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堂二首。宋代。赵蕃。竹径参差人不知,窈然终日坐题诗。我来欲去仍遗恨,不见萧萧风雨时。
《听雨堂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听雨堂二首
竹径交错,人们无法辨识,
沉静地整天坐在那里题诗。
我来时希望离去,但心中仍有遗憾,
无法见到那萧萧风雨的时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听雨的场景。诗人来到一个名为"听雨堂"的地方,看到一条竹径在雨中交错纵横。人们无法辨识出这些参差错落的竹径。诗人沉静地坐在那里,静静地思考并题写诗篇。他来到这里时曾希望能够离去,但即便他决定离开,心中仍然留下一份遗憾,因为他无法亲眼目睹那风雨交加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竹径和雨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竹径的参差交错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无常,而人们无法辨识竹径则暗示了人们对命运的无法预知和掌控。诗人选择在这样一个雨天的环境中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并写诗,展现了他对境况的接纳和自我反省的态度。他来到这里时曾希望能够离开,但最终他仍然心有不甘,无法亲眼目睹那风雨的时刻,这体现了他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词以雨天和竹径作为背景,通过对情境的描写和诗人内心的感悟,传达了对人生意义和美好瞬间的思考和追求。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和杨子土牛之什。宋代。李石。陌上花开又一春,起来酒伴觅南邻。烟霞笑我虽成疾,霜雪于君恐不仁。柏叶殊思金马旧,柳枝偏向土牛新。相忘已约形骸外,老守先能堕醉巾。
鹧鸪天(旅中中秋)。宋代。石孝友。露叶披残露颗传。明星著地月流天。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辜窈窕,负婵娟。谁知两处照孤眠。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训蒙绝句 三省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曾子尚忧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惟中。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宋代。邓深。立马香溪唤渡船,羊肠绕尽洞呀然。知谁开闢群工巧,直许宽虚一室圆。龙象现形严佛王,乌蟾垂象烛壶天。惜哉不遇江坡赏,为作新诗与世传。
呈郡司理陈公。明代。欧必元。法星元傍紫薇垣,李郡才名亦主恩。孺子敢誇能下榻,于公应见有高门。尊倾玉液千山酒,馆近罗浮万树村。名姓御屏知第一,中兴循吏满中原。
拟范增碎玉斗歌。元代。陈泰。鸿门醉兮幕张,黑云压兮芒砀。臣令庄兮起舞,伯何为兮误庄。重瞳兮日光,高准兮龙章。风尘澒洞兮谁虏谁王。臣所惜兮惟玉之玦,斗可碎兮首亦可裂。呜呼尔为汉佐兮为忠臣,千秋万岁兮尔楚无人。
劝农同幕皆预即事四绝。宋代。陈杰。铁骑琱戈夹道驰,元戎小队出郊时。白袍容与其音得,莫是参谋老拾遗。
正德元年郊祀歌十首 其六。明代。李梦阳。神来击鼓复吹簧,一道虹飞万丈光。阊阖清风摇玉烛,至尊独立殿中央。
老松旧隐为曹许山赋。宋代。林景熙。七十五松在,当年手植翁。龙髯云满壑,鹤泪月当空。三品非秦爵,诸郎有晋风。夜深清籁发,归佩玉丁东。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宋代。吴文英。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宋代。王之望。十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笑应同故国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