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成都共逸为琴心,
岂不尝闻赋丽淫。
重聘茂陵今已晚,
不须多赋白头吟。
诗意:
这首诗以卓文君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卓文君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卓文君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她的美貌和才情使她成为了一个传世的传说。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敬仰之情,展示了他对卓文君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卓文君的美貌和才情为主题,通过琴心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卓文君的崇敬和钦佩之情。"成都共逸为琴心"这句话表达了成都与卓文君的紧密联系,将成都比作琴心,意味着卓文君就像是成都的灵魂,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表。
"岂不尝闻赋丽淫"这句话揭示了卓文君的才情和美貌在当时非常有名,并且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赋丽淫"这个词组形容卓文君的才情和美貌非常出色,令人倾倒。
"重聘茂陵今已晚,不须多赋白头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卓文君的思念和不舍之情。"重聘茂陵"意味着重新邀请卓文君出山,但是时间已经过去,卓文君已经年老,所以再次迎请她已经来不及了。"不须多赋白头吟"表明作者不需要再写更多的诗歌来表达对卓文君的思念,因为卓文君已经年老,白发苍苍,不再是当年的少女。
这首诗通过对卓文君的赞美和思念,展示了诗人对她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道出了岁月无情,人事易逝的主题,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它既是对卓文君的歌颂,也是对光阴流转的感慨,带给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沉思。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送小师无二回中川。宋代。释智愚。蜃江来访竺山春,贵尔寻师已得人。莫学横趋未归客,至今尘土满衣巾。
襄阳歌。唐代。李白。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观雪。宋代。蔡戡。卧听跳珠落瓦沟,晓来飞雪冻云稠。晃观佛国三千界,幻出仙家十二楼。公子休夸梁苑宴,高人空泛剡溪舟。何如缚取吴元济,夜半衔枚入蔡州。
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宋代。张耒。淮南梅柳想春还,怯见西州岁暮寒。惟有看山心未厌,晴明终日在阑干。
打虎儿行。清代。毛奇龄。打虎儿,乃在汴梁之禹州,禹州城外朱家楼。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飗飗黑风吹草根,乘风攫人谁敢撄?小儿不识虎,疑是狐与狸。见虎衔父肢,咆哮草际风来吹。儿啼向风不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着虎臆。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禹州太守省得知,是时小儿知有父。男儿七尺纵复横,争名攫利万里行。高堂存没总不问,那肯舍命恋所生。我所思,打虎儿。
丁戊山人谒先君墓有述答。明代。黎民表。蝉曳疏枝鹤绕林,攀号应废蓼莪吟。生刍不负南州约,宝剑多勤上国心。指佞尚馀阶下草,将归空有壁间琴。平原旧客无人在,今日因君泪满襟。
效白体二首 其一。宋代。张耒。功名富贵付悠悠,高卧山城又过秋。燕坐香灯为静侣,閒行麋鹿是同游。青黄草木新霜过,潇洒溪山夜雨收。回首十年梁苑客,枉教白却少年头。
兰溪取道入蕲水与都护汪祥麟偕有怀熊心开总理。清代。梁朝钟。几年石室雨,一半画兰溪。此日看山色,春风忆马蹄。麦漂横水渡,花落庙前泥。征战何时尽,深林倦鸟栖。
仙石桥南楼夜月登眺。清代。梁机。夜寒起暮声,潜籁入云杪。飘飘游子身,眼明月华皎。幽独移清晖,飞楼托缥缈。河汉流无声,惊鹊枝犹绕。纡回地脉深,苍茫城郭小。镫火千门扃,风色青烟袅。侧望西山阴,远见翠鬟窅。处静明秋毫,息心遗众扰。颇闻骑驴翁,云水行清矫。孤筇倚河桥,间身契鱼鸟。凄怆九点尘,烈风无时了。大化行一息,群生各昏晓。石齿激流波,咽咽仙源杳。
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 其九。明代。郭之奇。拟将情累向时除,尽遣聪明绝羡馀。五夜青灯忠作伴,千言玄阃道归虚。秕尘尧舜终何似,寿夭彭殇亦自如。赢得春秋从上古,始知元运费居诸。
陆子虚园赏舞青霓牡丹。明代。文彭。谷雨园林万绿齐,名花惊见舞青霓。朝霞丽日腥红映,返照迎风翠晕低。绣幕参差香露滴,雕栏高下锦云迷。沈香亭上应如此,却笑清平漫品题。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洪武十二年)。明代。袁凯。遮莫邻家酒已无,教儿更往远村沽。老夫强健如平日,醉过三更不要扶。
西江月(代人上许守生日)。宋代。谢逸。滴滴金盘露冷,萧萧玉宇风清。长庚入梦晓窗明。淡月微云耿耿。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华堂开宴拥娉婷。天上人间共庆。
光孝寺访奇峰上人。明代。赵崇信。静爱沙门老岁华,河阳归客住山家。听来钟罢僧还定,缥缈钟声隔紫霞。
霜叶飞。清代。苏穆。断红衰绿。迷遥望,沉沉千里烟雾。一番秋送几番愁,忍向霜天诉。纵化作、楚鸦飞去。迢迢不是天涯路。料宿草萋萋,对不断、当时望眼,白云深处。谩倚浅碧阑干,回廊绕遍,断肠空自凝伫。月痕初上画帘旌,惯促斜阳暮。算只剩垂杨几缕。临池犹惹风姨妒。便待得、春风转,野径棠梨,奈它烟雨。
去年三月禊饮池上岁月易得忽复暮春因再宴僚属作。宋代。宋庠。前兹属元巳,置酒苍烟台。芳序忽复周,春风正徘徊。欢言速僚友,亟使具觥杯。长渠溢芳溜,列坐浮香来。灵嚣合众乐,隐若南山雷。舞袂纷杂袭,宾冠俨崔嵬。美人前为寿,颜色如琼瑰。况我千万日,行乐无疑猜。新歌袅天衢,兴视行云回。我时语四座,兹赏诚难哉。妙颜无再朱,白发惟相催。蹠蹻盈圣智,孔颜罹忧摧。区区百世后,美恶同尘灰。吾欲挈瑶斗,踞海为金罍。挹兹忘忧物,与尔同嘲谐。天地为一朝,长短何足哀。鲁阳久不作,白日任西颓。
刘澹斋求米船谩赋二绝 其二。宋代。陆文圭。灵宝生平爱虎头,每傍战舰系轻舟。晚无书画真无益,洗手莫嫌寒具油。
武夷山色最堪怜,何事维扬觅画船。乘兴剡溪春雪后,卜居邗水暮云前。
枚乘丽赋经时和,杜牧新诗异代传。二十四桥人似玉,明妆十万胜腰缠。
朱山人卜居广陵持卷遍乞名公题赠余赋二章 其一。明代。胡应麟。武夷山色最堪怜,何事维扬觅画船。乘兴剡溪春雪后,卜居邗水暮云前。枚乘丽赋经时和,杜牧新诗异代传。二十四桥人似玉,明妆十万胜腰缠。
孟秋之朔发金陵旬日始至芜湖。明代。郭之奇。百里芜湖十日程,退寻进尺较平生。与波上下非吾事,阻道流洄是客情。击楫徒兴当日舞,布帆难借此宵横。永怀不寐飞江月,洗却千愁照独清。
长相思。明代。机先。长相思,相思长,有美人兮在扶桑。手攀珊瑚酌霞气,口诵太乙朝东皇。鲸波摩天不可航,矫首欲渡川无梁。去时遗我琼瑶章,蛮笺半幅双鸳鸯。鸳鸯不飞墨色改,揽涕一读三断肠。前年寄书吴王台,西湖杨柳青如苔。今年东风杨柳动,鸿雁一去何当回。欲弹朱弦弦断绝,欲放悲歌声哽咽。孤鸾夜舞南山云,花渍帘前杜鹃血。思君不如天上月,夜夜飞从海东出。月明长傍美人身,美人亦近明月轮。褰衣把酒问明月,中宵见月如见君。长相思,长如许。千种消愁愁不已,乱丝零落多头绪。但将泪寄东流波,为我流入扶桑去。
南征凯旋次楚王韵。明代。秦金。勋名何敢望旃常,忧国心劳鬓欲苍。马厌风尘还蹀躞,鸟惊霄汉几回翔。甲兵胸次元惭范,韬略军中每效穰。珍重贤王勤慰奖,百篇珠玉照遐方。
登玄元庙。唐代。皇甫冉。古庙川原迥,重门禁籞连。海童纷翠盖,羽客事琼筵。御路分疏柳,离宫出苑田。兴新无向背,望久辨山川。物外将遗老,区中誓绝缘。函关若远近,紫气独依然。
鹊桥仙。清代。纳兰性德。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 其三 密室。宋代。洪适。小室坐蒲团,死灰念不作。所以护明珠,精修企先觉。
三月六日斋中新燕。明代。黄梦鸿。剑倚孤斋及暮春,双双紫燕忽相亲。谩寻知是新梁栋,对语惊飞旧主人。入户片时栖息定,衔泥当日往来频。伫看挟子飞腾去,亦暂为巢寄此身。
独珠回峰。明代。饶慇学。特立孤峰耸碧间,珠崖不数五溪蛮。崧岳云中悬宝镜,骊龙颔下吐名山。恍若海天明月现,犹疑琼岛夜光还。予侪勿讶登临晚,拂袂乘风共早攀。
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唐代。殷文圭。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春暮途次华山下。唐代。许棠。他皆宴牡丹,独又出长安。远道行非易,无图住自难。离城风已暖,近岳雨翻寒。此去知谁顾,闲吟只自宽。
题李成寒雅图。元代。仇远。老树枯苔雪乍晴,饥乌飞集噤无声。蒺藜沙上花开早,且让春风与燕莺。
锦钱馀笑 其十七。宋代。郑思肖。二十馀年来,非不喜饮酒。近日青天痴,也逐世人走。骂詈古冰雪,赞叹新花柳。安得不独行,鼻角插入口。
秋怀 其五。元代。王冕。淅淅凉风起,唧唧寒蛩鸣。草木郁氛侵,两曜衔晖明。河源失故道,岱宗眇余青。凭虚发浩叹,游子万里情。
送张师道杨寿祺二同年。宋代。苏辙。故国多贤俊,登科并弟兄。重来旧游处,两见近题名。冉冉须堪把,骎骎岁可惊。孤辕已南向,疋马复西征。入峡猿应苦,还荆雁已鸣。喜従元帅幕,官职渐峥嵘。
汩罗。南北朝。邹浩。忠洁云亡几百秋,汨罗江水湛清流。是非折衷无夫子,直至如今口未休。
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唐代。刘得仁。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除夕怀诸子。明代。释函可。亦是寻常朝复夕,何当兹夕倍愁予。莫将爆竹惊穷鬼,只合烧桐煮白鱼。朔雪自能填客梦,春风无望到吾庐。可怜年尽寒难尽,土榻斜眠枕破书。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 其二 分得布被。明代。郑文康。木棉非茧丝,粗厚亦难坏。裁成七尺被,一幅三缝界。公孙富饰诈,老衲贫忍卖。垢汲涧泉浣,晴挂松树晒。时或礼如来,横铺共膜拜。
赠郑征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唐代。温庭筠。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江夜舟行。唐代。白居易。烟淡月濛濛,舟行夜色中。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叫曙嗷嗷雁,啼秋唧唧虫。只应催北客,早作白须翁。
读仪秦传。唐代。王翰。强秦奋关中,六国环恣睢。西上望函谷,壮士不能踰。地开天府险,法仿申韩馀。治道既出下,民性皆异趍。彼哉苏张徒,挟诈从横书。捭阖中时议,三寸挠万夫。韩赵弗敢违,齐楚从其驱。车骑颇张皇,威焰烜赫如。最缓来踵迹,代衍还连茹。轲也论王道,妾妇明其狙。周纲既陵替,秦治非远图。土地何其贪,生民何其辜。兵甲日以縻,膏血日以涂。至今载简册,庄士长不愉。斯人在三代,谗口伏显诛。
白莲花。宋代。释善月。天开地闢讵云赊,异草灵苗特一家。不有冈头三女粲,争敷处子六郎花。英雄有种凛生气,白玉微根不受瑕。他时若补芬陀传,端与优昙定等差。
酬冀州判张君。清代。范当世。王孙荡百产,不肯市翁仲。猥云崇惜之,物色那可动。张君老明经,犹食监州俸。关门自读书,潇洒不听讼。且喜吴公来,三分百姓供。馀膏泽胥吏,兼足买书用。去年三缺令,以公实其空。奥灶忽易位,当时媚者众。胡为食烟火,归来气犹洞。客里逢端阳,劳公忽赠送。菜根飞盐花,肥枣满青粽。媵之两三品,清德遍可颂。我无报投物,作诗为公诵。食饱诗亦酣,陶然羲皇梦。
和叔夏水仙时见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宋代。胡寅。荪桡兰楫芰荷衣,袅娜愁予二八时。嫁与湘君捐袂褋,玉搔头映白罗帷。
古乐府·鞠歌行。宋代。北宋·张载。鞠歌胡然兮,邈予乐之不犹。宵耿耿其尚寐兮,日孜孜焉继予乎厥修。井行恻兮王收,曰曷贾不售兮,阻德音其幽幽。述空文以见志兮,庶感通乎来古。骞昔为之纯英兮,又申申其以告。鼓弗跃兮麾弗前,千五百年,寥哉寂焉。谓天实为兮,则吾岂敢,羌审己兮乾乾。
访唐师善山居。元代。方回。苕溪南问旧长桥,渡水穿云不作遥。迂道征鞍何自苦,隔林吟屋屡相邀。晚晴浓淡烟俱好,春近高低雪尽消。尚觉粗材欠诗料,政须余馥乞唐瓢。
松隐雨过二首。宋代。曹勋。坐见青天变黑云,雨来海上似翻盆。千岩万壑方喷薄,寂历斜阳已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