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宋代。赵蕃。山南山北富深幽,羽服方袍占上头。吾道才余白鹿洞,寂寥几载有新修。
《从元衡借庐山记偶成三首》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南山北富深幽,
羽服方袍占上头。
吾道才余白鹿洞,
寂寥几载有新修。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的借景抒怀。山南和山北都是富有深邃幽静之美的地方,作者身着华丽的衣袍站在山巅,展望远方。他感慨自己的学问和境地如此微不足道,只能在庐山的白鹿洞里默默修行。尽管生活孤寂,但经历了几番修炼之后,他已经获得了新的提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庐山的景色和作者自身的心境,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对修行的追求。山南山北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深邃幽静的感觉,与作者的羽服方袍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的卑微和渺小。白鹿洞作为修行的地方,象征着清净和宁静。作者把自己的道路比作白鹿洞,暗示自己的修行之路也是孤独而寂寥的。然而,经过几番修炼,作者在寂寥中获得了新的修炼成果,这表达了对修行的坚持和希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通过山川的对比、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修行地的象征,诗歌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自身的奋斗。这种温婉淡雅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静谧与追求,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人生与修行的思考。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送江宁相公。宋代。夏竦。六朝台榭好山川,丞相遥分造化权。两府规模遵故事,二南风什听新篇。平反庶狱棠庐外,约束诸侯玉帐前。莫讶依依恋行色,寿藩书命最多年。
不雨。宋代。裘万顷。农时阅月天不雨,嘉谷丛中龟兆生。云势只随风聚散,鸠声空报客阴晴。半生忧国发欲白,一饱无期心屡惊。尚愿秋阳化甘澍,稍苏枯槁望西成。
别浦南边,击棹征鸿起。留君住、催君旋去,满眼斜阳心事。
霜砧暑葛仍共数,谁分汝、落拓江湖如此。鬓且凋也还暗省,深巷倚桃花人丽。
轮台子 读长水唱和词忆从癸丑别鲍子子韶,迄今戊午,余移家湖东,子韶仍归虔州,感赋。清代。沈岸登。别浦南边,击棹征鸿起。留君住、催君旋去,满眼斜阳心事。霜砧暑葛仍共数,谁分汝、落拓江湖如此。鬓且凋也还暗省,深巷倚桃花人丽。五年矣。凄凉冶游,剩珠裙翠被。一笑当时意。纵更为后会何时是。渐飘零,荷钱菱刺。做弄悲秋思。郁孤乱山,宫亭流水。频年铁笛消兵气。问酒市甚日,板船再舣。天涯讯余,白屋黄蒿,苦吟已耳。君须记、加餐沉醉。擘笺锦、溯江树重寄。
赠胡珵隐君。宋代。曹勋。星聚西豪里,人谁识少微。忘怀卷外少,此道眼中稀。笔墨腾瀛禁,图书动衮衣。趋风忻并世,一语欲清非。
与诸友山中晚行。明代。乌斯道。山林甘寂寞,朋友得从容。清吹来双涧,斜阳隔数峰。败田沙草细,阴巷石苔重。谁料江城客,还来蹑旧踪。
对镜吟。唐代。长孙佐辅。忆昔逢君新纳娉,青铜铸出千年镜。意怜光彩固无瑕,义比恩情永相映。每将鉴面兼鉴心,鉴来不辍情逾深。君非结心空结带,结处尚新恩已背。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孟门阻。掩匣徒惭双凤飞,悬台欲效孤鸾舞。昔日照来人共许,今朝照罢自生疑。镜上有尘犹可淬,君恩讵肯无回时。
孙巨源。宋代。苏轼。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吾侪久相聚,恐见疑排拫。我褊类中散,子通真巨源。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广州书所见 其二。明代。岑徵。手持酥酪背琵琶,犹似依稀认得他。莫是樵南山市见,紫姑祠畔卖新茶。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阴山道。唐代。元稹。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元和天子念女工,内出金银代酬犒。臣有一言昧死进,死生甘分答恩焘。费财为马不独生,耗帛伤工有他盗。臣闻平时七十万匹马,关中不省闻嘶噪。四十八监选龙媒,时贡天庭付良造。如今坰野十无一,尽在飞龙相践暴。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漕。屯军郡国百馀镇,缣缃岁奉春冬劳。税户逋逃例摊配,官司折纳仍贪冒。挑纹变di力倍费,弃旧从新人所好。越縠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豪家富贾逾常制,令族清班无雅操。从骑爱奴丝布衫,臂鹰小儿云锦韬。群臣利己要差僭,天子深衷空悯悼。绰立花砖鹓凤行,雨露恩波几时报。
喜迁莺·晓行。宋代。刘一止。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新春次黄恪翁韵 其二。明代。周讷。懒散何心与世期,春风先及野人知。千葩万蕊都成趣,语燕啼莺总入诗。风静捲帘看草色,日晴携酒醉花枝。恣情远逐游蜂去,浅水桥边缓步时。
满江红 书京口驿楼中,时为候舟不至故也。明代。陈霆。官柳参差,春城迥、驿楼高出。阑干外、遥山数点,断云千尺。斜日半江鸣去橹,落梅满地悲长笛。念有谁、抚景独伤神,天涯客。江南使,无消息。桃叶渡,迷踪迹。渺孤舟何处,水云遥隔。雁后坐看行计晚,花前不奈离愁积。问几时、天意借周郎,东风力。
山行。宋代。陈宗礼。川原绿已张,春去今何在。深树涵幽姿,微云弄晴态。禽声互酬应,林霏閒明晦。渐远人迹稀,清音自虚籁。
余既题畲斋有闻纸田之说而笑者复作长篇。宋代。戴表元。学农无年尤可待,学儒无成祗益馁。羡君终岁作书痴,聚室嗷嗷穷不悔。客来问计何所出,一饱自悬饘粥外,平生据案畎亩心,汗简为犁笔为耒。蘖芽百氏草避耨,膏泽群经泉赴浍。日高洛诵鸟鸟悦,夜半吴吟风雨会。世间梁谷何足道,开卷穰穰心欲醉。旅熏辟蠹防雀鼠,更缮巾箱筑仓廥。古言乐岁生礼义,先见儒门消鄙悖。租符且免里正索,子本时容书客侩。东邻有田多牛翁,日执牙筹亲细碎。囷粮竟作谁腹饱,骑吏惊惶汗流背。此时畲斋谈无事,峨冠正与周孔对。礼义适口即为味,牛心菊苗皆可脍。我诗君意两自知,且勿譊譊语儿辈。
十洲三岛蓬壶,是花锦、一团装就。轻车细辇,绮罗香里,放光如昼。朱户笙箫,画楼帘幕,有人回首。想金莲灿烂,星球缥缈,那风景、年时旧。
应念白头太守。怎红旗、六街穿透。铺排玳席,追陪珠履,且酾春酎,楚舞秦讴,半慵莺舌,叠翻鸳袖。把千门喜色,万家和气,祝君王寿。
水龙吟(戊午元夕)。宋代。吴潜。十洲三岛蓬壶,是花锦、一团装就。轻车细辇,绮罗香里,放光如昼。朱户笙箫,画楼帘幕,有人回首。想金莲灿烂,星球缥缈,那风景、年时旧。应念白头太守。怎红旗、六街穿透。铺排玳席,追陪珠履,且酾春酎,楚舞秦讴,半慵莺舌,叠翻鸳袖。把千门喜色,万家和气,祝君王寿。
田间秋日三首 其二。金朝。赵元。禾穗累累豆角稠,崧前村落太平秋。熙熙多少丰年意,都在农家社案头。
和檀度寺僧元韵。清代。张桥恒。临淮名胜地,偶此驻行骖。帆影沿江市,钟声近水庵。红尘销短鬓,白业净秋潭。喧寂虽殊况,清言许共探。
春光好·天初暖。五代。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舟抵苏州。清代。熊象黻。半春卧病木兰舟,今日推窗见虎丘。梅雨满天花满岸,橹声不断到苏州。
送乔安邑备。唐代。张说。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铙歌 其九。清代。陈恭尹。海不扬波万国通,三吴闽浙各乘风。盛时不贵珍奇物,彝舶无多到粤中。
送裴秀才归淮南。唐代。施肩吾。怪来频起咏刀头,枫叶枝边一夕秋。又向江南别才子,却将风景过扬州。
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宋代。杨亿。凝尘满榻素琴横,岸帻孤吟意未平。茗粥露芽销昼梦,柘浆云液浣朝酲。水沉朱李金瓶澀,风猎幽兰羽扇轻。独忆当筵试汤饼,谪仙冰骨照人清。
送刘兵曹还陇山居。唐代。皇甫冉。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浣溪沙 游善应。元代。许有壬。崖上留题破紫烟。岩前沦茗挹清泉。烂游三日酒如川。有水有山高士宅,无风无雨小春天。人间真见地行仙。
后汉门。杨震。唐代。周昙。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老来欢意少。锦鲸仙去,紫霞声杳。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闲自笑。与君共是,承平年少。
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载酒倦游甚处,已换却、花间啼鸟。春恨悄。天涯暮云残照。
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宋代。周密。老来欢意少。锦鲸仙去,紫霞声杳。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闲自笑。与君共是,承平年少。 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载酒倦游甚处,已换却、花间啼鸟。春恨悄。天涯暮云残照。
陂塘新绿初稠,泡桐花落经行处。粉云朱日,楼台倒影,天光融聚。
谁料昨宵,侵窗暗湿,千丝万缕。纵平生侘傺,虽禁白发,满臆是,清狂句。
水龙吟 夜雨,晨霁,过宋家埂南桥,作此以寄贵阳熊建中,八叠前韵。宋代。单人耘。陂塘新绿初稠,泡桐花落经行处。粉云朱日,楼台倒影,天光融聚。谁料昨宵,侵窗暗湿,千丝万缕。纵平生侘傺,虽禁白发,满臆是,清狂句。行吟未负晴朝,任凭他、连城风雨。青山欲渡,春波又暖,似闻莺语。诗可怡人,挞愁浇恨,云何无补。寄乡情一片,迢迢千里,慰天南侣。
寿 其一。明代。释今无。今年两度悬弧日,前后三句孰是真。千树老松生琥珀,灵光全已属斯人。
蝶恋花。元代。施耐庵。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宋代。韩元吉。几年家住玉溪头,乘兴时来上钓舟。古寺幽情未曾到,寻春一为野僧留。