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雪后简在伯二首。宋代。赵蕃。灰里拨阴何,恩君欲就哦。还忧好时节,来搅或遭呵。
《至日雪后简在伯二首》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灰尘被拨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被干扰的忧虑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雪后,灰尘拨动起来,
恩爱之人,愿与你相会。
却忧心美好时光被扰,
或许遭遇不幸的阻碍。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雪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灰尘被拨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中的"灰里拨阴何"一句,以雪后的灰尘为隐喻,暗示了人生中的不顺利和阻碍。"恩君欲就哦"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与恩爱之人相会的渴望,希望能够共享美好时光。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还忧好时节,来搅或遭呵"则表明作者对美好时光被干扰的担忧。诗中的"来搅或遭呵"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不幸和阻碍的担忧,暗示了人生中的艰难和困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纷繁复杂的情感。通过描绘雪后的景象和灰尘的拨动,诗人把自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与外在的景象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有意境和表达力。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美好时光时常常会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河满子。宋代。晁端礼。满浦亭前杨柳,一年三度攀条。瞬息光阴都几许,离情常是迢迢。须信沈腰易瘦,争教潘鬓相饶。不忍重寻香径,还来独立溪桥。唯有无情东去水,来时曾傍兰桡。今夜欲求好梦,望中莫遣魂消。
答昼上人止谗作。唐代。孟郊。烈烈鸑鷟吟,铿铿琅玕音。枭摧明月啸,鹤起清风心。渭水不可浑,泾流徒相侵。俗侣唱桃叶,隐士鸣桂琴。子野真遗却,浮浅藏渊深。
李文授和所赠老融诗复次韵为谢。宋代。楼钥。邺侯插架书最多,笔力雄奇天所命。万人海中深闭门,理窟搜寻到幽夐。我诗无律如山讴,形秽岂堪珠玉映。时时归梦入故山,曳杖松间记投暝。因君佳句撩秋思,便欲归寻旧三径。兼旬足痹不良行,况复炎蒸如釜甑。夜来一雨洗河汉,檐溜涓涓清入听。晨兴剥啄谁叩门,乃有同声喜相应。读之恍若濯清风,自觉昏眸怯明镜。伊余何幸点班行,结交往往多名胜。夫君平处顾清新,解道澄江如练净。从今我乃得四友,不特官梅动诗兴。推枕裁诗谢高致,扶惫摇毫心靡定。旧闻读檄愈头风,今赖长篇起衰病。
题竹溪禅院。唐代。李洞。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送沈库部守廉州。明代。姚光虞。吴下才名沈隐侯,独骑紫马向南州。离筵晓落三山寺,征旆晴分四月秋。客到炎方春雨满,珠还沧海夜光浮。汉家铜柱今犹在,此去凭君一借筹。
入东平山中古坟以百十数残碑断磉多有年月可识。明代。程敏政。山过东阿两路分,草中无限昔人坟。等閒却忘征骖苦,贪看残碑到夕曛。
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宋代。陈文蔚。先师紫阳翁,雅爱穷幽微。前贤有遗迹,所至皆发挥。千古庐山高,白鹿遇亦希。何人实经始,必藏启天机。临流勘书台,隐然钓鱼矶。圣朝始加贲,泉石生光辉。榛莽百年中,潜长虎豹威。衣冠固不论,樵牧亦寥稀。今昔有显晦,山川无是非。先生适冲生,按图重嘘。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攻。买田敞堂塾,岂将终遁反。学子共棲集,相与咏而归。继圣讲绝学,咳唾落珠玑。此理忽森著,鱼鸢真跃飞。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幸今主盟人,高识可与几。光风霁月意,端欲贤圣希。时来一讲订,诸生佩弦韦。超然此会意,规范喜无违。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因极昔游处,恍如身泗沂。矧复洞中友,进步方騑騑。永矢忘世味,来食此山薇。
观五伯吟。宋代。邵雍。刻意尊名名愈亏,人人奔命不胜疲。生灵剑戟林中活,公道货财心里归。虽则{左食右气}羊能爱礼,奈何鸣凤未来仪。东周五百馀年内,叹息唯闻一仲尼。
寄青龙瞿慧夫博士。元代。郭翼。醉眠亭上追游日,为惜高情对物华。草港斗飞花鸭雨,竹沙深映白鹇罝。丛丛山影侵云直,一一人家落路斜。近报风流多述作,门生若个是侯巴?
病中宿白水。宋代。吴泳。触热山行陡顿馀,急携拄杖息禅居。老僧不惜山中宝,持出银函贝叶书。
题楚昭王庙。唐代。韩愈。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问茅屋祭昭王。
从军行。南北朝。卢思道。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