考。诗意深远,使人对人与自然、生活与命运产生思考,展现了赵蕃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其二。宋代。刘克庄。剪称名将岂其然,汲汲惟求宅与田。见说淮兵殊死战,相公喝犒是私钱。
共坐前除松色幽,月临虚阁澹初秋。凉风自可山人意,清夜堪从地主游。
身后声名吾且醉,兴来疏放老何求。卢敖况是非凡侣,天外閒云任去留。
夏夜同李太守应乾卢山人次楩醉登郡阁赋得秋字。明代。谢榛。共坐前除松色幽,月临虚阁澹初秋。凉风自可山人意,清夜堪从地主游。身后声名吾且醉,兴来疏放老何求。卢敖况是非凡侣,天外閒云任去留。
【中吕】满庭芳_春夜梨花月。元代。王举之。春夜梨花月明,秋千露冷,杨柳烟澄。海棠病酒风吹醒,不有银灯。阑干外闲花有影,柳梢头鸟无声。罗帏静,香销玉鼎,禁鼓报初更。
宿邵埭闻雨因买藉芡人回呈永叔。宋代。梅尧臣。秋雨雁来急,夜舟人未眠。乱风灯不定,暝色树相连。寒屋猛添响,湿窗愁打穿。明朝持藉使,书此寄公前。
太阳十六题 其八 杀人剑。元代。耶律楚材。雪刃森森倚碧云,佛魔凡圣总亡魂。水乾沧海鱼龙死,火烈昆冈玉石焚。
和杨仲轲春难度。宋代。文同。春难度。池浮花,墙拥絮。枕书睡,树阴午。日长几何万尺许。春难度。
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南北朝。何逊。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枫桥夜泊/夜泊枫江。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其四。明代。王世贞。墙阴马鬣秃于童,眼看桃花树树红。春色纵归犹未辨,与君相对试霜风。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九。南北朝。庾信。崩堤压故柳。衰社卧寒樗。野鹤能自猎。江鸥解独渔。汉阴逢荷筱。缁林见杖挐。阮籍长思酒。嵇康懒著书。
蚤春登楼遣兴。明代。于谦。千条柳线织春愁,不放韶光入画楼。远塞天低云漠漠,长河风静水悠悠。十年客路双蓬鬓,万里归心一叶舟。南北往来成底事,此身无恙任沉浮。
代天宁寺僧可举赠梓人善斲歌。宋代。陈著。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人豪挟秀布山下,余为巧匠擅一窝。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谁知造物亦有意,要为公输世其科。天宁古刹本雄丽,一旦忽受融风苛。作而新之岂易事,一手足任奚谋他。前年起山门,见者赞叹谁敢呵。今年起佛殿,镇压大地山与河。百川奏材奔贔屭,万夫应役鸣鹳鹅。眼意所及规矩就,颐指之下锯斧罗。巍巍列柱铁直立,整整骈榱玉圆瑳。层檐飞走凤翼舞,修梁腾上虹光拖。上入云霄争雁路,下临城市眇蚁窠。可以坐三大如来于中閒正面,可以奉五百罗汉于东西两阿。我仗我佛大势力,翻赶快尺水成大波。汝有妙思随我意,轮奂视昔百倍过。宝坊突兀见此屋,回首人世今如何。当年大而富贵户,寒烟落日废址迷蓬莎。小而苟活破茅舍,凄风苦雨不识阳春和。慈悲法门何遮碍,平等世界何偏颇。安得如汝千百亿,庄严栋宇遍婆娑。有快活,无障魔,大家拍手齐唱善斲歌。
谢京师故人。宋代。元绛。丹荔黄甘北苑茶,劳君诱我向天涯。争如太液楼边看,池北池南总是春。
赠薛宝臣疏梅冻雀图并以颂之。宋代。段克己。玄冥司候,百卉俱衰。此花独秀,于江之眉。傲雪淩霜,冰清玉洁。孤根盘石,冻柯浸月。意彼寒雀,婉娈相依。饮香啄蕊,生死不离。岁暮贞心,粲粲清节。孰与荐延,移归金阙。凤鸟不至,恶木日滋。穷通有命,舍是奚为。
同颜大夫初晴诗。南北朝。庾信。夕阳含水气。反景照河堤。湿花飞未远。阴云敛向低。燕燥还为石。龙残更是泥。香泉酌冷涧。小艇钓莲溪。但使心齐物。何愁物不齐。
答许彦明见梦二首 其一。明代。顾璘。浪迹唯方外,劳生总梦中。远公开净社,玄度有高风。尘世閒难得,禅机病易通。所希情性合,何必往来同。
送江陵黎少府。唐代。岑参。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王城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辛未五十悲吟。清代。杭澄。十载伤心泪,何曾一日乾。老深无后痛,贫觉立孤难。寂寂墓门草,深深眢井栏。此身原已死,休作未亡看。
九日寄徐式家。清代。吴嘉纪。清波晃荡荻花齐,徙倚衡门独杖藜。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凶年酒贵乡人醒,返照村空寡妇啼。浦溆黄昏君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
寄亳州何郎中二首。宋代。陈师道。西原追送未成旬,赫赫传声已迫人。剩欲抄诗寄来使,尚能拂席致佳宾。孰知简易归刘向,谁使循良作寇恂。他日入东专一壑,少留余地许为邻。
再游浯溪。。张仲。一年两檄过浯溪,□上{外广内吾}亭□□□。笑□兴亡千古□,□□崖石与天齐。
古风其九。唐代。李白。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营营何所求。
荆州杂诗七首。明代。蔡汝楠。南皮驾未返,西园岁欲周。王门虽巨丽,羁旅叹飞浮。将因旷望去,乘风泛新秋。路出龙山馆,帆经鹤泽洲。名都昔信美,旷迹今安求。高甍垂新草,凋杨拂古丘。缄情会萧瑟,归步蹇淹留。伤心不可继,西日临江流。眷言弭兰躭,俄顷慰孤游。翻涛叠晴盖,空云结重楼。玉尊如未暮,金瑟堪娱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