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米方归瑞峰寺僧送菜适至遂成晚馈。宋代。赵蕃。香粳了村舂,晚菘来野寺。八珍不吾易,一饱有余味。鸣钟与列鼎,饭蔬仍饮水。此道本平观,在人安择尔。
《舂米方归瑞峰寺僧送菜适至遂成晚馈》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香粳村舂米饭,
傍晚拾菜抵野寺。
八珍美味不曾贪,
一顿饱餐满口香。
听钟声,看列鼎热,
吃素菜,饮清泉。
这道路本是平和观,
在人心安好选择。
诗意:
《舂米方归瑞峰寺僧送菜适至遂成晚馈》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和谐宁静的场景,作者接受寺庙僧人送来的菜肴,以及在瑞峰寺享用晚餐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素食的满足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以及诗人对于平和宁静生活方式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朴实而宁静的场景。诗人通过舂米、采菜、煮饭等日常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质朴自然的生活态度。诗词中出现的"八珍"指的是美味可口的菜肴,诗人表达了对素菜的满足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诗人用"鸣钟"和"列鼎"来形容瑞峰寺的热闹场景,以及对宗教仪式的尊重和喜爱。诗词结尾的"此道本平观,在人安择尔"表达了诗人对平和宁静生活方式的向往,并暗示人们应当选择一种对心灵有益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素朴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平和宁静的向往。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诗人传达了对素食、宗教和平静心境的赞美。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呼应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平和生活的主题。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古信陵行。宋代。刘攽。薛公藏卖浆,毛公藏博徒。侯嬴抱关叟,朱亥市井徒。我思信陵君,下此四丈夫。富贵胡为弃贫士,能令君存为君死。
暑中 其二。宋代。黄裳。炎空方喜雨初过,閒坐又怜风乍来。偶得瑞莲传好信,清思应到雪天梅。
梦江南·红茉莉。清代。屈大均。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游善权寺。宋代。程俱。放舟荆溪上,溪水清且徐。云中离黑山,惨淡初有无。舍舟并松麓,下直浮屠居。朅来东轩上,爽气已有馀。飞来定何年,无乃与此俱。奔流漱庭下,比竹梁寒渠。山深绝凡境,物物清以臞。萧森倚岩秀,夭矫悬崖枯。幽禽发寒唳,响振高林疏。我行亦良苦,却步计已迂。解衣卧清昼,慰我千里劬。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宋代。李洪。瑟瑟清波溪涧寒,属联诗笔不当悭。请君更舣菁山棹,万斛愁侵山复山。
待众官致语口号。宋代。陈造。公堂锦绣映簪绅,不著人间一点尘。地窄尚堪红袖举,情孚那复白头新。蔗浆玉醴壶天晚,翠盖红贴暑月春。况是山城无一事,醉乡宾主属吾人。
何村八景 其三 桃源春霁。明代。吴琏。一洞森森万象新,天台真境净无尘。少官老隐人人乐,燕乳鸠鸣在在春。竹底日高金影碎,松稍风细浪声匀。宦园清赏乌纱集,佳句连篇酒数樽。
行歌古泽中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川原望不极,愁思满归襟。云蔽长安目,水流湘浦心。颓阳灭远树,积雪明寒岑。醉起海月照,行歌入雾林。
二十七日虎至厨门。明代。释函可。湿尽枯柴雪满天,山厨昨日已无烟。眼前病骨今如此,知尔难垂一点涎。
和山居六咏 其三。元代。曹文晦。早年节概慕长缨,晚入玄关探杳冥。岁计仅馀供鹤米,家传只有相牛经。三更清气坐生白,千载空名避杀青。儿辈幸能书姓字,底须辛苦学《黄庭》。
登郡城有感。南北朝。王寂。禹别九州此其一,下临淮汝上虚危。挂壶树老孙枝长,悬瓠城荒女口卑。败址颓垣驯虎庙,冷烟寒雨化龙陂。客怀感慨知多少,倚彻栏干欲下时。
二疏遗荣图。宋代。吴则礼。饮闻畴昔设供帐,祖道都门车百两。脱冠着屐良有人,五鼎一毛真迈往。彭泽县令亦胜流,径捐五斗因督邮。著书颇复恨枯杭,臭味绝知殊二老。龙眠一世论丹青,不数辋川王右丞。丹青之引诚落寞,世上只今无少陵。二疏妙致不可孤,昔人亦作二疏图。龙眠捉笔守圭窦,儿辈亦复知广受。昔人独能图二疏,图以韵语至今无。丹青之引有句眼,昨者少陵今隐居。龙眠平生有妙思,笔如周商钟鼎字。二疏之迹定不磨,照人真若前日事。
客邸。宋代。刘雪崖。蟠蟀吟空壁,秋深夜渐长。月华清似水,露气重于霜。醉后梦难记,兴来诗欲狂。西风何处笛,唤起客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