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张太平三首。宋代。赵蕃。游日甘泉旧,如公孰与先。内虽资献纳,外乃藉蕃宣。今日江淮地,宁惟牧守权。功名端未晚,勉力继青毡。
《呈张太平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通过表达作者对张太平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追求功名的坚定决心。
译文:
呈上张太平的三首诗
游历日渐甘泉旧地,
像太平公一样有先见之明。
虽然内部有着丰厚的财富,
外部却是依赖着蕃宣的声誉。
如今江淮之地,
只有太平官拥有牧守之权。
功名荣耀尚未迟到,
我将努力继续追求官位。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表达作者对张太平的钦佩之情为主题,同时也揭示了自己对功名的渴望。作者游历过太平公治理的温泉旧地,感慨太平公具有超前的洞察力和智慧。虽然作者在内部有一定的财富,但在外部社会上却需要依靠太平公的声誉和声望来获得认可。如今,江淮地区的权力只有太平公拥有,作者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努力,追求功名地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太平公的景仰和对功名的追求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子们对官位的渴望和努力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太平公的崇敬之情和对功名的追求。赵蕃以朴实的词句展示了自己对太平公的敬仰,并表达了自己追求功名的决心。这种对太平公的景仰和对功名的追求在宋代文人中是常见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学仙曲二首 其二。元代。张昱。徐卿有子抱才贤,天上麒麟正妙年。书案囊萤勤自勉,吟窗临草颇堪怜。
清心镜 华亭严因院主。金朝。马钰。刘子温,性通达。父子三人,尽皆落发。便不?、有相行持,认无妙法。个内净清灵宝塔。玉象金狮,绕围七匝。蓦然间、响亮玎铛,显妙音
新春访马嵩高草亭留饮。明代。梁以蘅。步履寻春访草亭,东园嘉树蔼青青。忽闻席上娇歌发,时有枝头好鸟鸣。自是陶潜偏爱饮,何妨阮籍未全醒。即看日暖和风至,近拟提壶出近坰。
送元景参辟痈。宋代。李新。老年鹤瘠玉苍苍,送汝难收泪两行。短褐尚存慈母线,义居初割紫蜂房。埙篪元自音声协,鸿雁而今羽翼长。别业未尝收菽粟,一家温饱待文章。
皎皎词。唐代。刘驾。皎皎复皎皎,逢时即为好。高秋亦有花,不及当春草。班姬入后宫,飞燕舞东风。青娥中夜起,长叹月明里。
闺中词二十首有序 其三 临花。明代。张元凯。花枝不减去年红,妾貌今年似不同。游子不归花又落,年年人老怨东风。
木兰花/玉楼春。唐代。无名氏。晓烟生绿树,听叶底、数声莺。正节届清明,蓂开七荚,梦叶长庚。桥门旧时冠带,念短檠、读尽夜深灯。文价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莹然玉雪做精神。野鹤见长身。算婉画崇台,活人多少,自合长生。荆襄暂烦佐幕,听秋风鼓角夜连营。唤起隆中豪杰,共图盖世功名。
壬寅除夜。宋代。戴复古。今夕知何夕,满堂灯烛光。杜陵分岁了,贾岛祭诗忙。横笛梅花老,传杯柏叶香。明朝贺元日,政恐雨相妨。
送煦庵兄至朱仙归途偶成。清代。欧阳述。归路马蹄熟,夕阳蝉语忙。秋心动寥阔,别恨满青苍。沙起村墟失,天低草树长。孤踪休感喟,青眼有垂杨。
祝英台近。明代。顾德基。饮将阑,天欲曙,无奈逼人去。唱罢阳关,折柳惹飞絮。断魂画角尊前,锦帆江上,但私祝、东风留住。更相觑,且问甚日归来,叮咛不多句。把袂踟蹰,欲判泪如雨。长年不管人愁,扬舲方遽,知此夜、棹停何处。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怜之态壁间之什。宋代。李吕。乞籴民宵征,出粜官夙驾。艰食间填壑,灾星未退舍。七闽况多山,厥田惟中下。年登谷粟贱,逐末贪白话。一逢岁不稔,大半为饥者。公私久匮乏,谁欤可资藉。哀哉南亩农,长年服耕稼。倾囷了租赋,仅逃吏胥骂。东作已无粮,贪赊宁论价。负逋罄产偿,求售忘早夜。逡巡生计尽,失所安足讶。尉仙明达人,出语补风化。咄彼兼并家,敛衽当愧谢。
和贺升卿云庵升卿瓽上书北阙既归,去岁寄此。宋代。杨万里。贺子胸中自有山,结庵山底更云间。遗才只道今无许,此士如何尚著闲。未应万言直杯水,向来九虎守天关。莫嫌久不还诗债,诗债从来隔岁还。
鹿耳门即事 其七。清代。陈梦林。绝岛重洋古秽墟,弃留曾费几踌躇。原资保障安封内,宁屑刀锥增币馀。乱后赋须仍旧额,法宽农治好新畬。眼看硗确草莱尽,尺寸何当军国储。
生查子(浙江)。宋代。吴礼之。吴山与越山,相对摩今古。袅缆浙江亭,回首西兴渡。区区名利人,无分香闺住。匆遽促征鞍,又入临平路。
齐天乐 天津桥次韵。元代。许有壬。深宫傅粉,江东主肥,鲜养成娇软。北望中原,自分秦越,尽付马蹂车碾。神州天远。笑六代封疆,一毫无展。更着荒淫,月明琼树照同辇。长虹谁驾千尺,要等闲尽跨,人海深浅。名袭东都,侯封违命,赢得兴亡流转。年光冉冉,又匹马南来,片时宫苑。独倚阑干,夕阳鸦万点。
宿顾城二首(顾城在范县东)。唐代。张直。绿草展青裀,樾影连春树。茅屋八九家,农器六七具。主人有好怀,搴衣留我住。春酒新泼醅,香美连糟滤。一醉卧花阴,明朝送君去。醉卧夜将半,土底闻鸡啼。惊骇问主人,为我剖荒迷。武汤东伐韦,固君含悲凄。神夺悔悟魄,幻化为石鸡。形骸仅盈寸,咿喔若啁蜺.吾村耕耘叟,多获于锄犁。
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唐代。刘长卿。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明发遥相望,云山不可知。
座上题诗。宋代。徐氏。平康巷里掌中身,翠舞珠歌玉树春。不得籍除今义死,天教娼妇愧降臣。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三十年前,无交涉处有交涉。三十年后,有交涉处无交涉。须无交涉,饮恨难忘,含悲含笑一炉香。
七夕会仰坡不果书怀。明代。张子翼。鹊桥天上年年度,砧杵人间处处村。已分灌园甘抱瓮,何须乞巧向天孙。边声渐觉防秋远,汉使虚穷犯斗源。抚景悬灯怀往事,未缘月下倒芳尊。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宋代。郭印。边城赢得自由身,富有江山岂是贫。水榭晴云来几席,月庭香雾湿衣巾。已邀松竹为三友,更列图书作四邻。不会世间机巧事,无思无虑乐天真。
咏风诗。南北朝。王台卿。浸淫不可识,去来非有情。乍见珠帘卷,时觉洞房清。暂拂兰池上,潋淡玉波生。一辨雄雌异,还恶庶人轻。
寓兴。宋代。冯时行。乘轩知有负,啜菽苦无欢。万事等一梦,寸心当自安。荆卿甘度易,李愿喜归盘。默坐发深想,春山犹夜寒。
近村暮归。宋代。陆游。莫笑山翁雪鬓繁,归休幸出上恩宽。鲎樽恰受三升酝,龟屋新裁二寸冠。僧阁鬻茶同淡话,渔舟投钓卜清欢。还家欲作诸孙赠,村路累累柿未丹。
次韵孙元京见过言诗。元代。方回。眼底惊嗟见此流,只嫌接对未云稠。苏门逸响追长啸,湘浦余情续远游。新息今须乘果下,襄阳谁漫钓槎头。吾衰久矣公犹健,好控飞车跨九州。
清平乐。宋代。许棐。凤双鸾偶。天上人间有。檐玉无声花影瘦。夜浅春浓时候。别来几度寒宵。六桥风月迢迢。灯下有谁相伴,一方红湿鲛绡。
泥溪。宋代。洪咨夔。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送袁裕春佥宪之建宁。明代。文徵明。拾遗省闼岁才更,忽领行台抚建宁。喜见胜之持使节,却教汲黯去朝廷。民情有待随车雨,天汉先瞻执法星。雅志高怀何处写,武夷山有晦翁亭。
十六日大雪。元代。方回。长至前踰一月晴,忽然细细雨无声。中宵变作今□□,□得楼头鼓角清。
宿鹤岩二绝。宋代。郑刚中。岩头一望万象低,已觉尘寰不整齐。此祗人间最高处,况游物外照群迷。
送施肩吾东归。唐代。张籍。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世业偏临七里濑,仙游多在四明山。早闻诗句传人遍,新得科名到处闲。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
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浩荡平桥饮,留连落月西。衣冠洛阳社,风物武陵溪。远泛移龙窟,高吟振鸟栖。不知今夜景,能使几人迷。
木兰花慢 赋芙蓉杏花。元代。王恽。听夜来微雨,甚一霎,过东墙。爱活色生香,芙蓉标格,暖贮春光。珑*宝团琼缀,笑海棠、能睡更无香。烂漫宋郎心眼,风流时世新妆。少年走马杏花*。句惹兴偏长。记夸酒青旗,树头招*,唤客初尝。别来吴姬粉面,比旧年、风韵转芬芳。似觉生红闹意,未容说与东皇。
豫章行。明代。李梦阳。黄河虽大川,所嗟源不清。千里能一曲,不如直道行。王允辅京室,李杜垂其名。介休巾角折,乃为时所倾。
登鹿鸣山绝顶憩小蓬莱观易使君留题作。明代。胡应麟。绝顶仙风面面来,中天何异到蓬莱。江流喷雪飞吴甸,石磴盘云上越台。览胜欲穷游子目,留题谁并使君才。含毫骤发登高兴,莫讶银钩破绿苔。
终南别业/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唐代。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看梅归马上戏作。宋代。陆游。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